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帶著男朋友和閨蜜還有他男朋友約了飯,完成了四個人都在場的首次會師。
四個人選了一家人氣最高的烤鴨,邊吃邊聊自己的目前狀況。
閨蜜和她男朋友都是應屆畢業生,閨蜜研究生應屆,她男朋友本科應屆。
我閨蜜早早拿到了一所區縣的縣重點高中的offer,而他男朋友呢,現在在一所律所實習。
閨蜜說她還想試試選調生,在飯桌上也攛掇著她男朋友一起去試一試。
「我不想去,拿死工資沒有意思。」閨蜜的男朋友明顯對考公務員、考選調生這種沒有太大興趣。
「我身邊沒有考選調生的同學都後悔了,因為這個只有應屆生才能考,競爭力也相對小很多,我覺得你還是應該去試一試。」閨蜜顯然是有點不甘心她男朋友就這樣放棄的。
「你讓你閨蜜好好勸勸他男朋友讓他去試一試選調生,不然後面真的要後悔。我就很後悔當年沒有去試。」我男朋友在他手機上打了一長串字給我看。
我笑而不語。仔細挺著閨蜜和他男朋友的交談。
閨蜜是覺得不應該放棄任何機會,況且考選調生是畢業生的特權,就這麼放棄了很可惜。
但她男朋友呢,不想這麼快限於穩定,想自己闖闖,積澱更多工作經驗。
兩個人都沒有什麼錯,只是選擇和看法不一樣而已。
閨蜜男朋友的「執著」,讓她覺得他很天真。以為當了律師就真的能成為電視上演的那種精英,卻看不見每個月拿2000多塊錢的窘迫。
我看著閨蜜有些生氣,就緩和了一下氣氛:
「公務員暫時不想去考也是可以的,選調生還是可以去試一試的,畢竟只能應屆生考,抓住機會有時候也是種選擇。
律師如果是真的喜歡這一行業,花三四年打基礎也是值得的。」
說完過後,我就繞開了其他話題,讓四個人的氣氛儘量顯得不那麼緊張。
近幾年身邊的人越來越多的投入考公務員,考事業編的行列。
當初我們寢室四個人都高舉著「不當公務員,不考老師」的旗幟,兩年過後這個不像信念的信念也只還有我一個人在堅持。
一個現在正是公務員,一個在準備考公務員,一個工作一年後考了研究生準備畢業後當老師。
想想還覺得挺好笑的。當然我不考公務員和考老師,並不是為了堅守當初的誓言,純粹覺得自己考不上。
自知之明讓我對考公,考事業編這種望而卻步。
所以對於考公務員、考選調生,從畢業到現在我試都沒有去試過。
我後悔?不後悔的。我的確不喜歡,也覺得自己考不上,而現在自己還擁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所以也少了這份遺憾。
所以,我想說萬事都沒有「確定性」,對於別人會後悔的事情,你不一定會後悔。
相反,別人覺得無所謂的事情,你視為珍寶。與其問別人後不後悔,不如好好問問自己內心,除了接受過來人的建議以外,你有什麼堅持做自己想做的本錢。
那些對你說「不考公務員,選調生會後悔」的人不一定正確,但你也要努力不為自己當初所做決定而後悔。
畢業做什麼沒有標準答案,無論你選擇什麼都會有遺憾,最重要的是努力讓你的選擇變成當時你認為是最正確的答案。
希望,不考公務員,不考選調生的你不是異類,而選擇考的你也不是妥協,而是你真的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