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身邊的人,人緣好無不是會「說話」的,而擅長講笑話者更甚。
大概將傳統文化與講笑話「扯上關係」的人不多,的確,「佶屈聱牙」、「之乎者也」是大多數人的傳統文化認知。
但,凡事有例外,今天和大家聊的《笑林廣記》,則顛覆我們的舊觀念,讀《笑林廣記》,你會發現,原來可以如此有文化內涵地講笑話,《笑林廣記》經典短笑話十則,諸君且看。
1、人問:「羊肉與鵝肉。如何這般毒得緊?」或答曰:「生平吃素的。」
【譯文】有人問:「羊肉與鵝肉為什麼腥臊氣這麼大?」
回答說:「因為一生吃素。」
2、有勢利者,每出逢冠蓋,必引避。同行者問其故,答曰:「舍親。」如此屢屢,同行者厭之。偶逢一乞丐,亦效其引避,曰:「舍親。」問:「為何有此令親?」曰:「但是好的,都被爾認去了。」
【譯文】有一個虛榮的人,每次出門遇達官顯貴路過,必躲避一旁。同行的人問緣故,他說:「那是我的親戚。」每次如此,同行的人覺得十分討厭。
後來,碰見一個乞丐,同行的人仿效,躲避旁邊,說:「那個乞丐是我的親戚。」
愛虛榮的人不禁問:「你怎麼有這樣的窮親戚?」
答:「因為凡是好的,都被你認去了。」
3、一翁曰:「我家有三媳婦,俱極孝順。大媳婦怕我口淡,見我進門就增鹽了。次媳婦怕我寂寞,時常打竹筒鼓與我聽。第三媳婦更孝,聞說『夜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故早飯就不與我吃。」
PS:《笑林廣記》此則淺顯易懂,譯文略。
4、有憂貧者,或教之曰:「只求媒人足矣。」其人曰:「媒安能療貧乎?」答曰:「隨你窮人家,經了媒人口,就都發跡了。」
【譯文】某人整天憂愁貧窮,有人教導他說:「只要求媒人說一說就能富有。」
憂貧的人說:「媒人怎麼能解決得了貧窮?」
答:「無論哪戶窮苦人家,經過媒人嘴上一說,都發跡了。」
5、有以淡酒宴客者。客嘗之,極贊府上烹調之美。主曰:「粗餚未曾上桌,何以見得?」答曰:「不必論其他,只這一味酒煮白滾湯,就妙極了。」
【譯文】一人請客人喝兌水的酒,酒味很淡,客人嘗了,諷刺稱讚他家善於烹調。
主人說:「飯菜還沒有上桌,你怎麼知道的?」
答:「別的不說,這一道酒煮白開水,就妙極了。」
6、一人性最貪,富者語之曰:「我白送你一千銀子,與我打死了罷。」其人沉吟良久,曰:「只打我半死,與我五百兩何如?」
【譯文】有個人十分貪婪,富人對他說:「我給你一千兩銀子,你讓我打死。」
那人沉吟半晌,回答道:「只打半死,給我五百兩怎麼樣?」
7、有賣床榻者,一日夫出,命婦守店。一人來買床,價少,銀水又低,爭執良久,勉強售之。
次日,復來買榻。婦曰:「這人不知好歹,昨日床上討盡我的便宜,今日榻上又想要討我的便宜了。」
【譯文】有戶人家賣床與榻。有一天,丈夫外出,讓妻子看守店鋪。一個人來買床,出價很少,一番討價還價,老闆娘勉強賣出。
第二天,那人又來買榻。老闆娘說:「這人實在不知好歹,昨天在床上討盡我的便宜,今日又想在榻上討我的便宜!」
8、府取童生祈夢。「考可望入泮否?」神問曰:「汝祖父是科甲否?」曰:「不是。」又問:「家中富饒否?」曰:「無得。」神笑曰:「既是這等,你做甚麼夢!」
【譯文】一個人在考童生前,在夢中問神:「不知能否考中?」
神反問:「你祖父是否科甲出身?」
答:「不是。」
又問:「家中富裕嗎?」
答:「不富裕。」
神笑道:「既然這樣,你做什麼夢!」
9、一人被其妻毆打,無奈鑽在床下,其妻曰:「快出來。」其人曰:「丈夫說不出去,定不出去。」
【譯文】某人被妻子毆打,沒有辦法便鑽進床底,
妻子說:「快出來。」
答:「大丈夫說話算數,說不出去,就不出去。」
10、一秀才問僧人曰:「禿字如何寫?」僧曰:「不過秀才的尾巴彎過來就是了。」
【譯文】秀才想取笑和尚,問:「禿字怎麼寫?」
和尚回答說:「把秀才的屁股翹上來就是了。」
《笑林廣記》為清代一批文人,搜集歷代笑話素材加以歸類成書,本文列舉的經典短笑話的主角是普通人之外,官吏、富賈、秀才……《笑林廣記》的故事人物,幾乎涵蓋了古代社會各個階層人物。
固然,我們為這些「小人物」、「大人物」身上發生的事喜不自勝,其次,讀《笑林廣記》,古代人們的生活及社會風氣亦可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