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良善之心丨默默奉獻,點滴善意匯聚成大愛

2021-01-08 三湘都市報

馬克·吐溫曾說過,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盲人可感之,聾人可聞之。

怎麼去具象化「善意」呢?它或許是冬日裡一件免費的厚衣服,或許是受傷時陌生人的無聲的守候,或許是鄰居間常年送給的小溫暖……似乎它真的沒有辦法完全的具象化說明,因為它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中。

2020年,三湘都市報有幸替大家記錄下了一份份隱藏在各個角落的點滴「善意」。

■記者 田甜

故事一

72歲退休教師14年免費輔導500名留守娃

原聲

「只要走得動,就會義務把培訓班辦下去。」

「寒假將至,早就開始張羅今年的寒假班啦。」12月21日,記者找上門時,王沛霖正在忙碌地為開班做準備。為了兌現他「只要能走,就一直義務開班」的承諾,老人在默默地努力著。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家住長沙縣黑水壩的72歲退休教師王沛霖一生都在詮釋著這句話。退休以後,14年免費給500多名周邊村學生輔導功課。問及原因,老人只是淡淡地回答一句:「我想發揮餘熱。」

1978年,王沛霖開始了他的教師生涯。2006年,王沛霖正式退休。他不舍教師講臺,在了解家附近有很多留守兒童寒暑假無人輔導,便主動承擔起「大家長」的責任。孩子們從開始的三四人變成了幾十人。截止到今年,王沛霖已經義務輔導了500多名學生。很多被王沛霖輔導過的孩子上了大學後也主動的加入了其中。王沛霖坦言,這就是教育的意義。

今年教師節,緊跟潮流的王沛霖發了一條朋友圈,展示學生們給他親筆寫的賀卡,他寫到,「或許這就是我捨不得退休的原因。」

故事二

為了鄰居出行安全,他兩次自費修路

原聲

「這條路並不長,只有34米長。雖然說不上精緻,但每一塊磚都是我自己選自己修的,安全肯定沒問題。」

前幾日,塗正偉在朋友圈更新了動態:搬了一些好看的多肉植物放到自修路旁,讓這條小路更添生機。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家住長沙市天心區新開鋪路口楠竹家園小區的塗正偉一直都是鄰居們口中的「話題王」,為了方便小區業主出行,他兩次自掏腰包修路。

塗正偉所在的小區緊挨南郊公園,小區居民們為了節約時間總喜歡走小區後門的那條泥濘道去南郊公園,但這也成為了一個不小的安全隱患。

「我今年51歲了,從出生就在這裡住,小區裡好多爹爹娭毑都是看著我長大的。一想到他們萬一摔倒受傷,心裡就過不得,2016年就盤算著乾脆自己修條路。這條路也不長,總共34米。」4年前,塗正偉拿起了鋤頭,在原本泥濘的道路上修起了小道。雖然簡單,但是足夠為鄰居們提供一份「腳踏實地」的安全。

今年,小道的木欄杆遭到腐蝕,追求完美的塗正偉又拿起了鋤頭,拆掉了原來的木欄杆,安上了更加結實的不鏽鋼欄杆,兩次自費修路,塗正偉的事跡感染了不少鄰居,他們直呼塗正偉是中國好鄰居。

故事三

十多年修補舊桌椅,「凳子奶奶」暖鄰裡

原聲

「他們在這休息我很開心,人老了做不來什麼大事,能讓他們舒服學習我就很滿足了。」

在長沙芙蓉區向韶社區有一位遠近聞名的「凳子奶奶」,她就是89歲的左娭毑。

向韶社區是個40多年的老小區,小區不大,有一條長長的小巷,小巷兩旁是一棟棟老式居民樓,稍顯破舊卻也乾淨整潔。小區緊鄰著長沙鐵路第一中學,住戶基本都是陪讀家長和住了半輩子的老人。左娭毑就是其中一員,從1982年開始,她與小巷相伴了38年。

