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實施後,法律年齡對照表(果斷收藏)

2021-01-08 騰訊網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將正式實施,法律年齡隨之改變,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按下年齡的計時器,我們的故事就計時開始了。其實,法律也和年齡一樣,伴著我們的一生。

0歲以下

胎兒還不能稱做法律上的「人」,法律只認可其為「胎兒」。儘管不是法律意義上的人,但仍然具有法律意義。《民法典》第16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出生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另外,為體現對「胎兒」特別保護,我國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孕婦不適用死刑和治安拘留。

0-1歲

父親不能隨便提出離婚。《民法典》第1082條規定:1周歲以內,嬰兒的父親不得向母親提出離婚,但母親提出離婚或者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父親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1-6歲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1歲以下的小孩為嬰兒,1歲以上不滿6歲的為幼兒,6歲以上不滿14歲的為兒童。為了嬰兒的利益,哺乳自己不滿一歲的嬰兒的婦女,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不適用治安拘留。

6-7歲

《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可以推遲到七周歲入學。」因此,6歲是一個人開始行使接受義務教育權利的法定起點時間。

另外,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4條的規定:「學齡前兒童在道路上行走,須有對其負有管理、保護職責的人帶領。」據此,未滿6歲的幼兒,尚不能單獨在街道上或者公路上行走。

8歲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18歲以下的為未成年人。根據《民法典》規定,8歲是一個很重要的年齡分界線,把未成年人分成兩個階段:8歲前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8歲以後,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12歲

2020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將刑法第十七條修改為: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該法條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滿12歲的人可以合法地騎自行車、三輪車上路了。也就是說,年齡未滿12歲的小孩在道路上騎車是違法的,否則一旦發生事故,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在此希望家長要負起監護責任,不要讓未滿12歲的孩子騎車出行。

因此,未滿12周歲,共享單車可不要隨便騎哦!

14-16歲

14歲是一個十分重要也很危險的年齡。因為從這一歲數開始,人們將可能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行政、刑事法律責任。根據《刑法》第17條規定,14-16歲屬相對刑事責任年齡,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14歲也是法律對部分人嚴格保護的一個年齡界限。刑法規定,14歲以下的女性兒童為幼女,與幼女發生性行為,無論幼女是否同意,均成立姦淫幼女犯罪,應當以強姦論從重處罰;同時無論男女,只要是未滿14歲均可成為拐騙兒童罪的對象和拐賣兒童罪的對象。由於刑法只規定了拐騙兒童罪、拐賣兒童罪和拐賣婦女罪,所以,拐騙14歲以上的人或者拐賣14歲以上的男性,很可能就無法追究刑事責任。

《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14-16歲的未成年人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不執行治安拘留處罰。詢問不滿16歲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應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到場。

16-18歲

這個年齡段具有與14-16具有幾乎同等重要的法律意義。因為從這一年齡開始,人開始有了勞動的權利,法律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

可另外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年滿16周歲,可以駕駛電動車自行車或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上道行駛。

《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已滿16歲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18歲

到了18歲這個年齡,就屬於成年人了。享有廣泛的公民權利: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有權參與國家管理,擔任公職和社會職務的資格(包括擔任警察、律師、公務員),辦理公司、企業。

《民法典》第17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兵役法》第12條規定,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滿十八周歲的男性公民,應當被徵集服現役。

20-22歲

根據《民法典》1047條規定,從20歲開始,女性獲得了結婚的權利能力。在婚姻領域,男性比女性要遲2年,到22歲才獲得結婚的權利能力。未達法定婚齡,無論男女,以夫妻名義同居者,無論是還舉辦過婚禮,或者通過弄虛作假騙取了結婚登記,均不能獲得合法婚姻的效力。同時國家鼓勵晚婚,超過法定結婚年齡2年後結婚的屬晚婚。

所以你看,男人18歲就要服兵役,22歲才能結婚,說明女人比敵人難對付,結婚比打仗更危險,當老公比當兵還要苦……

23歲

如果你事先已從法學院校及其他大學畢業並獲得了相應的學歷,並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你才可能被任命為法官或者檢察官。當然你還必須同時具備其他條件,如具有中國國籍、擁護中國憲法、身體健康等(見《檢察官法》和《法官法》規定)。

