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7號8號都是我國學子最重要的兩天,每年都有數百萬考生在這兩天齊聚考場。這個提高一分就能超越上千人的重大考試總是很守時的等待著我們,那麼為什麼高考要定在每年的6月7號和8號呢?
周總理曾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其實自高考開啟以來,直到2002年的時候,高考的時間都是定在7月7號開始的,那個時候的人們選日子都是很有寓意的,說起7月7日,很多人最先反應過來的是77事變,就是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為了讓學子們記住這一屈辱,1977恢復高考將高考定在了7月7日,並且第一門參考學科是語文,寓意不忘本,一切以國為先。直到2003年才改為了6月考試。
我們都知道考生在備考的時候是不能被外界影響的,所以很多學生們幾乎都待在學校不會亂跑。可是這些影響學生的因素不只是學校外面的紛紛擾擾,像疾病,天災都會影響學生。七月正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季節,而且七月的天氣炎熱,學生們又要在考場坐上一兩個小時,很容易發生中暑等情況,嚴重的甚至昏厥,非常影響參加高考,炎熱的天氣還會讓人心裡莫名的煩躁。
儘管7月份的寓意非常的深刻,但是在7月份考試一直被人們詬病議論,因為7月天氣炎熱,並且經常發生自然災害,在南方經常會發生洪澇,暴雨,颱風等情況,不僅會影響考生考試,還會對組織高考工作,考生往返考場的安全等造成很大影響,所以到了2002年,國家出於人性化的原因,決定自2003年開始,將原定於7月的高考改為6月,第一場考試必須是語文。
因為調整了考試月份,所以7月7日便成了6月7日,人們非常贊同國家對於考試日期的做法,並且還根據修改後的考試日期的諧音,傳出了錄取吧這樣吉祥的話語。也藉助這句話,祝願現在參考的考生們,能在678取得好的成績,被自己心儀的高校「錄取吧」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