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3 11:50
網戀有陷阱,校園貸有陷阱,但身為大學生的你是否知道,街頭美容也有陷阱!走在大街上,如果有人告訴你,可以為你做免費的皮膚測試,要萬分警惕!因為此時此刻,你很可能已經進入了騙子的視線!
抹上免費,洗掉就得掏錢
近日,鄭州女大學生王璐璐(化名)和同學一起去學校附近逛街,被新鄭市一家美容機構的促銷員攔住,被塞了一張「免費卡」,「當時他說的是可以免費體驗,免費領個禮品,王璐璐和同學被帶到美容機構,兩人被分別帶進兩個房間,手裡的「免費卡」也被收走。
「進去以後,有個美容師說,要先給我做個皮膚測試,在我右邊臉上抹了一層黑泥一樣的東西」,王璐璐說,抹完之後,她立刻感到臉頰紅腫,發疼,當即表示不做了,要求美容師把「黑泥」洗掉,讓自己離開,美容師則稱,洗掉「黑泥」就必須要支付98元的材料費和2元的面部水療費。
「頂著一臉黑泥,我咋出門啊?」無奈之下,王璐璐交了錢,洗掉了臉上的「黑泥」,隨後就去另一個房間要找自己的同學,但被美容師攔住,不讓進入,等到同學出來時,已經被忽悠消費了700多元。
而王璐璐的另一位同學胡豔豔(化名),則在同樣的地方花掉了2000元,這是她兩個月的生活費。
女學生好心幫忙,美容被划走1760元
無獨有偶,街頭免費「皮膚測試」被騙錢已經多次發生,2014年8月,陳同學和男友在街上被一個自稱做兼職的「大學生」攔下。陳同學說,該男子說他也是大學生,因家庭困難出來做兼職,「只要您幫忙把這張卡送到六樓,不需要任何消費,我就能得到20元,午餐就能解決了。」
為了幫助貧困「大學生」,陳同學和男友來到一家叫做「凱妮娜」的美容院。工作人員告訴陳同學,她幸運地成為當天第100位光臨的客人,可免費為她提供一項臉部護理。
躺在美容院的床上,工作人員給陳同學臉上抹東西。沒過幾分鐘,她感覺不舒服,要求取下面膜。可工作人員非但沒給她取下,還給她刮痧,並告訴孫同學,她已經得了嚴重的病,得趕緊用她家產品治,不然可能活不過30歲。
「我當時嚇壞了。」此時,工作人員又說刮痧是收費的,要140元,要她刷卡。「我打算起來去刷卡,可工作人員說我敷著面膜不方便,她替我去前臺刷卡,我稀裡糊塗地就把密碼給她了。」陳同學說,刷卡後美容院的人要她籤字,但她發現自己「被刷卡」3次,總額1760元。工作人員說:「妹子,我們剛才不小心劃多了,多劃的錢給你產品用來治病,還給你刮痧治療。」陳同學說當時自己腦子昏昏沉沉的,滿腦子想的就是「不治就得死」這句話,稀裡糊塗籤了字。
成都女大學生被強行注射針劑
「免費」美眉時被強行注射「高科技美容產品」,還要為此支付3400元高價美容費,這是2009年,成都理工大學19歲的大一女生小文(化名)的遭遇。
「上周六,我在春熙路太平洋百貨門口遇到一個發名片的中年婦女。她向我介紹『歐韓』美容會所有韓國專家可以免費設計眉形。」小文說,當時她帶著好奇心,來到了位於太平洋百貨12樓的「歐韓」美容會所。在修完眉毛做完臉部護理後,「『歐韓』美容會所的工作人員拿出一支針劑,告訴我這是他們剛引進的高科技美容產品,讓我嘗試一下。」小文說,她當即表示拒絕,卻被對方強行按倒在美容床上,隨即用布蓋住雙眼,在她的鼻梁上方注射了一針。
「我根本就不知道『歐韓』美容會所給我注射了什麼,但之後卻被要求支付2540元一針的『美容費』,加上之前做的超聲波護膚、美眉等,總費用一共是3900元。我身上沒有那麼多錢,最後還是回學校東拼西湊了3400元給他們送過去的。」
免費美容:女學生1900元體驗洗臉
免費美容陷阱再現街頭。武漢工商部門近日接到兩名女大學生投訴,本是免費體驗美容洗臉,卻被洗走1900多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兩名女生馮某和李某在逛光谷步行街世界城時,接到「歐格 米蘭」美容店派送的免費美容洗臉體驗卡,並被促銷人員帶到美容院體驗。
洗臉過程中,美容師向兩人推介面部刮痧美容,聲稱如果不做面部刮痧,會直接影響洗臉效果。經不住勸說和誘惑,兩女生接受了面部刮痧服務。做刮痧時,美容師稱她們皮膚溼氣大,刮痧後必須要封痧,否則會破壞皮膚……美容師不斷如此推銷服務項目,這些女生一一接受。結帳時,學生傻了眼,需要1900多元,只好用信用卡透支結帳。
看似免費,實際上......
