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理由
胖乎乎、笑眯眯的老頭,誰家遇到麻煩事兒,他都會管。
不孝兒女苛待父母、婆媳有矛盾、兄弟鬧紛爭、田壟地邊兒分界不清、鄰裡不睦……大到婚姻、財產、宅基地,小到羊吃麥苗、雞進錯窩,幹了43年的人民調解工作,「幫大哥」高瑞奎生命的最後一刻,是在送調解書的路上。
回 放
◎感謝大好人「幫大哥」
11月25日,正定縣城東北,西洋村的街頭盡顯初冬的清冷。望著窗外的陽光,何風書躺在床上,偶爾動動腿做幾個康復動作,更多的時候是盼著春天快些來,「天暖了,腿應該也沾光,不會這麼硬邦邦地覺得冷。」
2017年9月,何風書在上班途中摔倒,右腿兩處骨折,住院20多天花了5萬多元,但單位給出了2萬多元便不再管了。住院費不夠,還要二次手術,何風書夫婦找到正定縣司法局,求助人民調解。「幫大哥」高瑞奎和同事蘇小虎接待了他們。經過高瑞奎等人堅持不懈多次調解,今年1月3日,用工單位終於同意一次性再給付30760元。
1月3日上午,高瑞奎在調解糾紛。下午,高瑞奎興高採烈地去給何風書送調解書時,不幸突發心臟病,倒了下去,再也沒醒來……
「1月8日,我們從用工單位拿到了3萬餘元的支票……」何風書說,今年10月5日,她做了二次手術,取出了右腿外側腳踝和大腿裡的鋼板和鋼釘,花了8000元錢。「前後兩次住院,共花了六萬來塊錢。多虧『幫大哥』幫著討來補償款,難關算過去了。唉,那麼好一個人(指高瑞奎),咋就走了呢?」
◎管的都是老百姓的事
高瑞奎家住正定縣城民主街,是一個富裕的城中村,離正定南城門陽和樓不遠。他本來可以像其他同齡人一樣悠閒地安度晚年,但他沒有。
自1976年從事人民調解工作以來,高瑞奎43年紮根基層,曾擔任正定縣「幫大哥·幫大姐」人民調解員協會會長,特別是通過電視調解,他走進千家萬戶,不止正定本地人,很多外地人都知道「幫大哥」高瑞奎,都「服氣他」。
2018年,從張家口到正定務工的孫貴根,在卸貨中鎖骨被砸骨折,花了4萬多元醫藥費,老闆給了幾千塊錢就不管了。事發後兩個來月裡,「幫大哥」高瑞奎等堅持往當事老闆家裡跑,也不知跑了多少次,最終說服當事老闆同意再支付3萬元醫藥費。
南崗村一家兄妹幾人因徵地拆遷款鬧不和,高瑞奎管;辛集貨車司機小孟和妻子鬧矛盾,妻子跑回娘家,高瑞奎也管;有兩戶人家因一塊地發生糾紛十餘年,矛盾傳了三代人,是高瑞奎最終讓兩家握手言和……
43年從事人民調解工作,高瑞奎總結出「五心」調解法(有耐心,有真心,有熱心,有恆心,有決心),而且「幫大哥」們都懂得法律,在原則問題上決不「和稀泥」。43年把鄉親們的小事當作大事來辦,高瑞奎先後調解各類矛盾糾紛近萬起。
回 訪
◎懷念「幫大哥」高瑞奎
11月26日,高瑞奎的大兒子高勇和愛人劉利英早早起床了。在當日舉行的河北法治「三個十」評選頒獎典禮上,他們要代表父親高瑞奎領獎——「幫大哥」高瑞奎被評為年度特别致敬法治人物。
早在今年5月20日,高瑞奎被追授「燕趙楷模·時代新人」稱號。5月30日,高瑞奎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司法部部機關莊重進行,劉利英是報告團成員之一。講述著公公高瑞奎生前的點點滴滴,劉利英一次次地哽咽。
用心用情幹了43年的人民調解工作,高瑞奎獲得的榮譽多得數不清。
「老人要是還在該多好啊!」劉利英說,有了新的表彰,他們這些做子女的都會到墓地「跟爸爸念叨念叨」。
高瑞奎和老伴兒感情很好,對重孫女兒也很疼愛,這些年一直念叨著拍張四世同堂的全家福,還說到時候重孫女兒一定得由他抱著。可這張照片已經來不及拍了。
「燕趙楷模·時代新人」頒獎典禮的第二天,劉利英和高勇帶著小孫女兒去正定南城門玩兒。兩個外地遊客上前搭話:「你們是『幫大哥』的家人吧?我們在電視中見過你們。『幫大哥』真是個大好人啊!」
劉利英說,素昧平生的遊客的感慨讓她想起公公高瑞奎的葬禮。公公高瑞奎突然離世,有2000多人來家裡弔唁。那麼多不認識的人,一進院就跪、一進院就哭,大多數都是公公幫助過的糾紛當事人……
◎「幫大哥」精神傳下來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小車不倒只管推。』老高生前常講這句話。他走了,我們要繼續扛好人民調解這面大旗。」高瑞奎生前好友、現擔任正定「幫大哥·幫大姐」人民調解員協會會長的祁文芝說,他自2012年從事人民調解工作以來,像「老高」一樣,手機也是保持24小時開機,啥時打都能打通。
2012年10月,正定縣成立了全國首創、河北唯一的「幫大哥·幫大姐」人民調解員協會,後又採取「協會+個人品牌調解室」的模式,引導人民調解能手註冊個人品牌調解室。
記者從正定縣司法局獲悉,今年4月,正定開始籌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以人民調解為基礎,引入法律服務、心理諮詢、仲裁、公證、訴調對接等各類服務。據統計,自今年7月正定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試運行以來,直接調處各類疑難複雜矛盾糾紛106起,指導行業性專業性調解44件,避免矛盾糾紛激化25起,人民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28起,調解率達100%,調解成功率98%。「幫大哥」精神如同「幫大哥」高瑞奎的事跡一樣,在正定甚至更廣的範圍內流傳。
(燕都融媒體記者 蔡豔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