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如今把感情看得更透明 大陸作家裡最欣賞韓寒(獨家)

2020-12-01 鳳凰網

香港樂壇著名填詞人林夕的三本書《十方一念》、《人情·世故》、《就算天空再深》的簡體中文版近日先後上市,令唱著林夕情歌長大的人們看到更多元的他:詩人林夕、雜文作家林夕。以下是鳳凰網讀書頻道《讀藥》周刊與林夕的獨家問答實錄。

歌詞是有點像束著鐐銬跳舞的文字

讀藥:「填詞人林夕」與「專欄作家林夕」有何不同?

林夕:填詞人林夕,因為填詞人怎也受制於歌手、監製、音樂,以致有時呈現的會有部分歌手的影子、或音樂的某個風格。而專欄作家則一定沒有了這部分的限制,但卻仍有專欄字數、讀者群的考慮。例如某些報刊有固定特有的讀者群或者報刊本身的風格,專欄文章的方向自然須配合。不過,無論受了什麼因素的影響,兩者呈現的都是非常真實的自己。

讀藥:在《十方一念》裡,有好幾首詩都有你歌詞作品的影子,比如《給我一段仁愛路》、《本來我想說》等等。在創作的時候是先有歌詞還是先有詩?對你個人而言,歌詞和詩的關係是怎樣的?

林夕:《十方一念》只是有少數作品是這樣。當時的確是寫完歌詞後,感覺未盡致,始終歌詞受到音樂的限制,於是把一些想法感受在創作《十方一念》時延伸下去,好像把未完的歌詞以文字另一個形式延續,可以說那少數的幾首,是歌詞的延伸篇。

不過,全書九成的作品是獨立地以詩的形式寫的。

填詞本身是先有曲,後有詞,先有音樂,然後把詞填入去。歌詞文字應該配合及演繹旋律的精神,不能完全獨立作主。因此,歌詞是有點像束著鐐銬跳舞的文字,與音樂由限制變成合作的一個美妙過程。

至於詩,就真的可由文字本身的節奏、架構去寫的,百分百自主的東西。而《十方一念》內這些類近詩體的文字,全部先在一本雜誌內發表,發表時已顧及它作為普羅大眾的一份娛樂生活雜誌,其讀者群對詩的接受及消化程度。有人問,怎麼不在一些專門發表文學或者詩刊裡發表,我就是有一點點想將詩普及化的心。

(如果要再詳細了解我對歌詞及詩的意見,可以參考我與九零年代發表一篇論文,名為《歌詞與詩的隔膜》,應該在網上可以找到的)

讀藥:受古典文學影響頗深的你,如何評價一度充斥樂壇的所謂「中國風」歌詞?

林夕:我要非常強調,我是不會用「充斥」二字去形容樂壇的情況。如何評價,覺得當然是一件好事了,尤其在香港、臺灣(臺灣是好少少的),一般人對文言文或中國古文學的認識及興趣都很低,認為是古代、過時,中國風、中國古典風則做了好事,把人們認為古代的變成潮流的標籤,引起新一代人對中國傳統文學及文化遺產的興趣。

讀藥:最滿意自己哪個時期的歌詞作品?

林夕: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滿意的作品。初出道,有些技巧及思想上未夠成熟,但那時期某些內容,某些作品的情懷,以現在的心態又寫不回來了。現在的我,自然是寫近於現在自己的思想。

不是把感情看淡了 而是看得更透明

讀藥:細觀《人情·世故》,似乎尤好說理,絕少耽於情感。同樣的傾向也體現在你近年的歌詞作品裡。是否與人的年齡、心境、信仰有關?

林夕:不能說什麼「耽於情感」,好像有點負面的,好像什麼耽於感情的逸樂。這樣問,當然背後亦帶出一些讀者對我的散文及歌詞的看法。

其實,歌詞為什麼總是比較抒情,容易感情的剖析及抒發,因為這也是音樂本身的特性。

至於我的散文,由於歌詞已寫了好多感情,於是,寫文章時就儘量少寫一些歌詞沒寫的。我是有意的練習以文章說理,以故事說理,希望達至以小見大,由大見小的文字世界。

你問的這個傾向,也不是近年。延至歌詞,我是真的很盡力的爭取回來,讓歌詞有廣闊一些的範疇。歌詞說理也不是新現象,香港七十年代的華語歌壇,大部分歌詞都是在說理,現在是有點點復古。

年齡是沒關係的,心理或心態因素的決定會大一些。不過,就算過去,我創作的好些情歌,歌詞呈現的情感世界也有很多道理、剖析性,讓感情也呈現了一些理念。近期寫的情歌,有理的部分更是希望能夠做到情理兼備,其實世間上萬事都情理兼備,否則就不耐咀嚼。

讀藥:是否如今的你,對感情更豁達、看得更淡了?

