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法是船,以戒為舵!

2021-01-09 青衫菩提

《優婆塞戒經》相比於其它經書都有四句開經偈,而這部經在開經的時候,沒有用四句開經偈,用的是《大般涅槃經》中佛說,「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這個開經偈的法義是,佛滅度後以戒為師,有戒在就等於佛住世。

信佛者有很多,分出家和在家兩種。而在家人又有三種情況,一是在家的信佛人;二是在家的修行人;三是在家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出家人是少數,在家人是多數。在結合這部經的特點,即不分宗門教下,哪宗哪派都得依戒而行,不管修學什麼法門,都得以戒為師。這部經主攝各門,具足各宗,總持三藏。佛住世時,以佛為師。佛滅度後,出家人以戒為師;在家人也以戒為師。

對於修行者來說佛法是船,戒是行船操作的規範。我們這個身體修行是主人奔向彼岸,想到極樂世界去;修行的主人是舵手;奔到彼岸才是目的;導航就是我們的善知識。在苦海中,想讓這艘法船航行,必須按操作規程辦;不按操作規程辦,這艘船會觸礁,會迷失方向,奔向何方不可知,什麼時候到岸就更不可知了。

如不持戒,不可能到達彼岸。只有在以戒為師的前提下,才能依法修行。否則,不管出家也好,在家也好,一邊修行,一邊殺盜淫妄犯戒,出家人在寺院裡,主持戒律的法師不允許;在家人有業報相隨,受業報牽引墮三惡道。持戒修行能夠到達智慧的彼岸;而破戒之人墮愚痴的彼岸,即三惡道。正所謂持戒修行比翼鳥,破戒修行單翅飛。空守戒律不修行,還是原地沒有動。

要明白守戒、持戒不是目的,光守戒、持戒也不能到達彼岸。不管出家人、在家人,守持戒律都是值得讚嘆的。但是如同一個害怕犯錯誤的小學生,心裡就想著不違反紀律,卻忘了學習,還是不能取得好成績;修行人也如此,害怕犯戒,進而不聞、不思、不修,忘記了自己修行人的本分,也不能修行好。出家人守持戒律容易一些,夏季可以結夏,不染酒色,有持戒的環境,又不容易犯戒。

而在家人修行卻不容易,不管是修行聲聞、緣覺的人,還是菩薩行人,生活中處處都有戒條。如走路時不小心踩死螞蟻怎麼辦;農民發現果樹生蟲子要不要噴灑農藥;家裡蟑螂泛濫怎麼處理;將軍不指揮千軍萬馬行不行等;在家人守持戒律很難。過去佛教裡有過公案,在家人修行為了不犯戒裝啞巴,現在行不行?現在在家的修行人哪行哪業都有,不說話能行嗎。上面講的這些情況都能如法處理,既得到解決,又不犯戒。這裡就需要如法思念,如法說話,如法辦事,如法修行。所以,聽聞佛法,最重要的是以戒為師,以心為本,方能感悟大成也。

