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說「貓洗臉、狗吃草」下句是啥,是和下雨有關嗎?

2021-01-11 農村新生活

農村人常說俗語,這些俗語就像一部百科書,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沒有經過系統有效的整理,目前看來還不是一個科學的體系,但農民在平常的生活中卻離不開它,這些俗語指導的方面有很多,比如種莊稼、種蔬菜、還有農村在建房屋的時候也會進行參考。這些俗語來自於經驗,依靠俗語可以找到很多益處。今天來說一句農村人經常說的:「貓洗臉、狗吃草,不到三天雨來到」,這句話說了些啥?和下雨有關嗎?

在咱們農村,過去由於老人們沒有科學工具預測天氣變化,只好觀測生活在水中的,泥土中的,空中飛翔著的和家中餵養的動物變化來預測近幾天的天氣變化。類似的還有「燕子低飛,蜻蜓點水」,「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就來到」等等,這些都是農民朋友在觀察下雨前,動物的特徵規律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氣諺對下雨的預測準嗎?可以說十拿九穩,不準的能流傳下來嗎?

貓洗臉。就是指家中餵養的貓兒,感覺到空氣潮溼,皮毛髮潤,不舒服,經常坐大地上用前爪不停地抖動著臉部上面的毛髮,好使它趕快通風晾乾,使自己覺得身輕氣爽。古時的氣諺全靠農民朋友日積月累的觀察總結,只知貓洗臉,就要下雨了。到了今天,已經能夠很好的解釋這個現象了,雨是怎麼來的?

潮溼的空氣,不斷的凝結,最終匯聚成雨滴落下來形成雨,空氣的潮溼是下雨前的自然現象。貓洗臉是因為空氣的潮溼,貓臉上的毛髮和眼睛,在潮溼的空氣中很容易溼潤,會讓貓感覺不舒適,所以頻繁的用爪子去撓,酷似洗臉的動作。如果大家家中餵養過貓咪的人也知道,你平時往貓咪身上噴灑一點水時,小貓咪馬上會跑到太陽底下去抖動著自己身上的毛髮,用前爪梳動晾乾身上的水珠。

狗吃草,之所以這樣多半是狗感覺身體不適,才會去吃草,狗吃草有兩種意思,一種是近幾天確實會有天氣降水,第二個意思就是狗狗身上生病了的時候,也會跑到野外草地裡去,尋找自己醫病的草藥,給自己醫治癒疾病,狗狗是很聰明的。古人說這話有一定道理的,農村土狗平日裡無憂無慮,身體不適的現象還是比較少。現在在城市的話就不太適用了,因為你家狗吃草,除了天氣變化外,還有可能是被關得太久沒有同伴等等。

