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種藥藥店價格是線上平臺22倍 記者調查發現問題出在藥廠

2021-01-20 騰訊網

「藥價比網上貴了一倍!」

「這家藥店賣135元一盒,某某平臺上只要17元一盒,大家不要去這家藥房買藥了!」

「藥房黑到沒邊,一盒在網上可以買3盒半」……

一直以來,不斷有消費者在各個平臺反映,個別藥品在線下藥房的售價是線上藥房的數倍甚至數十倍。

同一藥品線上線下的巨大差價究竟從何而來?近日,晨報新聞CT記者對一款名為「胸腺肽腸溶片」的藥品差價展開了調查,因為多名消費者反映,這款名為「喜人牌」的胸腺肽腸溶片,線下藥房的單片價格竟是線上網絡平臺的22倍。

購藥被訛?

同款線上線下差價巨大

市民盧先生說,這款線上、線下差價巨大的胸腺肽腸溶片,是其家人於2020年11月在宛平南路上的龍華大藥房購入的。

當時在藥房購入的價格是每盒190元,藥品生產廠家為黑龍江喜人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規格為每盒18片,每片10mg。該藥品的主要功效為調節人體免疫力,其家人因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被醫生建議服用此藥物。

購藥後,有比價習慣的盧先生,習慣性上網搜索了一下該藥品的網絡價格。沒想到,查詢的結果讓盧先生嚇了一跳。多家擁有網絡售藥資格的大型購物平臺顯示,該款藥品的網絡零售價為9.5元至15元之間。

盧先生仔細對比了一下網絡平臺上和自己在藥店購入的「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發現從外包裝上看,線上、線下所售藥物幾乎一模一樣,二者的說明書也完全相同。唯一的差異,是每盒藥片的數量。

盧先生家人花190元購入的「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每盒數量為18片,每片10mg,單片價格為10.555元。網絡均價9.5元的「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每盒數量為20片,每片10mg,單片價格為0.475元。

也就是說,盧先生在線下購入的藥品,單片價格是網絡平臺的22倍。

不是個案?

三款藥品存在相同問題

接到盧先生爆料後,記者對胸腺肽腸溶片的差價展開了調查。記者發現,存在線下、線上差價的胸腺肽腸溶片,遠不止黑龍江喜人藥業集團有限公司這一家所生產的。

在江浦路思源藥房,一盒規格為16片/盒,每片15mg的「康乃爾牌」胸腺肽腸溶片的價格為135元,而在多家大型購物平臺,規格為12片/盒,每片15m g的「康乃爾牌」胸腺肽腸溶片的價格僅為17元至40元之間。

在常熟路上的滙豐大藥房中,黑龍江迪龍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迪爾舒」 胸腺肽腸溶片(規格為20mg/片,20片/盒)價格為192元,但在多家大型購物平臺,規格為20mg/片、10片/盒的「迪爾舒」胸腺肽腸溶片價格為10元至40元。

記者分別購入了不同價格的「康乃爾」「迪爾舒」胸腺肽腸溶片對比後發現,同品牌不同價格的產品的說明書,除了每盒藥片數量外,近乎完全一致。即使是銷售藥品的藥劑師,也很難說出不同產品之間的區別。

「廠家都一樣,每片規格都一樣,它們應該都是一樣的。」得知記者從別處購入的20mg/片、10片/盒的「迪爾舒牌」胸腺肽腸溶片價格僅為37.8元時,滙豐大藥房的藥劑師同樣陷入了困惑。

在反覆比對後,藥劑師告訴暗訪記者,他們認為這兩種藥物應該沒有區別。

「我們都是統一定價的。」滙豐大藥房一位藥劑師直言,他們也無法解釋藥品之間的差價問題。

根據記者實際購買到的藥品價格對比,15mg/片的「康乃爾牌」胸腺肽腸溶片在線下藥店的價格,是線上價格的2.5倍-5.96倍,20mg/片的「迪爾舒牌」胸腺肽腸溶片在線下藥店的價格,是線上價格的2.4倍-9.6倍。

藥房牟利?

