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才總是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一旦想要而不得,便大哭一場。理所當應。仿佛沒有什麼是一場笑或者一場哭解決不了的。全世界都會奉上體貼和包容。
大人不可以。大人面對的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所以,難過了不必過於憂傷,因為沒準後面孕育著莫大的福氣。但凡有喜事也不必過於留戀,因為「福兮禍所伏」。情緒,對於大人來說,是最沒用的東西。
聽起來有點傷心,但卻大約是事實。只有在人世裡經行許久,心被搓扁了揉圓了,才能明白那麼一星半點。
大約當應的狀態,就是時刻警醒著。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喜不悲,淡淡的,不偏不倚,不被情緒控制,保持持續的優雅。臨事來時有不動聲色的底氣——我已做好準備,應對那些出乎意料。並我已歷經足夠的悲喜,什麼沒見過啊。所以,悲也不那麼悲;喜,也不至於那麼喜。
好像乏味了些。不,其實一點也不乏味。人生經過激流險灘,終於來到靜水潛流的朗闊的大河,不動聲色,但是,不可忽視。連自己都欣賞自己。不再是初初來到人世的新鮮人,動輒大驚小怪動輒輕狂動輒有不切實際的盼望。思想感情不輕易起伏,心意目光,都如平湖。
平人需要走許多路才明白。含光君的天性和家規便已經賦予他許多。那麼總是「板」著一張臉。不,他不是無情、無心,你看兄長藍曦臣那麼懂得他,做了他的解語花才處處給他安排妥當;你看魏無羨就明白「你也沒有那麼不近人情麼」,所以鍥而不捨地撩撥他。只是,他太懂得「大道」了,太懂得人世的規律了。他很早就有一顆老僧入定的心——他的執念和熱情,只用於夢想和他在乎的人身上。餘外的俗常和闊大的世界,他大約都是「板著臉」的。
是啊,世界上除了夢想、大道和彼此相愛的人們,又有多少是值得你狂喜不禁或是悲悲切切的呢?「寵辱不驚」才是最高境界吧。「板著臉」是寵辱不驚,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以最優雅的方式經行著這個世界,看庭前花開花落和望天外雲捲雲舒——好似經過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春和蓬勃的夏,而來到成熟的秋,大地散發歷經春生夏長的馨香,鋪展開給人巨大安全感的靜謐。
「仿佛只要含光君在,就不必擔心害怕任何事情。」「明知這一趟兇多吉少,可是我一點也不害怕。」——都是因為有含光君——這「板著臉」的最合格的成年人。,
含光君為什麼總板著臉?因為,他是個合格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