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女人同時患上乳腺癌,是一種什麼場景?
元春、凱瑜、阿萍,就是這樣一組「抗癌娘子軍」。
她們相識在腫瘤病房。
因為年紀相仿、境遇相似,很快熟悉起來。
為什麼自己會得癌症?
她們笑著說出了心裡話:
「還不是因為太累了?!」
「當代女性壓力太大了,拼命壓榨自己,去兼顧各種身份,身體撐不住了,就會生病。」
凱瑜是個醫務工作者,同時也是個媽媽。
工作忙,家也得照顧,每天連軸轉。
剛剛得知自己患癌時,凱瑜特別悲觀。
她曾親眼見過自己的同事患癌,不到2年就走了。
她知道癌症的厲害,甚至提前把自己的後事,跟丈夫、兒子安排好了。
醫生催著她手術,她一直不敢去。
不是怕疼,而是怕進去後,發現癌細胞擴散了,日子沒幾天了。
36歲的袁春,面臨的挑戰更大。
查出患乳腺癌短短一個月,她雙側鎖骨的淋巴上也發現了癌細胞。
癌症轉移意味著什麼?袁春心裡很明白。
準備化療前,她花了好多天給自己做心理建設。
她笑著安慰自己說:
人總是先死,而後生的。
癌症面前,3個姐妹開始反思。
「女人啊,一定要懂得自我調節,千萬不能過度壓榨自己。」
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人到中年,父母年紀大了,孩子又小。
不壓榨自己,日子怎麼過?
01
病房裡,最能看透人生。
尤其是癌症病房。
《生生》紀錄片,就真實還原了患癌家庭的悲歡離合。
患骨肉瘤的斯諾,剛剛13歲,卻已經是病房裡的「老人」了。
過去3年,她一直奔波在檢查、化療、住院的路上。
整個青春期,都是躺在病床上度過的。
第一次知道自己得癌症時,思諾還不到11歲。
醫生從她的腿上截去了一段被腫瘤侵蝕的大腿骨。
隨後的三年裡,她先後住院多達36次。
目標只有一個,讓截斷的骨頭,再重新長回來。
擔心骨頭長歪,醫生在思諾腿上鑿了4顆鋼釘。
鋼釘穿過皮肉,扎進骨頭,外面再裝一個支架。
想保住腿,她就必須帶著這個支架生活。
孩子生病,最苦的是媽媽。
思諾媽媽像對待易碎的瓷器一樣呵護著女兒,不敢有半點閃失。
思諾的骨頭長得很慢,而且傷口處經常感染、化膿。
一旦體溫超過38度,就必須入院觀察。
短短三年,一家人往返醫院幾十次,傾盡了全部積蓄,耗盡了所有精力。
思諾家裡,還有個弟弟,一直是外公外婆照顧。
弟弟剛出生不久,姐姐就病了。
媽媽只能顧一個,把另一個交給老人。
作為一個顧此失彼的二胎媽媽,沒有人比思諾媽媽心裡更難受。
爸媽總勸她:別著急,別上火,慢慢來。
可她抬頭一看,老人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愁白了頭髮。
「孩子的病,耽誤不起,父母的愛,只能下輩子還了。」
話沒說完,思諾媽媽的眼睛就溼潤了。
最可怕的是,從今年5月起,思諾的新骨頭停止生長了。
最新的檢測結果顯示,腫瘤已經轉為惡性,治癒機率只有20%。
難受的時候,思諾媽媽就去走廊哭一場。
哭完再回到病房,跟女兒聊天、說笑。
她知道,自己是整個家庭的精神支柱,同時還是女兒缺失的那條腿。
一個二胎媽媽,她可以哭,可以崩潰,但絕不能倒下。
02
孩子生病,著急。
老人生病,更焦慮。
羅碩,也是這個癌症病房的家屬。
生病的,是他的父親。
2年前,羅碩父親查出結腸癌,而且是晚期。
整個治療期,也一直在惡化。
老羅說,他這一生,沒有太多遺憾。
唯一的念想,就是還沒看到兒子結婚。
為了這個,他一直在熬……
癌症有多痛苦,只有病人才能體會到。
剛查出癌症時,老羅曾經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從三樓翻欄杆跳了下去。
醒來以後,兒子抱著他崩潰大哭:
「你怎麼一句話不留就要走……」
「我知道你痛苦,可還沒到時候呢,真到那一天,我支持你……」
父子倆的對話,經常把醫生和護士聽哭了。
父親患病這兩年,羅碩的戀愛也修成正果了。
結婚的日子定了,婚禮馬上就要舉行。
可老羅,卻不行了。
醫生告訴羅碩,老羅隨時都會休克,未必能等到他的婚禮。
羅碩為難了。
怎麼辦?