「老鄰居們喜歡一起說說話,聊聊天,但就是沒有個休息的地方,所以我就想撿來點凳子椅子,修好了做個休息點。」左娭毑想到就做到。十幾年的堅持,讓向韶社區的老人們有了休息點,也讓附近的學生們有了午休的好去處。

左娭毑的善意遠不止如此,她怕孩子們上課久坐不舒服,還會親手縫製軟靠墊,讓學生們免費拿走。

12月22日,時至寒冬,記者再次來到向韶社區,長巷中依舊擺放著凳子椅子,不同的是上面多了厚厚的棉坐墊,許是左娭毑又尋到了好的棉花和好的布袋子,給自己一手「創造」的休息處增添了暖心好物。

左娭毑還是一如往常地生活作息,早起讀報,白天與老鄰居在休息處聊天作伴。時光流逝,左娭毑的善意之舉依舊熠熠生輝。

故事四

「愛心衣架」4年送出10萬件免費衣物

原聲

「不要錢,不用謝,有需要你拿走。」

「今年冬天蠻冷呢,前段時間好多地方都下雪了。能給一些需要的人帶來一點溫暖,『愛心衣架』沒白開。」接到記者的回訪電話,何新建說「三湘都市報報導以後,更遠一點的地方的人也知道了『愛心衣架』,希望能給更多人提供幫助。」

怎麼定義溫暖這個詞呢?可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湖南攸縣67歲的老人何新建認為:溫暖就是給予需要的人溫暖的衣物。4年來,他免費送出10萬多件衣物,並在當地建立了有名的「愛心衣架」。

1997年他義務資助貧困生;1998年他向當地政府申請建立攸縣救助扶貧物資接收點;2016年他在救助扶貧物資接收點增設「愛心衣架」。

「我認為衣服不像米飯,怎麼做都好吃,衣服要選擇合身的,所以我把大家捐贈的衣物全部掛了起來供大家挑選,我這裡環衛工、煤礦工、油漆工很多人都會來挑選衣物,他們每次來我就會避開,給他們足夠的空間。」雖然,現在「愛心衣架」吸引了很多攸縣周邊的人過來自取衣物,但何新建還是深感個人力量的不足,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愛心衣架開在更多的地方從而幫助更多的人。

12月22日,何新建給三湘都市報打來電話,興奮地告知,「愛心衣架」被報導後,收到了更多人的捐贈,還有不少愛心人士詢問開設經驗,他們也希望能夠在當地設點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錦上添花好,雪中送炭更佳。何新建在寒冷的冬天為很多人送去實實在在的溫暖,他用自己善意感染了更多的人。冬天,因為有他們的存在而不再寒冷。

