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疲浪主義(ID:dada_molly),作者:毛利小張,Photo by NordWood Themes on Unsplash
2017年剛開始寫全年大事記總結的時候,「時代變壞」還是一件新鮮事,是一件剛剛開始覺出端倪的事。所以人的主觀性對此展現了最大的關注度,我在文章裡事無巨細地總結變化,並隱約覺得之後的每一年,可能都會朝著更分裂、更混亂、更無法溝通、更相互閉塞的方向發展。
事實證明大體確實如此,而且這樣的總結也總是活不過一天。一切都變得不新鮮了,我甚至時常在主觀上感覺到一種麻木。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總結2019年,我覺得是這樣的:
「這是非常普通的一年,普通到幾乎沒發生幾件標誌性的擲地有聲的大事件;但同時又太重大了,重大到發生的每件事情前後連貫起來看都是影響巨大的鏈條裡面的重要環節。」
普通又重大,2019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年。
從普通性來看,這一年並沒有發生幾件承前啟後的大事,諸如2016年的脫歐和美國大選;但顯然,所有這些大事件的影響都持續至今,並且在今年都有新的進展。
脫歐雖然一如既往沒脫成功,但英國首相已經換了好幾個,甚至連歐盟都換屆了。不過好在趕在這一年結束前,事情似乎有了定音的趨勢。
12月20日,英國議會以358票對234票通過首相詹森達成的脫歐協議,確認英國在2020年1月31日脫離歐盟。這個日期也是歐盟在10月28日同意英國脫歐的最後期限。
川普上臺之後一如既往破壞國際合作,退出氣候協定和中導條約,前者可以算是人類整體慢性自殺的一環,後者卻可能會為未來的熱戰埋下伏筆。
與之相比,中美貿易戰算是新鮮事。說是新鮮事,其實也可以追溯到川普上臺的兩年前。2019年下半年的第四輪磋商持續了近5個月,12月13日雙方宣布基本達成一致。但其實我們心裡清楚,在逆全球化、雙方競爭加劇的大背景下,「一致」總是暫時的,就像過去的三輪談判一樣。
有關這位總統最新的消息也不令人驚訝。2019年12月18日,美國眾議院多數通過對川普的彈劾。就像2016年的選舉一樣,這並不完全是一場有關是非的爭議,而是一場有關政黨與程序的爭議。眾議院的彈劾投票中,幾乎所有的民主黨都贊同,而共和黨都反對。
這場爭議將和脫歐的議程一樣延續到2020年,等待共和黨佔多數的參議院審議。
2019年3月15日發生在紐西蘭的清真寺槍擊案,以及4月21日發生在斯裡蘭卡的連環爆炸案,也都不是新鮮事,它們是近年來價值觀矛盾與分裂的延續。
前者是白人至上主義者對伊斯蘭世界的仇恨,而後者被伊斯蘭國認領,宣稱是對前者的報復。
那報復之後呢?還會有針對報復的報復,以及對報復報復的報復。不願溝通、相互仇恨、話語權不對等、隔閡加深……這些裂痕非一日而成,也無法自然消解。
如果要選一件2019年最重要的議題,我會選擇氣候問題。但同樣的,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幾十年老生常談,問題越發嚴峻,解決問題所依賴的國際合作卻越來越脆弱了。
每一年都有森林大火,但今年主要燒的是亞馬遜雨林——佔全球熱帶雨林一半面積、全球森林面積五分之一的「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也每一年都有野火,但2019年特別嚴重,8個月內發生了4萬多起火災,比2018年同期增長77%。
不但燒了,而且燒得特別嚴重,不但燒得特別嚴重,而且天災與人禍並存。號稱「熱帶川普」的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不但在火災成因中有責任,在救火過程中的表現也令人驚訝。
大火之後,雅伊爾·博索納羅拒絕救火,稱「巴西沒有資源應付大火「;但當G7提出援助2200萬元美金用於亞馬遜雨林救援的時候,他表示拒絕,除非馬克龍向他道歉,並指責歐洲這是試圖「幹涉巴西內政」。
世界氣象組織對2019年整體氣候狀況的評估要等明年初才能出來,現在只能看到一些預計的結論。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預估:
2019年將是有記錄以來第二或第三熱的年份,甚至北極大片地區都異常溫暖,發生了罕見的野火。
2018年的溫室氣體濃度創了新高,2019年的評估結果未出,但預估比2018年更高。2019年10月,全球平均海平面達到了自高精度測高記錄開始以來的最高值。
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英國和芬蘭均在2019年夏天創下最高溫記錄。9月13日香港天文臺總部下午錄得最高氣溫33.0度,是自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中秋節。
伊朗、菲律賓、衣索比亞、阿根廷、烏拉圭、巴西、索馬利亞等國均因大洪水造成人民流離失所;美國中部、加拿大北部、俄羅斯北部和亞洲西南部的降水量異常高。11月,義大利名城威尼斯也淹大水。
印度尼西亞和鄰國,及湄公河流域的部分地區出現了異常乾燥的天氣,2019年的1月至10月是澳大利亞自1902年以來最乾旱的時期。