林夕:不會說看得淡,在感情上沒有濃淡。因為說到看淡,好像對感情就很灰心似的,就如別人說信佛者遁入空門,遁總有著逃遁的意味,不是逃,而是正面面對。

不可以輕易說更豁達,或者誤以為自己很豁達,因為你會發現,在感情世界裡總是永遠的起起伏伏,因此,與其說看得更豁達,無寧說是看得更透明。因為把感情看得透明,自然也可以把那些起起伏伏看得透明,看到前因後果,自己的心情為什麼起伏,自然能夠在起伏中處之泰然。

大陸作家裡最欣賞韓寒 小說好看雜文理性

讀藥:從何時開始起保持對政治、社會的積極關注?如果一個填詞人的作品裡極少融入這些因素,是否不夠完整?

林夕:自己在大學時期已是國事學會的成員,一直對國事、對政治及社會都有關注。我的另一部新作《就算天空再深》,可說是將近年自己對社會、世界的一些想法寫出來,尤其零八年零九年發生了很多國事、世界大事,希望文章可以引發讀者對自身以外一些事情的關注。

不過,我不會覺得如果一個填詞人的作品極少融入社會因素,就是不夠完整。正如前文說,音樂歌詞本身較易煽情,對社會性的問題、一些理性的分析尤要特別小心處埋。我覺得歌詞應該提出一些問題,引起反思,多於宣傳自己的理念。

我不會百分百認為歌詞一定要「文以載道」,否則就不是完整的作品,這並非必然,就如文藝文學,不應該為政治社會服務,事情如銅板之兩面,免好心做壞事。

讀藥:作為一個香港人,你親身所臨的大陸,與通過網絡、報章、電視所了解的大陸,有何差異?

林夕:透過網絡、報章、電視媒體認識的大陸跟親臨大陸(或者更準確說,是透過內地的朋友認識的大陸)是有不同的。在網絡、報章及電視內看到的,面對一些狀況的報導,自己不會一下子接受,以保留的態度去思考事情,是多了一重批判思維。有時我會發現,自己認識的,知道的比一些內地朋友還要多。

讀藥:是否留心過大陸當代作家?較欣賞哪些?

林夕:韓寒,因為他的小說好看之餘,雜文亦顯示了「看得見的理性」,就算他自己出的「十八禁」音樂專輯,我也有捧場。他出版《三重門》時,已有留意他。及後看到他在座談會裡,敢於表達出自己對一些被大眾高舉的作家如冰心、巴金的看法,有一副敢於挑戰權威的精神,對於當時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來說,是很難得的。

