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修剪腳趾甲時,會把腳趾甲儘量剪短,覺得這樣才是乾淨,其實這是個誤區,腳趾甲剪太短容易引起甲溝炎等疾病。航海學院一大學生在軍訓期間就因為修剪趾甲過短、穿鞋過緊而患上甲溝炎,不得不拔了一個腳趾甲。
9月正是大學新生軍訓階段,小曾(化名)同學作為航海學院的一名新生也參加了軍訓,練軍姿、走軍步、列軍陣,他都很是認真。中秋節前,小曾發現右腳大拇指一側紅、腫、疼痛難忍,以為是自己太累了,趁著放假休息了幾日,結果不僅沒有一點緩解反而出現了膿腫。25日,他來到學校附近的武漢市東湖醫院就診,經醫生檢查,他患上了甲溝炎而且感染已經擴散造成了甲下膿腫,需要進行拔甲引流。
「剪趾甲可是個技術活,剪太短,趾甲就會往兩側的肉裡面鑽,輕則出現紅、腫、疼痛等各種不適,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指骨骨髓炎。」東湖醫院外科主任醫師程宏旺告訴小曾,幸好他的情況還不算太嚴重,甲床和甲基質都還沒有損傷,拔甲後3到4個月後新生趾甲就可以完全覆蓋甲床,新長趾甲一般也不會發生畸形。
程宏旺指出,剪趾甲應剪成弧形,甲溝兩側不留趾甲尖,不隨便剪甲溝,發現腳趾相互擠壓應用適量消毒棉、軟物放入趾縫中隔開,使腳趾正常發育,防止壓迫趾甲扎入甲溝;不要隨意拔除倒刺,一旦出現倒刺要用消毒剪刀剪除,切忌硬性拔除;長時間行走或是跑步後應使用溫熱水或溫鹽水泡腳、換穿舒適鞋襪等,改善足部血液循環,緩解足部充血症狀;不穿過緊的鞋,如出現紅腫、疼痛、甲溝肉芽腫等症狀要及時處理,以防形成膿腫,成為慢性甲溝炎或慢性指骨骨髓炎。(通訊員:吳萍黎豔)
責編: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