多家藥房表示很冤枉

發現藥品差價後,盧先生將矛頭指向了藥房。他懷疑是個別藥房為了牟利,提高了藥品的售價。持有這種想法的消費者,並非只有盧先生一人。

2020年7月,一名消費者在華山大藥房購入了16片裝的「康乃爾牌」胸腺肽腸溶片後,提出了相同的質疑:「胸腺肽腸溶片15mg/片、16片裝的,這家藥店賣135元一盒,阿里健康15mg/片、12片裝的只要17元一盒。大家不要再去這家藥店買藥了!」

事實上,記者走訪發現,胸腺肽腸溶片的線下價格,並不存在個別藥店價格畸高的情況,本市藥店中所售賣的胸腺肽腸溶片,藥店零售價近乎一致,大都在百元以上。僅有個別藥房會銷售百元以下的胸腺肽腸溶片。

以「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為例,龍華大藥房、信誼大藥房、瑞金藥房所銷售的喜人胸腺肽腸溶片規格均為10mg/片、18片裝,價格均為每盒190元。

在發現該規格的「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價格較高后,龍華大藥房已將其銷售的藥品改為15mg/片、16片裝的「康乃爾牌」胸腺肽腸溶片,價格為每盒135元。該售價與江浦路思源藥房、華山大藥房相同品牌、相同規格的藥品售價一致。

只有楊浦區一家益豐大藥房和部分百姓大藥房,會售賣和線上藥品規格相同、價格相似的胸腺肽腸溶片。

在一家益豐大藥房,記者買到了12片裝、15mg/片的「康乃爾牌」胸腺肽腸溶片,售價僅為35.5元。

購藥後,藥劑師向暗訪記者坦陳,這個藥物是該藥房從其他已倒閉的藥房手中收來的,並非從醫藥公司進貨。

當被質疑藥價偏高后,這些藥房均強調,這些藥品的售價並非是由藥房決定的。

「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高,這個價格不是我們定的。」信誼大藥房的工作人員如是說。

差異何來?

不同包裝投放不同市場

為了調查相同品牌、相同規格藥品,在不同包裝下價格差異巨大的真相,記者以藥商、購藥者等身份,分別暗訪了「迪爾舒」「喜人」「康乃爾」三個品牌胸腺肽腸溶片的製藥公司。

記者發現,相同藥品不同包裝之間的巨大價格差異,其實是銷售方為了在不同市場銷售藥品,人為製造的。

「沒啥區別,就是包裝不一樣,產品含量都是一樣的,只要規格都是20mg/片。」 迪爾舒的生產者——黑龍江迪龍製藥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員直言,20mg/片、10片/盒的「迪爾舒牌」胸腺肽腸溶片與20mg/片、20片/盒的藥品並無不同,之所以會有價格、包裝的差異,就是為了投放在不同的市場。

「包裝不一樣,是因為投放在了不同市場,因為每個市場需求是不一樣的。每個市場渠道不一樣,所以價格有區別。」該工作人員說。

當記者以採購商身份暗訪黑龍江喜人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時,負責銷售的工作人員也直言,「喜人牌」 胸腺肽腸溶片分為三種不同包裝,分別是10mg/片、18片裝,10mg/片、20片裝和10mg/片、24片裝。「藥品之間並沒有本質區別,產品是一樣的,就是(包裝)規格不一樣。」

其中,20片、24片裝的「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一般藥房均可以從廠家直接購買,兩種規格每盒出廠價均低於10元。但上海地區藥房所銷售的18片裝、零售價為190元的「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一般藥店難以直接從廠家買到。