相關焦點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供奉在扎西持林羅漢殿的釋迦牟尼佛及兩大弟子聖像無等大師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這些濁世眾生付出如此難以描述、難以盡數的代價與心血,若沒有他的精進修行與終成正果,這娑婆世間哪裡還會有佛法?我們這些愚痴眾生又何以擺脫輪迴?
  • 佛陀涅槃日 請恭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圖)
    佛陀涅槃日 請恭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圖) 2005年03月24日 11:08:59 佛教在線 點擊:0次     佛教在線訊 今天(農曆二月十五日),為本師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
  • 讚美本師釋迦牟尼佛!
    讚美本師釋迦牟尼佛菩薩騎象下雲中。降生到淨梵王宮。摩耶右脅娩金童。天現瑞樂奏長空。行走七步蓮花上。指天指地我尊雄。九龍吐水沐慈容。悲憫眾生正法弘。佛陀十九出了家。放棄富貴與榮華。生老病死世間事。慈悲眾生別妻兒。煩惱髮絲一刀斷。換上梵天送來衣。菩提樹下睹明星。眾生之苦得解脫。梵天獻花請弘法。
  • 深夜心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讚頌意趣清淨圓滿的佛菩薩,以無限深廣的慈悲與智慧利益所有眾生,指出一條超越生死輪迴之路,尊貴的修行者滿懷徹骨虔敬之心,獻出對諸佛菩薩的感恩禮讚,自然流淌出璀璨奪目的美妙音符,編織出氣勢磅礴宏偉的樂章來讚頌諸佛菩薩,引領聽者的心趣向歡喜、感動、滿足、清涼。
  • 佛教:釋迦佛一生精美圖集——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我們所有學佛之人的本師都是釋迦摩尼佛,不管您信奉的是阿彌陀佛也好,藥師佛也好,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等大菩薩也好(其實也是佛),首先都不能忘了本師釋迦佛之恩。 若沒有釋迦佛,我們也沒有緣分來接觸和學習佛法,得到平靜,吉祥,清淨和解脫。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五百大願——願願為眾生,字字大震撼!
    從今乃至人壽一百歲間,願我能使所有造惡離善眾生行持三福德善法(施、戒、修)。願我能於人壽一百歲時,往天界為天人宣說佛法並調化諸天天人。此等幻現世尊每日於種種剎土中,在造諸五無間罪、舍法罪、誹謗聖者、與惡友交往、趨入聲聞乘、戒律不清淨、毀壞戒律、犯根本戒、焚毀心相續、善心敗壞、喪失善道、趨入輪迴深淵、已入惡道等種種眾生前,宣說佛法。何人對大自在天、遍入天生信,願我即能以此類形象為他們宣說正法。
  • 今日農曆臘月初一恭逢《本師釋迦牟尼佛加持日》卍
    本師釋迦牟尼佛感恩頂禮三寶佛法僧摩訶薩感恩龍天護法護持正法感恩一切覺悟者摩訶薩今日農曆臘月初一藏曆莊嚴月三十>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頂禮膜拜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今日弟子(×××)誠心吃素,恭敬佛陀、供燈
  • 教師節,頂禮感恩導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釋迦牟尼佛導師。尊師重教是我國的優良傳統,佛教中也一再強調要尊敬師長。要成佛的人,在未步上修行之路前,首先必須尋得一位足以信任、不會帶錯我們及自己清楚全條修行之道該如何走的人,把這個人奉為善知識。向善知識學習,恭敬地侍候善知識,這是成佛的必需。為什麼佛教一再強調尊師呢?佛教中有句話說:「佛法從恭敬中求」。
  • 「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提起佛教,我想大家最熟悉的便是那句人盡皆知的「南無阿彌陀佛」,許多不明其中緣故的人,會習慣性地將其理解為「南邊沒有阿彌陀佛」的意思,這樣理解是大錯特錯的,「南無」不讀「nan wu」,它是梵文音譯,和漢語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樣的。為什麼佛弟子總是念這六個字,它們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 恭迎釋迦牟尼佛聖誕日!殊勝浴佛節,賜給全天下眾生一個殊勝咒語,願...
    是釋迦牟尼佛聖誕日、浴佛節,作何善惡成千萬倍。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記載,太子誕生後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發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宣言,於是大地為之震動,九龍吐水為之沐浴。因此各國各民族的佛教徒為慶祝和紀念佛陀誕辰就沿用此形式舉行「浴佛儀式」。
  • 農曆四月初八恭逢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誕
    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佛教在線訊  5月5日(農曆四月初八),欣逢三界導師、四生慈父釋迦牟尼佛聖誕,龍天歡慶、法界蒙燻!
  • 【感念佛恩,佛法永存】恭逢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涅槃日!以戒為師,汝當精進!
    希望學佛的人好好守戒,天天念經,讓自己不犯錯、不造業,你就是天天在做菩薩的事。
  • 釋迦牟尼佛做菩薩時本師是誰,是怎樣修行的,如何快速背誦大悲咒
    如來昔日身為菩薩時,在本師燃燈佛那裡是否得到了,無上聖智那樣的微妙佛法呢?如來身為菩薩時,還跟本師燃燈佛一心修學,何況我等學子呢?佛學深奧無比,我等將以低調處事,勤學善思,一心向佛。又云:「以實無有法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如來佛當時認為的確沒有得到一種真實的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法,所以,燃燈佛才給我授記。
  •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因為「阿彌陀佛」的知名度比較大,很多對佛教不太了解的人都會下意識地將其與「釋迦牟尼佛」等同,認為阿彌陀佛就是佛祖,這就搞混淆了。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到底是誰?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此會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首先,咱們來簡單了解一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亦稱「佛陀」,簡稱「佛」,是佛教的創始人。
  • 一年中隆重的佛教節日之一,釋迦牟尼佛誕辰日,又稱浴佛節!
    蒙古族、藏族地區以四月十五日為佛誕日,即佛成道日、佛涅槃日,故在這天舉行浴佛儀式。漢族地區佛教在北朝時多在農曆四月初八舉行,後不斷變更、發展,北方改在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舉行 ,南方則仍為農曆四月初八舉行 ,相沿至今(俗稱「四月八」)。傣族的潑水節在傣歷六月(夏曆四月)舉行 ,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門寺院禮佛,就帶有浴佛的性質。為什麼要浴佛?
  • 「如來佛」和「釋迦牟尼佛」,是同一尊佛嗎?別再無知了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在未成佛之前,是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名叫:「喬達摩悉達多。」悉達多在成佛後,被世人尊稱為佛陀,也叫釋迦牟尼佛。    在《八十八佛大懺悔文》裡,有這樣一段話: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尊法,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賢聖僧。
  • 佛教:「如來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嗎?看完恍然大悟!
    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如來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希望大家受益。首先,小編要在此澄清一下,佛教裡是根本沒有「如來佛」這一尊佛的,一些影視劇在塑造角色上有時是不夠嚴謹的。「如來」和「佛」都是對佛陀的稱號,是佛陀十大稱號中的兩個。佛有十大稱號,分別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十大稱號,都是用來對佛陀的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