類似大學生陷入「免費美容陷阱」的事件近幾年不勝枚舉,看似是「免費美容」,而實際上,一位美容行業的業內人士表示,通過免費體驗美容作為銷售手段,的確是這個行業的潛規則。這其中,甚至有些商家採用不正當手段,「在化妝品做點手腳,讓你的皮膚短時間紅腫,讓你誤以為是自己膚質差,最終的目的不過是讓你乖乖買產品。 」
向美容院強制消費說不!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鑑別和挑選。」
消費者具有公平交易權,當你遇到強制消費時,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解決: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在2013年公布的南京市首起「免費美容強制交易」案中,位於南京新街口的「香奈兒」美容院打著「免費美容」幌子強迫客人消費,兩名店主被以強迫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6個月。
2012年2月,兩名女大學生逛街時被「免費美容」活動誘騙到店裡。美容師在女大學生的臉上塗抹了一種名為排毒膠囊的藥膏後,兩名女學生的臉明顯變黑了。美容師表示如果想恢復,就必須購買店裡的美容產品,並威脅女大學生不許報警。最終,在美容院的強迫下,兩名女大學生購買了5000多元的美容套餐。2月20日,被騙的女大學生來到淮海路派出所報案。警方查明,從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被告人顧玉翠、張信霞等人在該店內強迫27人交易,數額近4萬元。法院據此作出上述判決。
女大學生要警惕這些美容陷阱
不止是被騙去做「免費皮膚檢測」,其實,有些美容陷阱,女大學生同樣要警惕!不要道聽途說,輕易相信!
陷阱一:有些護膚品可媲美肉毒素或填充注射
真相是:沒有任何研究證明護膚品能起到哪怕一點點肉毒素、填充注射、雷射嫩膚或其他美容手術的作用。不管護膚品成分如何、廣告多大,這點都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肉毒素本身,如果抹在臉上而不是注射進肌肉裡,都不會有同樣的效果。
陷阱二:青春痘會隨著年齡增長消失
真相是:女性在30歲、40歲、50歲甚至60歲都會長青春痘,而不僅僅是在青春期,治療方式也是一樣的。不是每個長青春痘的青少年都會隨著年齡增長好轉,而且就算青春期的時候皮膚很好也不意味著以後就不會長青春痘,也許更年期會長。
陷阱三:貴的化妝品比便宜的好
真相是:不管哪個價位的產品都有好有壞。一切需要依據配方判斷,而不是價格。你在護膚品上花多少錢和產品的質量或配方的獨特性不能劃上等號。那些美容院或者微商給你推薦的昂貴的三無產品不要再使用了!你的臉不是試驗田!
陷阱四:天然成分一定比合成成分好
真相是:這是一種非理性的一廂情願的想法,既沒有事實基礎,也沒有科學根據。「天然」這個詞的定義非常含糊,在使用上也沒有嚴格的規範,化妝品公司可以任意地使用這個術語。而且,不能僅僅因為一種成分是從地裡長出來的,或者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就認為它對皮膚有幫助;反過來也是如此,不要以為化學合成的成分就一定有壞處。
陷阱五:清涼的感覺說明產品起效
真相是:清涼或刺痛僅僅意味著皮膚受到了刺激。我們熟悉的刺痛的感覺只是皮膚對刺激產生反應,引發炎症。
陷阱六:黑頭可以擦洗掉
真相是:黑頭是擦不掉的,至少不能完全擦掉。磨砂膏可以去除黑頭的表面部分,但對毛孔內的部分卻無能為力,所以很快黑頭又會顯現出來。就好像拔草,如果不除根的話,雜草幾乎會立刻捲土重來,和以前一樣討厭。
陷阱七:受損的頭髮可以被修復
真相是:100%錯!多少洗護產品吹噓它們可以修復或「重建」受損秀髮,實質上卻只要洗過一次或者天氣發生變化,頭髮馬上恢復原狀?護髮素、造型膏、柔順精華等產品只是讓頭髮摸上去感覺像被修復了(有時候外觀也有所改善),但頭髮一旦受損,便沒有回頭之路。唯一能「修復」受損發質的辦法發是剪掉受損部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要採取科學的方法和方式,不要有貪便宜的心理,不要輕易相信路邊「免費美容」的推薦哦!
(據中國青年報微信公眾號,原標題《【提醒】專騙女大學生!花錢毀容,免費美容陷阱千萬別上當!》。編輯唐夢霞)
14781450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