「『18片裝』只做醫院,不能做(藥店)終端。」該工作人員說,不方便透露「18片裝」的藥品出廠價格。

「康乃爾」在上海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告訴以購藥者身份暗訪的記者,「康乃爾牌」胸腺肽腸溶片的規格有3到4種,在上海,該藥只銷售15m g/片、16片裝的藥品,該藥的統一零售價為135元/盒,廠家委託的銷售渠道從未在上海銷售過其他規格的「康乃爾牌」胸腺肽腸溶片。

「如果有其他規格的,可能是從其他省份進來的。」該工作人員說,自己並不了解外省市以及線上平臺「康乃爾牌」胸腺肽腸溶片的價格。

「外省市的價格可能低、可能高,但外省市和上海的渠道可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在本市買到了其他規格的藥,那肯定不是從廠家委託的銷售渠道來的,這個事情我們要徹查的。」

[並非個例]

線上線下藥價差異大不鮮見

事實上,消費者已不是第一次因為不同渠道藥價差異而感到奇怪。

2020年8月,網友「車神他爸」稱,在華山大藥房購入的祺笑牌除脂生發片,與網絡最低價格相差多倍,他強烈建議其他購藥者「小心上當」。

2019年8月,一名網友稱,其在江浦路思源藥房購入的複合維生素B片,價格為20元,而網上售價僅為六七元錢。

2018年5月,網友「C同學是食仙」表示,他在健信醫藥商店購買的三吉竹瀝合劑價格為99元,而該藥品的網絡售價為36元。

[監管調查]

相關藥店不存在牟取暴利行為

得知胸腺肽腸溶片線上、線下存在巨大差價後,上海市楊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虹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及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分別對線下藥房展開了調查。

截至發稿前,虹口、徐匯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給出了調查結果。監管部門調查顯示,各大藥房並不存在哄抬物價行為。

根據監管部門調查,以190元/盒銷售「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的信誼大藥房為例,其進貨價為167元/盒,進貨渠道為上藥思富(上海)醫藥有限公司;190元的零售價格,是藥廠提供給醫藥公司的最高建議零售價。

以192元/盒銷售「迪爾舒牌」胸腺肽腸溶片的滙豐大藥房,其進貨價格為160多元,進貨渠道為國藥集團上海立康醫藥有限公司,192元的零售價,是藥店在進貨價基礎上增加15%後的價格。

以135元/盒銷售「康乃爾牌」胸腺肽腸溶片的龍華大藥房,其進貨價格為116元,進貨渠道為上藥金龜(上海)醫藥有限公司。根據監管部門調查,以上藥房均不存在哄抬物價、牟取暴利等行為。

根據監管部門的調查結果,記者聯繫到了「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的經銷商上藥思富(上海)醫藥有限公司。

上藥思富(上海)醫藥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該公司也是從其他醫藥公司採購的「喜人牌」胸腺肽腸溶片,該公司的採購價格也很高,含稅價已達到了每盒156.96元,在轉手售賣給本地藥房的過程中,該公司只提價了5%左右。至於前一家醫藥公司提價多少,該公司不得而知,也不便透露對方公司名稱。

[律師說法]

應加強藥品價格常態化監管

記者對多條關於藥品差價的差評進行了核實,經實地購藥比價,這些藥品的確存在線上、線下的差價問題。針對這一現象,上海揚遠律師事務所的王揚律師認為,儘管自2015年,國家已取消了除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血液製品外藥品的政府定價,由實行經營者自主定價,但受進貨渠道、經營成本、營銷策略等因素影響,同藥不同價的現象一直存在。

「同一種藥品的線上網售價格與線下藥店價格相差20多倍的情況,明顯超過了合理範圍。」王揚表示,根據2019年國家醫療保障局印發的《關於做好當前藥品價格管理工作的意見》,在尊重市場規律、尊重經營者自主定價權的基礎上,監管執法部門應當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加強藥品價格常態化監管。