致敬詞

一座城市的溫度在哪裡?廣廈千萬間,庇天下寒士。

廣廈千萬起於片片青瓦。是你們,沉寂無言,像一片片青瓦遮風擋雨,傳遞溫度。

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成就了江河湖海;一束光併入另一束光,成就了日月星辰。

你們的良善奉獻,豐潤著城市的肌體,也照亮著我們的美好未來。

[責編:陳舒儀]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致敬,大愛行動丨傳遞愛心,廣匯力量鋪溫暖之路
    「以愛心呼喚愛心,以善意回報善意。」這一年,三湘都市報記錄報導了150多個正能量故事,其中19名正能量人物獲得天天正能量獎,帶給了很多人溫暖和力量。■記者 張浩行動一以感動的舞臺,向扶貧人物致敬原聲「每看完一位候選人的事跡,都感覺精神受到一次洗禮。」
  •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默默奉獻不求回報
    」二字,用實際行動書寫著「無私」與「大愛」。在這個寒冷的冬日,他們用紅色愛心溫暖人心,用熱血傳遞真情,匯聚點滴愛心讓生命綿延,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社會的關愛。這是你們、我們、他們懷著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向尊敬的無償獻血者表達的肺腑之言。寒冬無情,熱血有愛,獻血者們迎著凜冽的寒風,冒著-21度的低溫,用無私奉獻的博愛善舉,凝聚成愛的熱流,架起生命的橋梁。
  • 致敬先烈丨終成漫山胡楊樹
    致敬先烈丨終成漫山胡楊樹 2019-09-30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敬,首個警察節丨立一志、忠一生!
    便註定了他們 歲月崢嶸 他們幾十年如一日 在各自崗位恪盡職守 為連雲港公安工作 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突出的貢獻 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到來之際 致敬每一位不起的人民警察
  • 致敬!這首順義原創歌曲唱出了人間大愛!
    順義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和旅遊局、區文聯、區融媒體中心聯合創作順義原創公益歌曲《最想見到你》,致敬為防疫工作做出貢獻的所有人。>擁抱媽媽溫暖和甜蜜 在這人潮擁擠的城市裡 留下努力拼搏的足跡 當我接近夢想的行程 哨音卻提醒佇立在原地 接到媽媽親切的問候 她說親愛的孩子啊 有種奉獻
  • 當善意成為負擔,請及時收回
    我知道她完全是出於善意,在她看來,自己毫無保留地把經驗都奉獻出來,一定可以讓新人少走彎路。可是漸漸地我發現她越來越喜歡參與到我的工作甚至生活中,而別的同事也背地裡說她好為人師。意識到這種情況後,我的心態從暗爽變為不滿。  有一次,學校要聽我的公開課。第二天一大早,她把一份教案交給我說:「你按照這份教案上課,肯定沒問題。」
  • 2020倒計時|致敬奮鬥者:這一年,你辛苦了
    一年的時光,整個國家逐漸學會在疫情下復甦,這一切離不開那些默默奉獻的行業與城市奮鬥者們的努力,因為有你們,春花終將綻放於寒冬~ 致敬抗疫逆行者
  • 「我的扶貧故事」點滴真情聚大愛丨納雍縣勺窩鎮巴雍社區扶貧特崗...
    看到一些年紀大,生活有困難的群眾,我也及時協調臨時救助,解了他們的燃煤之急。服務群眾,聽起來簡單,但卻是無數個沒日沒夜的加班堆砌的。三年前,我剛參加工作,父親生病住院。因工作任務繁重,沒有在父親身邊照顧過一天。後來父親去世,這成了我心中永遠的遺憾,只有一頭扎進工作中來麻痺自己。但每次看到形單影隻的母親,一絲絲愧疚湧上心頭。母親卻只有一句:「你忙,我會照顧好自己。」
  • 點滴生活,皆是色彩
    今天有點忙碌,但感覺其實也很充實,雖然做著最簡單的工作,但是還是感覺很有意義,這種意義對於別人看來好像沒有什麼,但是對於我來說可能是很大的收穫,畢竟很久都沒有這麼忙碌了,可能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會一直是這種狀態,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剛開始只是圖個新鮮,當然這也是其中的一層原因,更多的是自己需要這種狀態,更需要的是點滴生活
  • 龍貓| 心存善意,定能途遇天使
    石久讓演繹的插曲《風之甬道》,好聽到哭。《風之甬道》時光倒流到90年代,那個沒有某寶,沒有手機和網際網路,孩子們哪怕滿大街亂串,大人也不會出來阻止的年代。乾淨的臉上堆滿的淳樸和無邪,燦爛的陽光灑滿流動的空間,極具年代感陳舊的畫面再一次因為《龍貓》中那抹油綠色的鄉村風景應運而生。
  • 天真藍定格「小人物」的證件照,向祖國母親致敬