此外,還有李零的作品,他寫的哲學書亦很不錯。

商業媒體如需轉載本文請與鳳凰網讀書頻道《讀藥》聯繫。

相關焦點

  • 林夕經典歌詞集錦 大陸封殺55名藝人名單包括林夕徐若瑄等
    臺媒曝光了大陸封殺55名藝人名單,包括林夕、陳昇、徐若瑄、杜汶澤、何韻詩等等,林夕自傳已經不能再添加歌單了。  1985年,林夕發表作品《曾經》。1987年,林夕填詞的《無需要太多》入選1988年香港電臺第11屆「十大中文金曲」。
  • 林夕的歌詞裡,全都是愛而不得的你
    一個是才華橫溢的作詞人,一個是特立獨行的音樂人,兩個人在音樂上互相欣賞,配合的也是默契十足,天衣無縫。慢慢的一種若有若無的曖昧也在兩人之間開始發酵。林夕曾在日記裡提到:「我從來沒有寫日記的習慣,但與黃耀明錄音的幾十個夜晚,卻隨時可以寫出幾百甚至幾萬字」。林夕也曾在寫給林憶蓮的《至少還有你》裡說道:「你掌心的痣,我總記得在哪裡」。
  • 名人星座--韓寒:從處女到天秤
    韓寒生日剛好是處女座和天秤座交接的一天,所以從時間上來看,他在年輕時更傾向於處女座,而以後則會慢慢朝天秤的方向發展。  文/Shinning  韓寒,1982年9月23日生於上海。他是文筆犀利的少年作家,他是桀驁不馴的賽車手,他還是獨具一格的新人歌手。
  • 苦追韓寒7年奉子成婚,卻被小三插足隱忍8年,自古才子多風流?
    但是我們今天的這位主人公呢,他卻可以在這麼多年的時間裡動情的演繹自己的人生,他就是韓寒,大多數女生年少時期都喜歡過的一位作家。是啊,很多人都會被韓寒的那種融入理想社會的情愫,以及那些少男少女們所夢幻的世界當中的文章所吸引,但是說到底真正進入他世界的人卻沒有幾個。
  • 劉墉直言很喜歡韓寒:罵我的時候尤其可愛
    資料圖:臺灣作家、畫家劉墉在籤名售書。  韓寒桀驁不馴很自信   「我很喜歡內地這邊的許多作家,餘秋雨在《文化苦旅》中的詠嘆、莫言寫的那些民間故事、王安憶用一兩萬字寫的上海的早晨,讀起來都很有味道。韓寒也不錯啊。」坐在波特曼21層的套房裡,略帶慵懶地靠在沙發上,聽劉墉滔滔不絕著他腦袋裡如泉湧的想法,而他,也不由自主地聊到了韓寒。
  • 林夕後悔寫北京歡迎你怎麼回事 林夕為什麼被封殺原因
    林夕後悔寫北京歡迎你是怎麼回事?很多人知道林夕是著名的作詞人,林夕黃耀明什麼關係?林夕經典歌詞很多,北京歡迎你林夕的評價怎麼樣?林夕被禁怎麼回事?林夕後悔寫北京歡迎你怎麼回事  眾所周知,北京奧運會主題曲《北京歡迎你》是林夕作詞,不過此前在一次採訪中,林夕卻語出驚人,林夕表示:後悔寫出了《北京歡迎你》,還稱這是自己的一個汙點。林夕出生於香港,原名梁偉文。
  • 韓寒:至今仍會夢見自己在考試 答不出來就驚醒了
    而對於年少至今的經歷,韓寒坦言「剛踏出學校,會迷茫,也會懷念,甚至到現在有的時候都會夢見自己在考試,然後突然之間試卷答不出來,我就驚醒了。」以至於如今他對校園仍有一種情感,此次電影的一處拍攝場景就選在了「母校」松江二中,「有的時候我也會去大學校園踢球,恍然之間又好像自己來過這裡,其實沒有,我只是有那種感覺。」
  • 林夕:這輩子遇見你,竟花光我所有運氣
    作者 | 張先森30多年裡,他寫了3000多首詞。有愛情的悲歡離合,有成長的喜怒哀樂,有人生的滄桑百態,每個人都能從他的詞裡找到自己的影子。他是林夕,他總能把詞寫到你的神經末梢,觸動你內心最柔弱的地方。
  • 韓寒八字賞析
    其實我本人一直也對韓寒保持著一種濃厚的興趣,只是沒有找到時間認真研究一番;我憑直覺,覺得韓寒必是一個食傷型人物,果然,呵呵!下面姑妄言之,大家權且聽之。韓寒,1982年9月23日卯時生於上海,之所以說是卯時,乃是因為其父曾有一篇文章《兒子韓寒》中提到韓寒出生於早晨,命盤如下:乾造:壬戌  己酉  己酉  丁卯
  • 韓寒談自己稜角被磨平:人到中年,最重要的是與自己和世界和解
    在前天的西瓜視頻《2021有一說一》節目裡,節目組請韓寒擔任嘉賓,在一家普通的麵館裡,韓寒和粉絲們親切地交流著,讓大家感覺是一成熟穩重的鄰居哥哥。韓寒以往的尖銳在聊天中已經找不到了,粉絲們的提問,他都能幽默而圓滑地化解。一美女提問:「之前你是一個很狂的人。」韓寒說:「很黃嗎?」
  • 十句林夕經典歌詞,只有愛過的人才聽得懂附音樂