《意見》明確:「對存在價格漲幅或頻次異常、區域之間或線上線下之間價格差異較大、流通環節加價明顯超出合理水平、配送不到位等情況的藥品,各級醫療保障部門可函詢相關經營者,要求書面說明情況;對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可約談或跨區域聯合約談相關經營者,要求其說明變化原因,提供與藥品價格成本構成相關的生產、經營、財務和產品流向等資料,並分類妥善處理。」

因此,王揚認為,各經銷環節有義務向監管部門如實告知其藥品流通情況,證實自己出售價格的合理性,以便於監管部門執法,保證藥品價格處於合理水平。

來源:周到

相關焦點

  • 只因包裝不同 胸腺肽腸溶片藥店單片價格竟是線上平臺22倍
    來源:周到「高價藥」怪象② | 同一種藥,藥店單片價格竟是線上平臺的22倍,怎麼回事?「這家藥店賣135元一盒,某某平臺上只要17元一盒,大家不要去這家藥房買藥了!」一直以來,不斷有消費者在各個平臺反映,個別藥品在線下藥房的售價是線上藥房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同一藥品線上線下的巨大差價究竟從何而來?
  • 常用藥價格為何一路竄升漲不停?
    北京日報客戶端3月26日消息,最近不少人注意到,抗癌藥頻頻降價,有些市民必需的藥品卻由於缺貨告急等原因,價格漲個不停。在藥店和電商平臺,出廠價9塊多的硝酸甘油片近日價格一路竄高,甚至高達150元。  「引產的利凡諾,急救的解磷定,升壓的間羥胺,這一年多我眼瞅著這些短缺藥價格翻了幾倍甚至更多,真是干著急沒辦法。」
  • 小心藥店五種「套路」
    生病之人,耽於病痛,判斷力、行動力、情商、智商統統下降,此時病人多希望遇上一家有「仁心」的藥店,買到好藥,藥到病除。  但事與願違,許多靠藥發財的藥店,看準了病人對藥品效能、廠家、價格等等信息完全不知曉的現狀;瞄準了病人「病急亂吃藥」的心態,張起一隻大網,大肆網羅病人的錢財。  以下羅列五種藥店坑人「套路」,以示病者。
  • 帶狀皰疹用藥劑量國內外一天竟相差5倍
    「伐昔洛韋是治療帶狀皰疹常見的抗病毒藥物之一,在臨床上使用很廣泛。」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馮愛平告訴健康時報記者,但伐昔洛韋國內外推薦服藥量一直不統一,國外用量一天3次,一次1克,而國內則是一天2次,一次0.3克。同一種藥,國內外藥物使用量一天竟相差5倍。患者困惑 一天吃幾片藥到底聽誰的?
  • 59元盲盒,轉手價格翻50倍!「偷心」遊戲背後有何隱情?
    原來屬於休閒玩具的「盲盒」衍生出「炒盲盒」的市場,業內人士認為,炒高的盲盒價格不排除是故意為之的市場行為,抬高的商品價格會反向帶動這款盲盒在其他渠道的銷售。南方日報記者發現,泡泡瑪特在廣州的門店坐落於天環廣場、K11購物中心,都是人流量大、消費較高的大型高端購物商場。記者走訪了位於天環廣場的泡泡瑪特門店,一進門便看到不少消費者駐足在盲盒專櫃前,用手掂量不同盲盒的重量,或是通過輕輕搖晃感受內部發出的聲音,儘可能地拿到自己喜歡的盲盒人偶。
  • 網上竟可購買處方藥?
    「外賣平臺可網購處方藥,問題不少!」6日,市民馮先生在外賣平臺購買感冒藥,簡單諮詢就可開一張處方並可成功購藥。不過處方上有著多處空白,這讓馮先生生了疑。根據馮先生反映的情況,記者在多個外賣平臺求證,證實了馮先生所說。 在餓了麼外賣平臺,記者檢索頭孢類藥物,跳轉至就近的藥店商家,每一家都有相應的起送費和配送費標註。 選擇一家頭孢克圬分散片諮詢,在跳出的諮詢欄中,彈出一個問題:「您本次用藥已確診的疾病是什麼?」記者輸入耳道發炎,一個處方箋就彈了出來,診斷寫著:急性中耳炎。
  • 兒科「神藥」匹多莫德遭專家扒皮 國外尚處小白鼠階段
