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九旬老人用牙齒拖動重1700公斤汽車(圖)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美國九旬老人用牙齒拖動重1700公斤汽車(圖)

現年91歲的老人邁克·格林斯坦可以用牙齒拖動汽車。

  用牙齒咬住鐵鏈拖動汽車?這聽起來不是新鮮事。但如果這是一名身高1.6米的九旬老人所為呢?

  為慶祝7月4日美國獨立紀念日,美國現年91歲的老人邁克·格林斯坦在紐約市第48街表演牙齒拖車,由福克斯新聞頻道現場直播。

  邁克表演時使用自己的「別克」轎車,車重大約1700公斤。他把鐵鏈的一頭勾在車上,然後咬住拴在另一頭的皮墊。皮墊是他75年前親手製作,已經陪伴他表演過多次牙齒拖車絕技,每次表演留下的齒痕都清晰可見。

  第一次嘗試沒有成功。邁克把皮墊從嘴裡拿出來,指著坐在「別克」駕駛座上的人說:「把你的腳從剎車上拿開!」邁克再次嘗試,這次,「別克」緩緩移動。

  邁克上個月為《紐約時報》表演了一次牙齒拖車。那天,他喊住開車路過家門口的郵差,把鐵鏈綁在郵政車上。在記者的見證下,他咬住鐵鏈,拖著車緩緩走上一個小斜坡。

  來自「大力士」家族

  邁克的大力或許源於家庭遺傳。他的父親名為喬·格林斯坦,人稱「鐵臂阿童木」。他曾因能用牙齒咬彎鐵棍、徒手釘釘子而遠近聞名。84歲因癌症離世前幾個月,他能把釘子和硬幣咬成兩半,以胸肌發力方式掙斷捆在胸口的鐵鏈。

  喬共有10個孩子,邁克排第七。他從小跟隨父親在全國各地巡演,學到不少本領。19歲時,邁克學著父親的樣子用頭髮拖動重物,獲稱「小鐵臂阿童木」。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邁克從軍,第一次為戰友們表演用牙齒拖動卡車。

  年齡不饒人,邁克如今91歲,肩膀活動不便,體力大不如前。不過,他的牙齒依然堅固。談到保護牙齒的秘訣,邁克說,他一直遵循父親的教導,每天用鹽清潔牙齒。(荊晶 據新華社電)