    有幾個經歷過愛情的女子,能從林夕的歌詞裡走出來。念恨嗔痴,愛情裡的每一種情緒,都被他寫得淋漓盡致。所以我們在他的歌裡笑,也在他的歌裡哭,如果你不記得愛情的味道,那麼就來讀讀林夕的歌詞。曾經年少的時候,對愛情是各種美好的憧憬,不懂林夕,覺得他的每一句詞,既矯情,又憂傷。世上有情人那麼多,哪有那麼多分分合合,醉生夢死。
  • 獨家「鍊金」術《神魔大陸》致富捷徑
    《神魔大陸(微博)·暮光之城》的奇幻世界無所不能,獨家賺錢秘方今日公布,讓你「點石成金」,輕輕鬆鬆發家致富,成為克蘭蒙多大陸上的巨賈商富。鍊金委託在神魔中,30級以上公會玩家可通過墨丘利商會的鍊金委託,完成「點石成金」活動,獲取大量的金錢。只要你夠勤勞,夠努力,日進鬥金不再是夢想,神魔一定會幫你實現。
  • 韓寒為什麼把自己的戰隊取名「1246」?這個數字有特殊含義
    如果經常關注電競賽事的朋友一定知道,作家兼賽車手兼導演三重身份的「80後領軍人物」韓寒,其實早在2014年,就以電競俱樂部資方的身份參與到了電競圈。也正是因為韓寒本人是使命召喚OL的玩家,所以在韓寒受邀代言使命召喚之後,就創建了自己的第一個戰隊,戰隊正是使命召喚項目,韓寒為其取名為1246戰隊。
  • 王菲迄今為止最不紅的一張專輯,林夕當年卻寫得盪氣迴腸
    而且《胡思亂想》專輯給人對這位從大陸遠赴香港歌壇發展的奇女子的好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胡思亂想》專輯首先給人的視覺便已是非常獨特。以一片白色襯底的唱片封套上,大大小小印滿了每個字都缺少一至數個筆劃的缺筆字句。諸如"沒有大頭相"、"沒有新形象"、"沒有寫真集"、"沒有歌迷會申請表"、"沒有混音版"、"沒有劇場版"、"沒有限量發售"、"只有胡思亂想"等等。
  • 韓寒的混亂情史:五個手指數不過,中秋撇孕妻和小三獨處?要和平
    他是一位暢銷書的作家,還身兼冠軍賽車手的桂冠。他被人奉為自己精神界的領袖,但也放蕩形骸,情史混亂......左手情人,右手愛人,兩者切換還渴望她們和平共處。他就是上鏡很多,表演的也很深韓寒!1982年韓寒出生於上海市金山區亭林鎮一戶普通人家。雖然沒有不凡的身世,也沒有家財萬貫的老爹。
  • 韓寒想要坐下聊一聊 郭敬明:我不太坐下聊天[圖]
    郭敬明、韓寒全程無交流   這次推介的導演多是「70尾」或80後,大都玩兒跨界,作品已上映的都取得了票房成功,待映的則受到極大關注。特別是韓寒和郭敬明,同樣是作家又同樣轉型當導演,媒體也習慣於總是將兩人比較。
  • 感情有兩大痛苦:林夕「追不到」的人,李宗盛「放不下」的愛
    人生有很多無奈和痛苦,在感情的世界裡,也有兩大痛苦,一個是林夕「追不到」的人,另一個,就是李宗盛「放不下」的愛。而林夕追不到的那個人,是不是就像我們生命中那位念念不忘的人呢,遺憾的是,林夕能為這沒有結果的感情賭上一切,哪怕粉身碎骨,而我們卻為了自我保護,早早退出了。放不下的愛林夕若是頭也不回的執著,那李宗盛便是心有不甘的無奈,若林夕的作詞是刀刀見血,那李宗盛就是如雷貫耳,質樸震蕩。同樣是90年代初期,那個時代真是很神奇,許多不朽和經典都產生於那個時空。
  • 楊千嬅&林夕:洗盡鉛華夢中見
    而林夕,則是「輕描淡寫,也傷人三分」。林夕為夢,夢為林夕。 1997年的楊千嬅遇到林夕,是《再見二丁目》,這也是楊千嬅的成名曲和代表作。林夕曾回憶「《再見二丁目》是曾經在東京街頭的一段經歷,回香港之後,我就把它寫下來。」林夕的筆觸,楊千嬅的聲線,把《再見二丁目》完美演繹出來。
  • 韓寒作品優美語句80句
    ——韓寒 《後會無期》21.他們先行,我替他們收拾著因為跑太快從口袋裡跌落的撲克牌,我始終跑在他們劃破的氣流裡,不過我也不曾覺得風阻會減小一些,只是他們替我撞過了每一堵我可能要撞的高牆,摔落了每一道我可能要落進的溝壑,然後告訴我,這條路沒錯,繼續前行吧,但你已經用掉了一次幫助的機會,再見了朋友。
  • 《飛馳人生》:韓寒自我的經歷投射
    韓寒此前有第一部作品《後會無期》第二部作品《乘風破浪》,《飛馳人生》是否是前兩部的延續呢?而這第三部作品表現會如何呢?  1月30日,《今日影評》特邀影評人陳一愚暢談《飛馳人生》的內容創作,剖析韓寒的變與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