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經》預測中,天幹地支紀時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知識。任何事物、事件的產生、發展、消亡都是因為時間。人一生的得失成敗也是因為時間在不停地運轉。幹支紀時是怎麼來的呢?它隱藏著什麼秘密?幹支紀時與事物產生與滅亡到底有什麼聯繫?帶著這些問題來開啟幹支紀時規律的探秘。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用六十對幹支來表示年、月、日、時的序號,周而復始,不斷循環,這是幹支紀時法。是我國獨有的紀時方法。把幹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周而復始,循環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幹支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個符號叫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個符號叫地支。
第一、幹支紀年相關知識
幹支紀錄年份猶如十個天幹不動,地支在不停的旋轉,然後按照順序陰乾配陰支、陽幹配陽支得到60甲子的規律來紀錄年份。年份按照十建制原理紀錄(逢10進1)。公元後的年份天幹的規律(公曆年份尾數為4的對應甲,5對應乙,6對應丙,7對應丁,8對應戊,9對應己,0對應庚,1對應辛,2對應壬,3對應癸。年份相應的天幹是固定的。幹支紀錄年份60年一個周期,循環完60甲子。
第二、幹支紀月相關知識
幹支紀錄月份猶如十二個地支不動,天幹在不停的旋轉,然後按照順序陰乾配陰支、陽幹配陽支得到60甲子的規律來紀錄月份。月份按照十二建制原理紀錄(逢12進1)。月份天幹的規律(月份一月對應寅,二月對應卯,三月對應辰,四月對應巳,五月對應午,六月對應未,七月對應申,八月對應酉,九月對應戌,十月對應亥,十一月對應子,十二月對應醜。月份相應地支是固定的。幹支紀錄月份5年一個周期,循環完60甲子(5乘以12=60)。
第三、幹支紀日相關知識
幹支紀錄日子猶如十個天幹不動,地支在不停的旋轉,然後按照順序陰乾配陰支、陽幹配陽支得到60甲子的規律來紀錄日子。日子按照十建制原理紀錄(逢10進1)。幹支紀錄日子60天一個周期,循環完60甲子。
第四、幹支紀時辰相關知識
幹支紀錄時辰猶如十二個地支不動,天幹在不停的旋轉,然後按照順序陰乾配陰支、陽幹配陽支得到60甲子的規律來紀錄時辰。時辰按照十二建制原理紀錄(逢12進1)。公元後的時辰地支的規律(時辰子時23:00-1:00,丑時1:00-3:00,寅時3:00-5:00,卯時5:00-7:00,辰時7:00-9:00,巳時9:00-11:00,午時11:00-13:00,未時13:00-15:00,申時15:00-17:00,酉時17:00-19:00,戌時19:00-21:00,亥時21:00-23:00)。時辰對應地支是固定的。幹支紀錄時辰5天一個周期循環完60甲子(5乘以12等於60甲子)。
六十甲子是按照60進位的規律紀錄時間(逢60進1)。整個幹支紀時的規律是十建制、十二建制、六十建制的組合,這與現在時間一小時60分鐘,一分鐘60秒的六十建制相吻合。年幹支60之數乘以月幹支60之數乘以日子幹支60之數乘以時辰幹支60之數有12960000種組合。這與《皇極經世》中的元會運世計算出的129600年,剛好相差100倍。
幹支紀錄年月日時中隱藏著許多規律,它與《皇極經世》之中的數字之間有密切聯繫。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分析一定會找到時間開關,這個時間開關會影響事物的發展與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