但人們在這一年真正開始關注到氣候問題,大多不是通過極端天氣的頻發,也不是通過各國最新的溫度記錄,而是通過瑞典小姑娘格瑞塔·桑伯格。
維基百科2019年重大事件記錄的頁面裡,桑伯格就獨佔了3條新聞,包括乘坐零碳排放帆船橫渡大西洋參加氣候峰會、開幕演說中批評各國領導人,還在12月11日登上了《TIMES》的封面,時代周刊以此讚揚她一年多以來為呼籲各國重視氣候問題而做出的努力。
比起桑伯格來帶的正面效應,人們顯然更願意嘲諷她作秀、白左、天真;她引起的爭議顯示了人們在氣候問題上達成合作的困難性,當然也反過來促成了更多人關注到這個問題本身。
對於中國人來說,2019年顯得和過去的年份不太一樣,大概只有2008年可以與之匹敵。
過去發生大事件,中國人旁觀得多、參與得少;但2019年,貿易戰、5G革命、華為在全球市場上的博弈……中國深度參與其中,成為主角之一。
這是經濟實力強大、對外策略從低調轉向高調之後必然的結果;同時也是冗積多年的價值觀矛盾的集中爆發。
大環境變化,讓勞動力市場的剝削與反剝削矛盾更加凸顯出來。
3月20日, V2EX網友@nulun註冊了域名為996.icu的網站。3月26日,名叫996icu的新註冊用戶在GitHub創建了名為996.ICU的倉庫,該項目迅速成為趨勢榜第一,並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
但引起關注後的路徑大不一樣,在海外,許多科技公司員工和知名開發者對此發聲,表達支持;而在國內,相關話題迅速降溫,4月3日起大部分瀏覽器將996.icu網站及其項目倉庫標記為「危險網站」和「違法網站」,阻止相關訪問。
4月12日, 馬雲在內部交流活動中稱996工作制是一種「福報」,當時人們對此表達了極大的不滿。但年末的時候人們開始發現996可能真的是福報,因為如果不「996」,面對的可能就是拿不到「N+1」的失業。
中國始終是氣候協定的積極推動者,在這件事情上,我們的態度和責任感一向很好,儘管執行落實不盡如人意。
垃圾分類從上海開始,貢獻了長達幾個月的社交話題,並出現了網絡熱詞「你是什麼垃圾」。人們對此整體支持,抱怨也不少,抱怨主要集中在「我分類,你集中」的處理方式上。但按照國家規劃,分類體系會在2020年初步建立起來,一切進步都無法一蹴而就,總體上仍是好事情。
總的來說,2019年有一些「失去」:
4月15日巴黎聖母院失火,主建築尖塔塌毀。7月18日日本「京阿尼」工作室縱火案,致35人死亡。10月30日,世界文化遺產,位於琉球群島的首裡城發生火災。
3月10日埃航波音737MAX8型飛機失事,機上人員全部遇難。這是波音該系列客機5個月內的第二次重大空難,波音公司因此遭受巨大輿論壓力。牽扯近一年之後,12月23日波音撤換了執行長丹尼斯·米倫伯格。
10月1日,臺灣宜蘭蘇澳大橋發生斷橋事故,造成6人死亡,12人受傷。
僅10天之後,江蘇省無錫市312國道發生高架橋整體倒塌事件,至少3輛汽車被斷橋砸中。
10月14日,韓國女藝人雪莉自殺,11月24日,具荷拉自殺。
根據12月17日發布的2019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在全部153個國家中,韓國排名108名。日本在「東亞三國」中墊底,排名121名。中國排名106名,較2018年下降3位,較2008年的57名連續11年下滑。
好在2019年也有一些「得到」:
和宇宙的關係更近了一步,我們看到了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SpaceX獵鷹重型運載火箭首次商業運轉發射成功。
人類自身的極限也被進一步拉高,埃利烏德·基普喬蓋以1小時59分40.2秒完成馬拉松,將人類馬拉松成績推進到2小時以內。
臺灣在2019年5月通過了同性婚姻專法,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區。
內容消費領域空前豐富,「Apple TV+」和「迪士尼+」都加入了流媒體競爭行列;Google Stadia雲端遊戲平臺和Apple Arcade遊戲服務計劃也正式上線。只不過這些「豐富」多數與中國大陸地區關係不大,但沒關係,我們可以選擇充錢去看《慶餘年》。
區塊鏈從火熱到冷靜再到回溫,6月份Facebook發布Libra白皮書,這是2019年有關加密貨幣最重要的消息,但高開低走,由於管制爭議很快暫停發行。10月份,我國對區塊鍊表達了官方的關注和支持,這一支持最終會以什麼形態落實到生活中暫時還不得而知。
中國70周年閱兵展示了射程達到1.4萬千米的核彈頭固體火箭,此為蘇聯、美國之後第三位;還有東風-41型洲際飛彈的首次亮相。
中國大陸第一艘自製航空母艦「山東艦」正式成軍,在海南三亞軍港交付。
6月國內發放了首批5G商用牌照,宣布大陸正式進入「5G時代」;8月華為發布自研系統「鴻蒙」,這些技術的紅利我們還沒怎麼享受到,只能留待未來評價。
經歷了一年的折騰,人類依然相互不理解、不接納,甚至都不打算在一起聯網了——俄羅斯12月25日宣布成功測試了與世界不聯通的全俄網際網路。
但也就是這些人,他們居然還是一起經歷完了這一整年,並且在度過聖誕節之後,一起見證了月球路過地球和太陽的中間,三球連成一線。
怎麼說,看著社交網絡上來自不同定位的日食照片,覺得這件事情還挺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