不能讓父親帶著遺憾走呀。
羅碩當機立斷,決定在病房提前為父親辦一個儀式,滿足他的心願。
他給未婚妻打電話,再去跟嶽父商量。
未婚妻非常通情達理,嶽父也沒意見。
接著他再去找婚慶公司,最後再聯繫醫院配合自己。
準備妥當後,一場病房婚禮開始了。
婚禮當天,羅碩為父親準備了最大號的西服。
可即使如此,以老羅的身體狀況,穿一次西裝,等於正常人跑著爬20層樓。
不僅累,還疼。
而且這個過程中,他隨時有可能休克。
但這一切,老羅都忍了,眉頭都沒皺一下。
插著鼻管的老羅,強忍著疼痛,給兒子和媳婦開了代表喜慶的美酒。
人雖病了,心不糊塗。
老羅知道,兒子為了滿足他的心願,付出了很多很多。
所以他第一句話,先感謝親家的理解和支持。
感謝他們養了一個懂事的兒媳,了了自己人生最大的遺憾。
一邊是即將離世的父親,一邊馬上過門的妻子。
羅碩恐怕是整個病房裡心情最複雜的一個。
可又有什麼辦法呢?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觀離合。
此事古難全。
03
電影《再見了!少年》,也是根據真人故事,演繹了一個重病家庭的故事。
讀初中的兒子,聰明、可愛、優秀。
誰曾想突然查出了白血病,簡直是晴天霹靂。
夫妻倆都是工薪階層,沒多少積蓄。
唯一能做的,就是賣車賣房,再辭掉工作,專心陪孩子看病。
為了讓孩子快點好起來,媽媽在醫院照顧,爸爸四處拜訪名醫。
找一些土法子,開一些昂貴的特效藥。
別人都笑他們,怎麼那麼容易被騙?
可誰又能讀懂父母的心酸呢?
病好不容易有點好轉,可沒過多久,又復發了。
劉敏濤飾演的媽媽,發瘋一般抱著醫生質問:
「為什麼我的孩子會復發?這到底是為什麼?」
沒有人能告訴她答案。
生活的真相,就是一次次被現實打倒。
然後,再一次次爬起來。
孩子生病,脆弱的不僅僅是身體,還有心靈。
父母除了要付出金錢和精力,還要付出極大的耐心。
化療要剃頭髮,愛美的兒子死活不願意。
「我不想剃光頭!
為什麼生病的是我?」
看到兒子崩潰,媽媽再也忍不住了:
「我寧肯生病的是我自己,別說是頭髮,我的命都可以給你!」
可發洩完了,病還得看,頭還得剃。
日子再難,也得過下去。
心情好的時候,兒子會暢想未來。
「媽媽,如果以後我有女朋友了,你會不會問那個「婆媳同時掉入水中」的問題?
媽媽聽了,非常堅定地說:
「兒子,真有那麼一天,你誰也別救,萬一把你淹了怎麼辦?
媽媽就希望你好好活著,你要是死了,我活著也沒什麼意義。」
可惜的是,電影中的男孩,最後還是走了。
悲痛過後,他的爸媽選擇了更加堅強地活。
有人說,只有直面過死亡的人,才更明白生的意義。
見過苦難,才知道我們有多幸運。
見過傷痛,才明白我們該如何用力活。
04
苦難是什麼?
有人說,它是化了妝的祝福。
如果你是一個強者,苦難可能會是你的一筆財富,讓你更強大。
但如果你是一個弱者,苦難對你來說,就是萬丈深淵。
在腫瘤病房裡,有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真相:
能影響一個癌症病人壽命的,不只有醫生,還有自己。
有的病人,內心充滿生的欲望,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有的病人,自己都覺得活著沒意思,給他用再好的藥也沒用。
患肺腺癌的趙阿姨,醫生曾經給她做過判斷:
最多活8個月。
可她有個不離不棄的老伴,還有個孝順的兒子、媳婦。
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她。
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勇敢嘗試了123種藥、12種療法,壽命延長到了8年。
趙阿姨笑著說:
「家人的愛,就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
患乳腺癌的元春,仍然在醫院治療。
但她不再怕了。
一天,她走在馬路上,抬頭看到了光。
樹葉上有,馬路上有,草地上也有。
她忽然發現:
「只要我們用力活,太陽是不會辜負每一個人的。」
一場疾病,讓這個36歲的媽媽學會了去面對、去思考、去調整。
去重新理解生命的意義。
我們如何面對疾病,就像如何面對那些生命中的坎坷。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又有誰能逃得過呢?
勇敢面對唄!
有人說,父母子女一場、夫妻一場,都是幾世的修行,才換來這一世的相守。
可世事無常,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你以為人生有的是時間,卻發現太多是猝不及防離開。
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
好好珍惜和家人相處的每一段時光。
人生沒有如果,生命不會重來。
素材及圖片來源:紀錄片《生生》,電影《再見了!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