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的小品在從前就是大家的年夜飯標配,不低俗而且諷刺的很高級,而且又真實的搞笑。現場好多小品要麼就尷尬的煽情,要麼諷刺的都念出來。趙本山的小品可以反覆看,很經典,發現多數臺詞都耳熟能詳,包括忽悠,脫了馬甲我也認識你,還有很多很多,那個網絡不發達的年代,他們創造了大多數流行語。
98年,《拜年》,村裡養王八大戶夫婦被村長小舅子威脅下期魚塘的承包權,提心弔膽的兩人上門找村長送禮,卻誤會升為縣長的範村長被撤職,鬧出了笑話。諷刺了很多仗著家裡有點關係就作威作福的小人,還有兩口子面對村長前後的態度變化,最後村長秉公辦事,結局積極又引人深思,放到今天看也不過時。
04年,《送水工》,劇情是媽媽供兒子在國外讀書,為了不讓兒子擔心,下崗後謊稱自己找了個有錢的老伴。兒子回國當天,不願善意的謊言被揭穿的媽媽決定僱傭剛好送上門的送水工當臨時「後爸」。對應的是下崗工人潮和當時「哈佛女孩劉亦婷」為代表的出國留學熱,主旨是感恩母愛。正能量又不至於惹人反感,送水工扮演身份錯位的有錢人也是笑話百出。
07年,《策劃》,白雲誤把下蛋公雞給燉成了雞湯,只能硬著頭皮陪記者演戲。諷刺媒體為了追求曝光率和利益無所不用其極,「下蛋公雞」這麼荒唐的事都不去追究真假,只在乎怎麼能從它身上賺錢。
09年,《不差錢》,臺詞經典不用說,直接把小瀋陽捧成了紅遍全國的笑星。劇情是爺爺為了孫女上星光大道準備在蘇格蘭餐廳賄賂主持人畢福劍,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笑話。諷刺了當時選秀成風,只看故事不看實力的怪現象,還有很多選秀「關係戶」。
最經典的賣拐三部曲反映的是碰瓷和敲竹槓的社會現象。《牛大叔提幹》諷刺了官僚主義奢靡之風,宴席鋪張浪費卻窮了教育,「扯蛋」諷刺腐敗、大吃大喝、給百姓辦事拖拉。《修路》歌頌了幹部下基層體察民情,一心一意做實事的精神,反映了當時農村基建的落後、亟待改善的情況。
和範偉的《紅高粱模特隊》,主旨是說勞動最美。《同學聚會》諷刺了社會中看人下菜碟兒、以貌取人的現象。和黃曉娟兩個相親主題的小品,一個是講喪偶和離婚中年感情第二春問題,一個是倆家長替兒女見面關注老年人感情生活的,也都挺好的。也不知今後還能不能有這些經典又耐人尋味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