    繼治療白內障「神藥」莎普愛思滴眼液被曝光調查之後,又一個「神藥」匹多莫德被《問藥師》創始人、北京和睦家醫院藥師門診主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學碩士冀連梅扒皮。據她透露,這個進口藥在國外醫學臨床試驗尚處於小白鼠階段,療效尚不明確,但在我國卻搖身一變成了價格昂貴的「神藥」,在各大醫院兒科濫用,銷售額預計達到40億元。
  • 種類價格政策落後線上,三隻松鼠線下渠道「瘸腿」
    這些三隻松鼠小店店主吐槽的原因是,三隻松鼠線下產品品種較少,且相同產品的線下價格高於線上。業內人士認為,線上創業7年的三隻松鼠已經是一個成熟的電商企業平臺,線下開設體驗店,能夠增加消費者與三隻松鼠的互動。但在大力推廣開設線下店的關鍵期,如何處理好線上和線下的關係至關重要。從目前看,儘快實現線上線下同價,並且推出差異化的產品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 數位化時代1藥網(YI.US)打造藥品全渠道商業化平臺?探索患者全生命...
    實際上,隨著國家持續加碼線上科技化,國家帶量採購常態化等醫藥政策的推動,給新時代藥品商業化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機遇。在此背景下,1藥網平臺的創新性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藥企、機構等的合作與關注。本次大會也是備受關注的醫藥行業峰會,吸引了國內外知名藥企、醫療行業、藥店、投資機構中高層以及政府領導等嘉賓近600人參會。
  • 京東健康上線年終藥京採鉅惠活動 獻上今冬健康採購大禮
    為了應對消費者對健康產品及服務不斷增長的需求,12月21日-23日,京東健康旗下藥京採聯動眾多工業品牌和商業聯盟上線「年終藥京採鉅惠」活動,以冬至百萬紅包助力企業藥品採購,並通過超級秒殺、特惠產品、線上直播等特色玩法,以豐富產品、優惠價格以及諸多用戶權益,為單體藥店、連鎖藥店、診所、衛生室等眾多醫藥行業終端門店獻上了一份冬日健康採購大禮。
  • 「算命」轉移到了線上,為何生意爆火?記者調查
    遇到問題別害怕,大師幫你轉運……」曾經,在很多地方的牆上、電線桿兒上都能看到貼著類似測算的小廣告。網際網路時代,「算命」轉移到了線上,在淘寶搜索「算命」,熱門店鋪的累計銷售量甚至超過7000,花上100多塊錢加大師微信,一對一解讀命運;除此之外,在手機應用平臺,還出現了各種號稱AI解讀面相的軟體,上傳一張照片,9塊9解讀命運密碼。披著網際網路外衣的「算命生意」誰來監管?
  • 線上「佔卜」「算命」,靠譜?
    不管是好奇「什麼時候才能找到男朋友」,還是想知道「能否順利升職加薪」,只需要在網際網路上簡單操作就能「預知未來」,不少年輕人正通過線上佔卜獲取「人生指引」。 但記者調查發現,線上佔卜不僅讓沉迷其中的年輕人日益缺乏直面困境的勇氣,其本身更是魚龍混雜、亂象頻出。
  • 追蹤2丨鄭州一藥房被指賣過期藥?過期藥來源尚未查明,投訴人一萬元...
    日常中,針對藥房賣不出去的過期藥或臨期藥,又如何處理?1月8日,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持續追問並關注此事。最新:監管部門負責人現場調解,雙方暫未達成一致意見1月8日上午,在鄭州市人和路和淮河路交叉口的淮河路市場監管所內,涉事雙方均到場,雙方均又就相關證明材料進行提交。
  • 線上「佔卜」「算命」,靠譜嗎?