相關焦點

  • 九旬抗美援朝汽車兵憶戰場:那是出生入死的「飛馳人生」
    圖為趙文路的證件。受訪者供圖中新網呼和浩特11月21日電 題:九旬抗美援朝汽車兵憶戰場:那是出生入死的「飛馳人生」中新網記者 張瑋「對我來說,那是一段出生入死的『飛馳人生』。」21日,「90後」抗美援朝志願軍趙文路向記者提起在朝鮮戰場的6年如是說。
  • 哈爾濱一村民發現疑似「太歲」 重約10公斤(圖)
    哈爾濱一村民發現疑似「太歲」 重約10公斤(圖) Mysterious 'creature' found in Harbin  哈爾濱平房區一村民發現疑似「太歲」 重約10公斤(圖)  9月23日,有村民反映稱位於哈爾濱市平房區三家村發現疑似「太歲」。記者到達現場後,李先生講述了發現「太歲」的整個經過。
  • 哈爾濱一村民發現疑似「太歲」 重約10公斤/圖【2】
    原標題:哈爾濱一村民發現疑似「太歲」 重約10公斤/圖   隨後李先生拿出了「太歲」請記者觀看,該「太歲」整體重量約10公斤,外表被一層白絮狀的膜皮覆蓋著,掀開膜皮後露出了裡面像沒有生肉一樣的物質,用光一照晶瑩剔透。記者用手摸了一下感覺油膩膩的,嗅了一下並無任何怪味。
  • 福建石獅「牛」人用鼻子拖1480公斤重車(組圖)
    福建石獅:「牛」人傅師傅 用鼻來拖車  3月29日下午4時許,在福建石獅人民廣場,一位「牛」人傅師傅,將一條67釐米長的細繩通過鼻孔穿進胃裡,接著運氣功用胃將繩子鎖住,然後用鼻子將一輛重達1480公斤的微型麵包車和89公斤重的駕駛員,連人帶車拖行了13.3米遠。
  • 為了再次見到丈夫,九旬老人苦等77年,在臺灣找到後泣不成聲!
    文|歷史追不停為了再次見到丈夫,九旬老人苦等77年,在臺灣找到後泣不成聲!從前車馬很遠,書信很慢,那時候許許多多的愛情都銘刻一生,每一封寄出的信件都滿載著思念。今天筆者要講述的是一段被戰火塵封摧毀的愛情,它跨越了一生,一位老人,她曾苦苦尋找丈夫77年,最後終於找到了她的丈夫,但是迎接她的僅僅是一個冰冷的牌位,這樣的愛情沒有長相廝守,沒有甜蜜動人,只有用一生去詮釋。這位老人她的名字叫張淑英,張淑英老人出生於1905年,在讀完女子私塾之後,她15歲了,當時經人介紹,她見到了鍾崇鑫,也就是她後來的第一任丈夫。
  • 滿滿正能量 兒女用藤椅抬九旬父親爬泰山 81歲奶奶十幾年愛心捐助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李家兄弟姐妹就開始為帶老人登泰山積極籌備。想著父親年齡太大了,行動不便,經過反覆挑選,李永祥將老人經常坐的藤椅進行了改造。怎麼讓老人坐著舒服,用什麼材質的抬手結實,怎麼保持平衡,藤椅落地怎麼放……李永祥做了一系列的「設計實驗」,還給藤椅鋪上了一塊柔軟適中的大紅坐墊,做成了一個牢固舒適的藤椅抬座。 這趟泰山之行可謂「全家總動員」。
  • 達人|上下樓梯倒著走 九旬老人堅持運動四十年
    在臨安青山湖街道慶北街有一位老人,雖然已過耄耋之年,卻神採奕奕,活力四射。這位老人叫周行義,堅持運動40餘年,豎蜻蜓、玩單槓、跑步、倒走樓梯……周大爺做起來得心應手,而且還成了他的每日必修課。來到周行義家,他正坐在椅子上聽著戲曲,手裡轉著兩個健身球,他把這叫作「十指健心」。
  • 九旬老人道出實情
    可如今她已經是95歲高齡的老人了,雖然沒有大病,但時不時會有小毛病,全指著小兒子的照顧。而小兒子也已經快70歲了,不僅要替自己的兒子帶孩子,還要三天兩頭的照顧老母親。張奶奶每次看到小兒子逐漸瘦小的身形都心疼不已,越發覺得自己是個累贅。即便兒子懂事孝順,每次照顧得很周到。但是九旬的張奶奶卻道出了實情,都覺得自己成了兒子的「拖油瓶」,內心愧疚得很。
  • 新能源汽車「三兄弟」市值一夜暴漲1700億 機構高喊行業將迎黃金十年
    深夜「飆車」,三大「造車新勢力」市值一夜飆漲超1700億。新能源汽車「超速狂飆」小鵬汽車暴漲34%昨夜新能源汽車再度開啟「飆車」模式。中概股三大「造車新勢力」兇猛跟漲,蔚來漲13.1%,理想汽車漲14.48%,小鵬汽車更是大漲33.98%,股價首次站上70美元大關。三股昨夜市值累計增長265億美元,以最新匯率計算,超過1700億元人民幣。11月以來,「造車新勢力」的走勢頻頻令人瞠目。
  • 高彬:九旬老人自創「招財進寶」合體字書法