    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裡,天真藍作為時代發展的記錄者,邀請到在各行各業積極奮鬥的「小人物」進行拍攝和採訪,向祖國母親致敬。一張張小照片就是一張張臉孔,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下交織融合。他們共同之處是在孕育一個國家歷史,文化精神渲染下的中國夢。而不同之處,是都有屬於自己的天真和嚮往美好的天空。 定格大時代的小照片,聆聽這七十年間,大故事中的小故事。
  • 小瓏小川話好人|鄧雄輝:善行大愛 熱心幫助流浪人員尋親找家
    鄧雄輝,平時在工作之餘時間,熱衷投身於公益。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讓愛回家」公益組織,第一次近距離的留意到,在身邊竟有許多無家可歸或尋家難覓的人。鄧雄輝說,成立志願服務中心的初心,是為了讓廣大具有「奉獻、無私、友愛、互助」志願服務精神的社會人士加入到這個大集體中來,秉承「人人付出愛,人人傳遞愛,人人得到愛,不拋棄,不放棄」的宗旨,堅持「尋親,慈善,環保,人心淨化」四大方向,關注弱勢群體,對一些流浪人員進行救助,幫助經常在街頭巷尾、橋底或垃圾場的流浪人員尋找家人,闔家團聚,也為共創文明和諧有愛的龍川獻上一份微薄之力。
  • 向那些默默付出的平凡人致敬!
    向那些默默付出的平凡人致敬!社區志願者在香水園街道東外社區擺放自行車節日裡,事事有人繫心間。忘不了防疫的使命、放不下孤寡老人······社區志願者們將日常工作和節日的安全登記通通扛在肩上。八景迎賓處,志願者向遊客講解遊玩路線八景迎賓處,志願者服務崗佇立於蔥鬱的綠植之中,志願者身穿印有「延慶區志願服務聯合會」字樣的白色制服,用溫柔的話語為遊客指明遊玩的路線,他們用舒心的笑臉和事無巨細的服務編織著美麗的文明之夢
  • 別了2020,請把災難帶走,把善意留下
    但也有無數個瞬間,盛滿普通人的柔軟和溫暖,這溫暖如一道道光,照亮了我們向前的路;這滿滿的善意,如雨後彩虹,終會將我們治癒。1.轉身回望,邂逅那點滴善意2020年值得回憶的太多,尤其那些點滴溫暖的瞬間,讓我們重新對這個世界滿懷期待。2020年5月,一個女孩在街邊大口大口扒拉著剛買的盒飯。
  • 原創歌曲《最美的樣子》 向戰「疫」一線英雄致敬!
    原創歌曲《最美的樣子》  向戰「疫」一線英雄致敬!  2020年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讓這個年過得「艱難」。  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無數奔赴在戰「疫」一線的工作人員  眾志成城、堅守崗位,  普通百姓守望相助、傳遞愛心。
  • 「獅子」恩比德為「小貓」唐斯母親祈禱,網友:大愛!
    然而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唐斯通過視頻,聲淚俱下地談到母親傑奎琳感染病毒並遭受痛苦的畫面,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運動員都在為唐斯的母親祈禱加油,令人動容。這其中,恩比德也放下彼此在場上的恩怨,在北京時間3月26日成為其中一員。他在推特中艾特了唐斯,寫道:「我們與你同在,兄弟!我們會繼續祈禱!」大愛無界,恩比德的善意得到了媒體的廣泛好評。
  • 博白雙鳳: 以愛之名傳遞溫暖
    博白一線公益在此向各位致敬!你們的信任是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動力。我們的宗旨是:「讓雙鳳所有貧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讓雙鳳無依無靠的老人都能感受到人間的溫暖;讓雙鳳貧困的家庭都能走出困境」。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的關注我們,並加入博白一線公益,共同把願望實現。讓我們一起加油!一起努力吧!
  • 【師德標兵】「蘋」水相逢 樂於奉獻
    奉獻對於任何人都不苛刻,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做棟梁之才,不妨是一顆小草為春天獻上一絲新綠;不能成為高山昭示一種雄偉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善惡一念,三思而後行,生而為人,務必良善
    自此,人性不再單純,人成了一個複雜的綜合體。也許正因為人性的複雜,才有人這樣說,可能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隻野獸,同時又有一隻兔子。有時是兔子走出來,有時是野獸們走出來。在這裡,我們可以把兔子看做是善良的或者是弱小的一種象徵,把野獸比喻成邪惡或者是強大。當遇到突發事件時,這兩種意念就開始戰鬥,當一方強制性的壓倒另一方時,選擇也就決定了,所以為善或為惡或中庸,膽小或怯懦或堅強也就隨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