作者 / 蘇蘇
應該沒有人否認,謝娜是當今爭議度、話題度、國民度最高的主持人,沒有「之一」,也不用在前面加一個性別前綴。
她是「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喜神」。微博最先突破一億粉絲,目前,還繼續保持著粉絲數第一。
主持生涯近20年,嘻嘻哈哈、瘋瘋癲癲等是謝娜的職業聯想關鍵詞,在最近的微綜《女人30+》裡,當了媽媽的謝娜決定要繼續「嘻嘻哈哈」,算是間接回應了這些年的主持爭議,瞬間衝上微博熱搜第一。既然#謝娜主持受爭議#可以席捲熱搜,#謝娜回應主持風格爭議#對於熱度的掌控同樣不遑多讓。
嘻嘻哈哈,這一度曾是她的利刃,現在也成了她的枷鎖。
當「喜神」決定繼續「嘻嘻哈哈」
「為什麼當了媽,就不能嘻嘻哈哈了呢?」
「我不覺得人應該有一個設定,那個設定是你心裏面的條條框框,不是我心裏面的條條框框」。
節目中,她狀態鬆弛,面對過去的爭議應對自如,「媽媽」「成年人」等身份的束縛於她而言也不是問題。謝娜還主動與何炅討論自己經常被問的轉型議題,她表示自己不會改變,也不考慮轉型,「我這型挺好的」。何炅對此也表示,如果謝娜要轉型到別人那型,「那這個型誰來補呢?」,所以,「人生的態度不一定要用一種嚴肅的方式告訴你,也可以用一種快樂的方式告訴你。」謝娜以這樣的方式勸慰自己,也這樣「通知」、「告訴」大家。
她在大眾知名度上不可謂不成功。從《快樂大本營》一個叫「葉子」的助理主持,到成功進階「快樂家族」成員之一,到國民「太陽女神」,再到現今國內的綜藝主持一姐,在湖南衛視來來去去十七年,謝娜盡情展示、釋放、閃耀著自己的個性,逐漸練就主持圈裡獨一無二的「搞笑」風格。
爭議點則在於,好多人看著她主持的《快樂大本營》長大,可她自己在大本營的舞臺上卻好像永遠長不大。外界對於她專業能力上的猶疑越來越明顯。
2008年主持湖南跨年晚會,她跟在李湘「happy new year」後面那句「happy birthday」,實在「無釐頭」;另一臺盛典上,連線觀眾時,謝娜一句:「好巧!你們兩個好有緣哦」邊鼓掌邊起鬨何炅和觀眾「結婚!結婚!」也是欠妥;還有著名的「牛鬼神蛇」,「那就是編」「就是演」,把殫(dàn)精竭慮的「殫」讀成「蟬」等事件,都是#謝娜主持受爭議#之源。
無論主持風格還是主持能力,謝娜這麼多年,總在「嘻嘻哈哈」。網友勸她多讀書,少自拍,她拿出一本《娜麼快樂》做回應,似乎態度也是「嘻嘻哈哈」。
就像她自己說的,「我在大本營的舞臺上可能永遠不會長大」,當然童心不分年齡,跟當不當媽媽沒關係。也許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成長是悄悄發生的,能力也是潛移默化提升的。謝娜還是那個謝娜,《快樂大本營》之外,她在《百變大咖秀》《拜託了衣櫥》中的控場能力嫻熟穩重,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以及《偶像來了》的作用也絕對不可忽視,你還真心找不出來第二個適合她這個位置的主持人替代。
就像「快樂家族」每個人各司其職,你絕對不能否認謝娜在《快樂大本營》中的無可替代,當這檔超過20年的老牌節目堅持到現在,仍然擁有龐大的粉絲數量級,怎麼可能沒有謝娜的一份貢獻?仍舊「嘻嘻哈哈」的謝娜,或許還是可以期待一下。
當謝娜開始善感多愁
「嘻嘻哈哈」的主持人謝娜,另一方面也有著異於常人的善感和共情能力,《女人30+》裡,她說到兩個孩子的未來,哽咽不止。謝娜不止一次在舞臺上落淚,敏銳感受到嘉賓和人物的情緒,這些節目片段也因此有了不一樣的力量和氣質。
1998年,謝娜從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的表演與節目主持專業畢業,畢業後,謝娜獲得了全國推新人大賽影視表演組全國十佳。在當主持人之前,她最開始最想走的路線就是當演員。
甚至於在2002年,謝娜來《快樂大本營》做主持,她還想當鞏俐那樣的演員,不過之後,可能由於「人設」太過鮮明,她的演員生涯大部分角色也都不夠沉穩,也並沒有多大的發揮空間。
但驚喜發生在去年,在大熱的綜藝節目《我就是演員》中,謝娜扮演了《芳華》中的文工團隊長一角,短短十分鐘文工團解散的戲份,她進入角色狀態,欲言又止,似有千言萬語,眼中噙淚,卻強忍悲痛。關於#謝娜 演技#的話題又再一次引發大眾討論。
「超常發揮」的邏輯也很好理解。這個角色更多需要真情流露,而謝娜恰好是極度感性的人,她非常善於運用自己的情緒,投入角色,相信角色,然後用自己的處理方式呈現出來。轉身的那一滴淚,戳人心扉,也讓觀眾看到了她走心的那一面。
吳秀波的一句點評很到位,他分析說,謝娜身上有一種特質:易感,就是容易感受,也容易感動。「你易感的能力幾乎強大到,很少有演員能做到。」
同樣不一樣的謝娜也出現在《客從何處來》這檔名人尋根節目裡,那種對於家族,對於故土的情誼,她身懷不舍與不甘。此時,你很難將她與那個大大咧咧的太陽女神聯繫在一起。
當然對於「嘻嘻哈哈」本身,謝娜也是有自我懷疑的,她受這個「名頭」的困擾,擔心自己是不是只能做《快本》,為之痛苦並試著努力掙破,在《娜就這麼說》嘗試脫口秀,搭檔朱軍主持《藝術人生》,主持網綜《拜託了衣櫥》,申請去美國學習,一系列不服輸的嘗試之後,是對自己個性和能力優劣勢的漸漸認清。
「有哪種節目類型是你一定不會再碰的嗎」?「特別嚴肅的晚會」,謝娜語氣堅定:「一旦讓我背詞我就……那不是我想說的話。」她回復媒體的發問至今冷靜。
樂觀開朗背後,也有多情和感傷,習慣於「嘻嘻哈哈」的謝娜掩飾悲傷與不快,交付給觀眾沒心沒肺的快樂形象,低潮,瓶頸後,最後發現自己還是喜歡給人快樂的太陽女神。
祝福長大了的謝娜吧。
近期熱文
易烊千璽專訪 | 偶像男團進化方法論
對話汪蘇瀧 |《創造營》公司起底
2019綜藝下半場 | 網大編劇眾生相
商務合作 / 轉載 / 加入社群 / 約稿
請聯繫微信ID:
claudia1212 1028627745 64977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