25歲

《公證法》規定,凡具備一定條件,並年滿25歲的公民(不超過65歲)可以擔任公證員。

45歲

如果你有志報國、為全國人民效力,並且具備相應的條件,通過法定的程序,此時,你有資格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憲法》第79條規定)。

55-60歲

除非另有規定,女性公務員到了這個年齡,就該退休了(《公務員法》規定)。而男性公務員可以比女性多幹5年。

另外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60歲以上的為老年人,在我們的社會溫暖的大家庭中,應該得到特別優待和尊敬,因為尊敬他們,就是尊敬我們自己,任何人都會老。對老年人各地制定了許多優待措施,如規定老年人可以免費乘坐城市公交車、地鐵,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公園應免費向老年人開放等。

60-75歲

這個年齡若發生交通事故致殘或死亡,殘疾賠償金及死亡賠償金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5條規定,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75歲以上發生人身傷害事故致殘或死亡的,相應的賠償金按5年計算。

《刑法》第17條之一規定,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另外《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對年滿70歲以上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不執行治安拘留處罰。

死亡

財產被繼承。去世以後,生前的財產若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將按照《民法典》第1127條的規定,按照以下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係的繼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係的繼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係的繼兄弟姐妹。

既沒有第一順位的繼承人,也沒有第二順位的繼承人,財產被宣告為無主財產後,收歸國家或集體所有!

特別注意:在2020年12月31日前,侄子、外甥等均不是法定繼承人!!!

(不過!《民法典》實施後,侄子、外甥均可代位繼承!!!)

