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是一個臥虎藏龍的時代,那個時候,郭德綱、趙本山還沒有發跡,電視熒幕上還是陳佩斯、朱時茂,以及藏族笑星洛桑·尼瑪的天下。如今,陳佩斯、朱時茂老了,趙本山隱退了,郭德綱開山立派了,而洛桑·尼瑪,卻早早地與這個世界說了再見。
洛桑·尼瑪,1968年9月9日出生於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那一天正是重陽節,洛桑的誕生正好為這個家庭帶了一絲生命力。也許是天賦使然,洛桑從小就是個愛笑的孩子,他能說會唱,小嘴一張,就能逗得大人咯咯直樂。此外,洛桑還很擅長口技,無論是鳥叫聲、牛叫聲,還是羊叫聲,亦或是樂器、大人的聲音,他都能惟妙惟肖地進行模仿。
13歲,洛桑不負眾望地考入了中央民族學院音樂舞蹈系,在那裡,他的藏族舞蹈得到了進一步地發展。1986年7月,洛桑從中央民族學院畢業,作為舞蹈專業的優秀學子,他成功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的舞蹈演員。然而,本該在舞蹈一途上發光發熱的洛桑,卻遭遇了人生的滑鐵盧,他的體重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樣直線飆升,怎麼減都減不下來。
眾所周知,對一個舞蹈演員來說,身材一旦走樣,就相當於宣告了死刑。領導見洛桑如此「不爭氣」,索性就不讓他上臺表演了,而是讓他去幕後管理舞臺道具。巨大的落差讓洛桑陷入了悲觀的情緒中,沒有演出機會的他,只能用笑容掩蓋內心的悲傷。郭德綱曾在《我叫郭德綱》一書中,記載了幾件他與洛桑之間的故事,二人之間的友誼也在字裡行間得以略窺一二。
當時,郭德綱也在總工會文工團,只不過他是說唱團的。一天,團裡來了個叫楊洪(洛桑)的小夥,說是從舞蹈團「借來」幫忙的,日後只要有演出,楊洪與郭德綱二人,就會一起裝車裝臺,沒演出的時候,二人在團裡待得難受了,就會結伴出去玩。每當他們騎車上街,洛桑就會模仿日本人說話,而一旁的郭德綱就佯裝翻譯,二人演得不亦樂乎。
其實在那個時候,洛桑與郭德綱二人,都稱得上是懷才不遇,所以他倆總在一起喝酒。洛桑酒量極大,他每個月工資下來都會叫上一群人,隔三差五就去喝一頓,月底沒錢了,就借錢喝。郭德綱稱,至今他還保留著洛桑給他打的8塊錢借條,但卻再也要不回來了。後來,洛桑這匹落魄的千裡馬,終於遇見了伯樂尹博林,尹博林慧眼識珠,他以洛桑擅長的模仿為基礎,專門為他量身打造了一個系列的節目——洛桑學藝。1993年,洛桑憑藉「洛桑學藝」紅遍了大江南北,他成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笑星。
然而,成名之後的洛桑還是那麼喜歡喝酒,1995年10月2日,洛桑酒後駕車,不幸撞到了一輛正停在路中維修的大卡車上。最後,洛桑因傷重不治身亡,年僅27歲。在他死後,恩師尹博林也無心再演相聲,逐漸退了圈,而喜愛他的全國觀眾,也始終沒有停止過對他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