    日期:[2018年11月23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8] 高彬:九旬老人自創「招財進寶」合體字書法 「合體字自古有之,最大的特點
  • 汽車在尺寸相同的情況下,是越重越好嗎?明白這幾點你也是老司機
    導語:汽車在尺寸相同的情況下,是越重越好嗎?明白這幾點你也是老司機「汽車在尺寸相同的情況下,是越重越好嗎?」最近和車友閒聊中被問及這個問題,老實說汽車在尺寸相同的前提下越輕越好,但前提是輕量化而不是捨棄安全的「減重」,如做不到則重一些反而是好的。
  • 河北香河村民發現一隻「太歲」 重達80公斤
    河北香河村民發現一隻「太歲」 重達80公斤 (1/3) "← →"翻頁
  • 廣西查獲18隻亞洲巨龜,最大長48釐米重12.4公斤
    廣西查獲18隻亞洲巨龜,最大長48釐米重12.4公斤 9月8日,廣西防城港公安邊防支隊橫江邊境檢查站披露,該檢查站日前查獲18隻涉嫌非法運輸的亞洲巨龜。
  • 安溪九旬老人20多年如一日 傾情關愛下一代
    安溪一名九旬老人獲評「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薛世浩老人在整理演講材料泉州網6月8日訊(記者謝偉端 通訊員林欽固 林清鍛)「我將珍惜榮譽,永葆政治本色,一如既往地關注、支持安溪發展。」
  • 老人與牙:如果你70歲了,你還有幾顆牙齒?
    今年的宣傳主題之一,是關於老人的——「關愛老人,修復失牙」。人所共知,對於老人來說,牙齒實在太重要了。但是,又有幾個老人是牙齒健康的呢?又有幾個老人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老年人口腔健康標準「80歲前保留20顆健康牙齒」?在現場,口腔專家、杭州市口腔預防定點醫療機構綠城口腔醫院院長、主任醫師邵現紅「數落」了老人們在牙齒健康上的六個問題:  人老一定齒落?
  • 60歲以後的老人,有人牙齒掉得快,有人牙齒掉得慢,是什麼原因?
    牙齒,不僅僅是一個人每天需要用到的東西,還是身體很容易出問題地方。除了在小的時候換過一次牙之後,你的一口的牙齒也將會伴隨著你一生。但是我們卻發現,有些老人,在六十歲之後,就會滿嘴的牙都掉光了,但是有些人卻還能保持一口好牙,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呢?
  • 八重齒才「卡哇伊」?為什麼日本人的牙齒普遍不齊?
    在日本人看來,笑起來露出「八重齒」才是最時尚的。「八重」在日語中是多重、重疊的意思。八重齒,就是多層重疊的牙,牙齒裡出外進好幾層,最後把犬齒擠到了前面,其實就是咱們平時所說的「虎牙」。住在日本的外國人中,有76%的人表示明顯感覺日本人牙齒不好。和歐美對比,日本人的牙齒數量到了中老年簡直慘不忍睹。
  • 九旬老人為了一句承諾苦等丈夫77年,在臺灣找到靈位後泣不成聲
    九旬老人為了一句承諾苦等丈夫77年,在臺灣找到靈位後泣不成聲在2014年的時候。網絡上流傳著。一段長達77年的愛情故事。這一個故事,感動了好多的網友。這一段故事發生在70多年前那時候。長得非常漂亮的張淑英嫁給了當時的一個軍官鍾崇鑫。他當時是國民黨的一個代表。
  • 一升水的重量是一公斤,那一升汽油有多少公斤?
    而我們知道,汽車用油是從石油裡面加工提煉出來的,而石油屬於不可再生能源的。這就決定了,油價的大趨勢只可能越來越高的,這也決定了開車的成本是越來越高的,而且,現在因為環境惡化,汽車尾氣汙染非常嚴重,各國政府都在限制汽車排量,所以,汽油一直成了汽車製造商以及車主們非常關注的問題。現在雖然有了新能源汽車,但是燒汽油的還是佔主流。
  • 普通青蛙僅幾兩重 這隻「巨蛙」0.7公斤
    這隻蛙被抓到茶几上拍照  本報訊(通訊員周興貴吳雲林驍記者楊玉娟文/圖)在農村,青蛙是常見的兩棲動物,一般的也就幾兩重。然而,日前家住南平浦城城關上青嶺的佔先生發現了一隻足有一斤四兩重的蛙。  福建農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嚴教授看完圖片猜測,可能是牛蛙,因為一般牛蛙是比較大型的蛙,大的可重達1公斤,體長20cm左右,但她說,光看圖片也不好確定是牛蛙還是普通青蛙。(東南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