另外,若不想讓辛辛苦苦掙來財產死後變成兒子、兒媳婦或女兒、女婿的共有財產,也可以通過立遺囑方式,明確所有財產只歸兒子或女兒個人所有,否則繼承後即變為共有財產。

來源:法務平臺

微信號:zf_wxt

相關焦點

  • 【普法宣傳】民法典實施後,法律年齡對照表(果斷收藏)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將正式實施,法律年齡隨之改變,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按下年齡的計時器,我們的故事就計時開始了。其實,法律也和年齡一樣,伴著我們的一生。0歲以下胎兒還不能稱做法律上的「人」,法律只認可其為「胎兒」。
  • 學習民法典 10:民法典頒布後 法律年齡對照表
    《民法典》實施後,法律年齡隨之改變,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按下年齡的計時器,我們的故事就計時開始了。其實,法律也和年齡一樣,伴隨著我們的一生。0歲以下胎兒還不能稱做法律上的「人」,法律只認可其為「胎兒」。儘管不是法律意義上的人,但仍然具有法律意義。《民法典》第十六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 圍觀《民法典》伴你一生的法律年齡對照表
    《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法律年齡」將隨之改變,我們從形成一個受精卵那天起便按下了年齡的計時器。其實,法律也和年齡一樣,伴隨著我們的一生。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條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者終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但是,女方提出離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除外。」1-6歲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一周歲以內的小孩為嬰兒,一周歲以上不滿六周歲的為幼兒,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四周歲的為兒童。
  • 民法典頒布後,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45周歲亮了!(果斷收藏)
    >《民法典》實施後,法律年齡隨之改變,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按下年齡的計時器,我們的故事就計時開始了。其實,法律也和年齡一樣,伴隨著我們的一生。胎兒還不能稱做法律上的「人」,法律只認可其為「胎兒」。儘管不是法律意義上的人,但仍然具有法律意義。《民法典》第十六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出生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 收藏!民法典頒布後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
    《民法典》實施後,法律年齡隨之改變,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按下年齡的計時器,我們的故事就計時開始了。其實,法律也和年齡一樣,伴隨著我們的一生。  8歲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18歲以下的為未成年人,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民法典》規定,8歲是一個很重要的年齡分界線,把未成年人分成兩個階段:8歲前為完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8歲以後,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頒布後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
    >《民法典》實施後,法律年齡隨之改變,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按下年齡的計時器,我們的故事就計時開始了。其實,法律也和年齡一樣,伴隨著我們的一生。8歲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18歲以下的為未成年人,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民法典》規定,8歲是一個很重要的年齡分界線,把未成年人分成兩個階段:8歲前為完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8歲以後,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12歲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滿12歲的人可以合法地騎自行車、三輪車上路了。
  • 1月1日起,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到了45周歲亮了!(果斷收藏)
    1月1日起《民法典》將正式實施,法律年齡隨之改變,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按下年齡的計時器,我們的故事就計時開始了。其實,法律也和年齡一樣,伴隨著我們的一生。根據我國法律規定,18歲以下的為未成年人,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民法典》規定,8歲是一個很重要的年齡分界線,把未成年人分成兩個階段:8歲前為完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8歲以後,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 ...民法典知識(九):建議收藏!民法典裡各年齡段法律權利義務對照表...
    《民法典》實施後,法律年齡隨之改變,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按下年齡的計時器,我們的故事就計時開始了。其實,法律也和年齡一樣,伴隨著我們的一生。0歲以下胎兒還不能稱做法律上的「人」,法律只認可其為「胎兒」。
  • 民法典頒布後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附從出生到身故50個問答
    《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法律年齡」將隨之改變,我們從形成一個受精卵那天起,年齡的計時器便開啟了,法律也同時伴隨著我們的一生。第122期中國上海司法智庫筆記摘編民法典頒布後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並附從出生到身故50個問答。
  • 民法典頒布後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附送從出生到身故50個問答
    《民法典》實施後,法律年齡隨之改變,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按下年齡的計時器,我們的故事就計時開始了。其實,法律也和年齡一樣,伴隨著我們的一生。0歲以下胎兒還不能稱做法律上的「人」,法律只認可其為「胎兒」。儘管不是法律意義上的人,但仍然具有法律意義。
  •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88處重要變化
    (四)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民法典》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民法典即將實施,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來了,邵陽人速存!
    2021年1月1日 《民法典》將正式實施, 法律年齡隨之改變, 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
  • 2021年1月1日起一批新規實施
    2021年1月1日起,又有一批新規開始實施。包括《民法典》、化妝品廣告不得宣傳有醫療作用、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長江水域十年禁捕等等。新規將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典》正式實施】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實施。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即將實施,結婚收彩禮真的違法麼?
    《民法典》即將實施,結婚收彩禮真的違法麼?《民法典》的1042條裡有明確規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並不是結婚收彩禮違法,是借婚姻的事討要彩禮才是違法,說白了,就是在男方不願意的情況下索要財物才是違法。因為《婚姻法》已經合併進《民法典》,所以除了1042條之外,在這裡面還有很多與婚姻嫁娶有關的內容。在這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都邁入52元大關的時代,為何不用一點小錢,收藏一本《民法典》並閱讀學習,既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呢?與此配套的,還有《法律常識》,可以幫你更好的理解法律的相關知識,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看一看購買哦。
  • 關於《民法典》,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而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1月1日,沒有任何一部法律能與我們今天要談論的《民法典》所產生的影響力相提並論。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編纂民法典的重大決定。於是,2015年3月,我們第五次正式啟動了民法典的編纂工作。終於,在經歷了五年緊張的編纂工作後,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正式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並決定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 2021年1月1日起這些新規正式實施
    2021年1月1日,一大批新規將正式實施,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一起來看看吧——01 民法典時代到來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即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
  • 《民法典》實施後,各地首案匯總!快來圍觀
    導讀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已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民法典實施後的首個工作日,全國多地首案已判。小編整理了幾例各地關注度較高的《民法典》「首案」,請君品鑑!
  • 《民法典》實施後,各地首案匯總!
    導讀: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已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民法典實施後的首個工作日,全國多地首案已判。小編整理了幾例各地關注度較高的《民法典》「首案」,請君品鑑!
  • 《民法典》施行後,人人必知的49個法律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已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頒布實施民法典意義重大,其中有不少新規法條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熟知的內容,特轉載供大家參閱。
  •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88處重要變化,你需要知道
    (四)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典》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