    但記者調查發現,線上佔卜不僅讓沉迷其中的年輕人日益缺乏直面困境的勇氣,其本身更是魚龍混雜、亂象頻出。1搭上網際網路快車的佔卜術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佔卜」「算命」,各式各樣的線上佔卜廣告會映入眼帘。塔羅牌佔卜、星盤卜卦、紫微鬥數……種類繁多的佔卜術搭上了網際網路快車,由線下轉戰線上,不僅存在於網店、手機軟體以及社交媒體,在多個視頻、直播平臺也有體量龐大的相關視頻獲得了超百萬次的播放量。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形式不同,但網絡佔卜與傳統算命並無本質不同,只不過藉助包裝和營銷,網絡上的佔卜術會顯得更加神秘和「高大上」,藉助網際網路算命也更加方便快捷。
  • 【圍觀】線上「佔卜」「算命」,靠譜?
    但記者調查發現,線上佔卜不僅讓沉迷其中的年輕人日益缺乏直面困境的勇氣,其本身更是魚龍混雜、亂象頻出。1搭上網際網路快車的佔卜術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佔卜」「算命」,各式各樣的線上佔卜廣告會映入眼帘。塔羅牌佔卜、星盤卜卦、紫微鬥數……種類繁多的佔卜術搭上了網際網路快車,由線下轉戰線上,不僅存在於網店、手機軟體以及社交媒體,在多個視頻、直播平臺也有體量龐大的相關視頻獲得了超百萬次的播放量。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形式不同,但網絡佔卜與傳統算命並無本質不同,只不過藉助包裝和營銷,網絡上的佔卜術會顯得更加神秘和「高大上」,藉助網際網路算命也更加方便快捷。
  • 配資平臺牛市「跑路」的秘密 交易軟體有貓膩
    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線下配資公司客戶絡繹不絕,而近期爆出的配資平臺卻頻頻「跑路」,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經過記者調查,發現原因出在交易軟體上,配資平臺「寶牛e配」的客服人員告訴記者,交易軟體只能用公司提供的資產管理交易系統。對此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類線上配資平臺可能並非真正的配資公司,其交易軟體可能是模擬軟體。
  • 京東健康發布「京智康-家醫守護星」、「藥京通」兩大智能產品
    記者從11月25日舉辦的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JDD 2020)上了解到,京東家醫定製智能音箱「京智康-家醫守護星」、京東健康藥店管理平臺「藥京通」兩大全新產品發布。「京東家醫」為用戶及家庭提供7×24小時健康諮詢,不限次專科問診、處方服務,頂級專家面診服務,超過2700家醫院門診預約,48小時線上名醫會診,主動隨訪服務,健康信息收集建檔,健康計劃制定等一系列最超值、最暖心、最實用的家庭醫生服務。
  • 【闢謠•2020】線上「佔卜」「算命」,靠譜嗎?
    但記者調查發現,線上佔卜不僅讓沉迷其中的年輕人日益缺乏直面困境的勇氣,其本身更是魚龍混雜、亂象頻出。1搭上網際網路快車的佔卜術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佔卜」「算命」,各式各樣的線上佔卜廣告會映入眼帘。塔羅牌佔卜、星盤卜卦、紫微鬥數……種類繁多的佔卜術搭上了網際網路快車,由線下轉戰線上,不僅存在於網店、手機軟體以及社交媒體,在多個視頻、直播平臺也有體量龐大的相關視頻獲得了超百萬次的播放量。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形式不同,但網絡佔卜與傳統算命並無本質不同,只不過藉助包裝和營銷,網絡上的佔卜術會顯得更加神秘和「高大上」,藉助網際網路算命也更加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