這句話是農村俗語中由指氣諺的,這種俗語關係到農民種地,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的收成好不好,這些農諺俗語可以起到相當大的幫助,如果不準確大家是不會一輩一輩傳承的。大家覺得「貓洗臉、狗吃草,不到三天雨來到」還有其他解釋嗎?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過去家家戶戶都養得有豬,還有毛、狗之類的寵物。農民養豬的目的一般就是為了賣錢,另外就是自給自足。但是,就是這些與老百姓朝夕相處的小動物,老祖宗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總結出了許多通俗易懂又富有內涵的俗語,其中,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 老人常說的:「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是啥意思?
    文/玉濁清老人常說的:「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是啥意思?在農村經常會聽到一些比較有趣的俗語,當然這些俗語也更貼近於生活,甚至可以解釋一些現象,還有一些教會人們做人的道理。最主要的是這些俗語大多都來源於生活,也是他們生活中總結的經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俗語:貓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乍一聽這句話是比較滑稽的,甚至還有人會笑出聲音來,其實在很多農村都能夠聽到老人說出這句俗語,當然也有一定的講究,這不是完全的迷信。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是什麼意思?
    正打算將它帶回去養時,過路的老人卻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聽完老人說的話後,決定不將這隻貓咪領回去了。後來才知道,那位老人說的話並非空穴來風,其實是一句農村俗語。那麼,大家知道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嗎?一、豬來窮大家都知道,豬的食量很大,一天能吃到幾十斤食物,而且整天除了吃就是睡,而不像養牛養驢還能承擔一些農事,減輕農民負擔。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民除了日常種地,還喜歡養一些家禽牲畜,以前家家都養豬,好餵又能賣錢,還不要求什麼精湛的飼養技術,年末就是一大筆銀子,以前農村工小偷多,農民家裡經常被賊光顧,養條狗就可以看家護院,而且狗通人性,深的農民喜愛,以前種地糧食多,老鼠也多,貓用來抓老鼠,且貓可愛,因此老一輩農民總結一句俗語『豬來窮,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動物上門有啥說法
    相信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農村的俗語,而且好多人都會隨口來上幾句。俗語都是以前農村人根據自己的經驗閱歷總結出來的,言簡意賅,具有深遠的意義,所以有好多的俗語都會被流傳下來。在以前的農村,家裡都是有個大院子,而且好多人家都是沒有門的,所以好多的動物都會跑到自己家裡來,但並是不是什麼動物都是可以來的。在農村人眼裡,有些動物可以來,但有些動物來是很忌諱的,以前講經常聽到老人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動物上門還有啥說法嗎?所謂「豬來窮」,字面的意思就是豬進到自己家裡,就會變得貧窮。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了賺金庫」啥意思?你知道嗎?
    農村裡的貓和狗小編也是外出打工千軍萬馬中的一員,去年也是早早買了車票回到了自我養我的農村老家,在走到入村口所見,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包括道路,房屋,環境等等,受益於新型農村的持續推進,和我三年前離開時簡直判若兩樣
  •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有很多小夥伴的爺爺奶奶住在農村,所以在節假日回到農村看望他們的時候,他們會說一些俗語,當時聽起來覺得有些粗俗,但是仔細一想,就會覺得這些老人說的話是非常精闢的,並且還含有一定的深意在裡面。比如很多老人就愛說這一句:「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那大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俗語「狗來富,豬來窮,貓來頭上頂白布」,動物進門有啥講究?
    農村人非常的淳樸善良,所以農村的動物也特別多,尤其是狗和貓之類的。在農村幾乎大多數的農村家庭都會飼養些小動物,稍微富一點的家庭,還會養一些牲畜,比如說,豬牛羊等等。這些動物在我國農村地區非常的常見,久而久之他們的存在也被融入到了傳統文化之中,其中有一句俗語就是:狗來富,豬來窮,貓來頭上頂白布,這句農村有關於動物的俗語,大家聽說過嗎?動物進門有啥講究?狗來富: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這一點是不用懷疑的,幾千年來,傳統文化一直也都是這樣流傳的。這句俗語其實說的不僅僅是狗這一種動物,說的是它身上所具有的那種忠誠,勤勞,憨厚,機敏等本性。
  • 農村俗語:「男貓三點水,女貓一丘田」什麼意思?養過貓的才知道
    先來說所這句農村俗語「男貓三點水,女貓一丘田」,養過貓的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小編還記得小時候養過一隻狗,也養過一隻貓,以前養貓不像現在,以前就是純粹為了抓老鼠,現在大家都在養寵物貓,像孩子一樣養著,這就是時代的變化!小編也算是比較有經驗了,老人曾經還給我講過怎麼簡單的辨別貓的性別,他說這公母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只是需要自己平時觀察。
