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信託行業資金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趨於投向工商企業
我國資金信託投向主要以房地產、基礎設施和工商企業為主,三大領域業務在2019年底的佔比超過60%。工商企業繼續在資金配置中佔據首位,信託資金投放房地產降幅最大,新增信託項目投向證券市場增幅最大;主要與國家加強監管,控制風險,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的政策要求,服務實體經濟等有關。未來信託資金投放趨於嚴格,投向工商企業的傾向更加明顯。
信託資金投放工商企業規模最大
我國資金信託投向主要以房地產、基礎設施和工商企業為主,三大領域業務在2019年底的佔比超過60%。與2018年相比,工商企業繼續在資金配置中佔據首位,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達到31.5%,基礎產業和房地產佔比分別上升到第二和第三位,金融機構佔比則從第二位下滑到第四位,防範風險向金融市場外溢,信託資金運用的結構趨於優化。
具體來看,2019年末,投向工商企業的信託資金總額為5.49萬億元,比2018年同期減少1768億左右,但是規模仍然最大。投向基礎產業領域的信託資金總額為2.82萬億,與2018年末大體相當;成為信託資金第二大配置領域。房地產信託一直以來就是信託公司的重要業務,也是信託公司重要的收入來源。2019年,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託資金總額達2.7萬億元。
2020年3季度末,投向工商企業的信託資金總額為5.42萬億元,比上年末減少662.4億元,這主要是壓降融資類和通道類業務導致資金信託的規模整體下降所致,但是仍然居於首位。
證券市場投資分別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基金市場。2020年3季度末,資金信託投向證券市場結構中,投向債券市場規模最大,達到13543.68億元,佔比達61%,超過一半以上比重。
信託資金投放房地產降幅最大
增長速度方面,截至2020年3季度末,信託資金投放房地產降幅最大,下降了14.51%,主要是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要求下,監管約束不斷強化,防範風險過度積累。證券投資市場增幅最大,主要是其基數規模相對於其他領域較小。
新增信託項目投向證券市場增幅最大
新增信託項目中,投向基礎產業規模最大,2020年上半年新增7161億元。與國家加強基礎產業建設有較大關係,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減速換擋期,經濟發展進入提質增效新階段,基礎產業信託的發展步入新常態,基礎產業信託具有持續發展空間。
新增信託項目中,投向證券市場增幅最大,2020年上半年達到196.1%;降幅最大的為房地產行業,下降了32.1%。在房地產信託受嚴格監管、堅持房住不炒等趨勢下,房地產新增信託項目規模趨於下行,房企融資渠道趨於多元。
證券市場中,新增項目投向證券市場規模相對較低,達1456億元;其中投向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規模最大,分別達到616.47億元與573.12億元,佔比分別為42%與40%。
工商企業信託收益最高
產品收益方面,2015-2020年11月中國信託行業投向各領域平均收益中,工商企業信託平均收益最高,達到7.63%。最低的為金融市場,達到5.77%。
信託資金投放趨於嚴格
信託公司的業務規範和風險管理是保障我國信託業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信託行業亂象繼續頻發,風險加大,控槓桿、控地產、去通道、強嚴監管、控風險等監管要求將繼續貫穿全年始終,信託公司合規展業壓力持續增加。
對於中國信託行業投向各領域發展趨勢,房地產信託方面,2020年10月,中國銀保監會信託司向當地銀保監局發布了《關於開展新一輪房地產信託業務專項排查的通知》,要求繼續嚴格控制房地產信託的規模,加強房地產信託的滲透監管,嚴格禁止非法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提供渠道。未來監管層對房地產信託不規範和混亂的監督將持續。
基礎產業信託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基礎設施仍需要發揮穩定器的重要作用,全國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投資增加,基礎產業信託融資需求趨於旺盛。
證券業務信託方面,隨著資管新規的發布,傳統信託業務受限,證券業務將逐漸受到信託公司的重視與探索,信託公司主動管理和投研能力加強,證券投資信託的發行量趨於上升。
工商企業信託方面,信託行業順應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的政策要求,工商企業持續成為信託資金配置的第一領域。各個信託公司依據各自資源稟賦,逐步聚焦本公司優勢服務行業,支持該行業內工商企業圍繞主業發展,包括一批高端裝備製造、5G研發運用等科技創新行業以及醫療康養、人工智慧等行業。
未來信託行業的目標是服務實體經濟,服務金融體系建設,加大對實體經濟中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個體經營者的資金支持力度,新的監管有助於信託行業提升風險管理意識和資產管理能力,切實引導更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領域,助力經濟企穩回升。
(文章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責任編輯:youna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