  • 老農常說:「豬來窮,狗來福,貓來開當鋪」,有什麼含義?
    農村現在生活水平都變高了,青壯年們紛紛選擇了去城市中發展,農村中樓下的人大多都是老人們。這種情況下漸漸俗語文化也傳播的越來越少,老人們時常喜歡和自己的孩子們講兩句俗語,告訴他們一些有關生活上的一些小知識,想讓他們在生活上少走一些彎路。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有的是封建迷信,有的卻非常有道理,不過不管怎麼樣,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人智慧的結晶,在以前的時候,這些俗語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 農村老話說「貓來窮,狗來富」,這句話的來歷是什麼?
    在農村,經常有人說「貓來窮,狗來富」,那這句老話的來歷是什麼呢?這句話有道理沒有?有下面幾種說法:一、貓和狗的脾性 貓和狗作為家裡經常養的動物,兩者的脾性有很大的不同。在農村認為貓是嫌貧愛富,狗則不嫌家貧。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今年啥時立春?現在正值寒冬臘月,也是全年最為寒冷的季節,隨著大寒的臨近,春節也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今年的大寒節氣恰逢臘八節,大寒和臘八是在同一天,臘八是固定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
  • 農村俗語「狗來窮,貓來富,豬來頭上頂白布」,是什麼意思?
    人們和動物每天朝夕相處,所以自然很了解像貓、狗、豬這些動物的生活習慣和它們各自的獨特性格,在他們的嚴重,動物不再是動物,也代表了某種寓意。例如,狗代表的是忠誠,貓代表的是勤勞,豬則代表著好吃懶做。所以也應運而生了一句諺語:「狗來窮,貓來富,豬來頭上頂百步」這句話,大家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嗎?
  • 在農村都喜歡養狗?卻很少人養貓,老人說道「狗來旺,貓來災」!
    說到貓狗這兩種動物大家肯定都太熟悉了,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你對它好他一輩子都記著你,你的生命裡它只是你的其中之一,而它的生命裡你卻是它的全部!!狗是很有靈性的一種動物,在農村裡它不僅替主人看家護院,嚇走小偷跟壞人,還會保護家的領地,不讓蛇,黃鼠狼等這些有害的動物跑進家裡!
  • 為什麼說「好男不養貓,好女不養狗」,養貓養狗還有性別區分?
    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曾寫「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這裡是寫狗吠之聲,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可見在晉朝時期,狗就已經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中。詩人曹唐曾寫「碧花紅尾小仙犬,閒吠五雲嗔客來」,讀後也是讓人忍俊不禁。有關狗的成語也是不勝枚舉,其中杜甫的《可嘆》詩中說「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而「白雲蒼狗」這個成語也就應運而生了,形容事物變化無常,捉摸不定。
  •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講的是啥?有何講究
    現在豬價上漲,能夠買得起豬肉的都是「有錢人」,事實上豬價在人們的口中從未消失過,以往農村家家戶戶必養豬,因而對待豬價這件事情是沒有多少概念的,非要說個概念,那就是能不能賣個好價錢,而且還有句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講的是啥?有哪些講究?
  • 農村俗語「狗臥福地貓來窮」,這是真的嗎?有沒有道理?
    在我們當地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貓來窮狗來富,其實這和狗臥福地貓來窮的道理是一樣的,只不過各地的俗語說法不同而已。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難道真的是說貓狗有能力辨別一個家庭的財富狀況,知道誰家窮誰家富嗎?還是說這是農民在長期生活過程中強加給貓狗的一種主觀意識。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北方農村常說「雷打雪,遍地賊」,這句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即農村約定俗成的諺語、老話,經過幾千年來的積累和更迭,告訴我們很多道理。其中很多觀點和現象在現在也隨著時間一一得到了驗證。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雷打雪,遍地賊」與天氣有關,在北方農村比較常見,一起來看看是啥意思吧!北方農村常說「雷打雪,遍地賊」,這句話啥意思?
  • 農村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什麼意思呢?有啥道理?
    鵝是農民養殖家禽的一種,它們外表的樣子非常漂亮,白色的羽毛,紅色的額頭,在水裡優雅的遊著,可是鵝可是一種對領地佔有欲極強的動物,一旦有人踏進它們的領土,它們就會追著跑著去『擰』人,而且咬住住不鬆口,農村有句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又是啥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