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學者談詩詞類綜藝節目熱播 讓民眾靜心閱讀經典名篇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文化學者談詩詞類綜藝節目熱播 讓民眾靜心閱讀經典名篇
2018-04-14 21:48:3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中新社南昌4月14日電 題:文化學者談詩詞類綜藝節目熱播 讓民眾靜心閱讀經典名篇

  作者 吳鵬泉

孩子們誦讀古詩詞。 鹽軒 攝

  「詩詞類綜藝節目興起是件好事,對民眾進一步閱讀詩詞有積極作用。」參與《中國詩詞大會》命題和學術顧問工作的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方笑一14日在江西南昌表示,電視節目只是引導,最終目的是讓民眾能夠靜下心來閱讀經典名篇。

  「書香贛鄱」全民閱讀專家論壇當日在此間舉行,現場多位論壇嘉賓分別作演講。

  近年來,與古詩文相關的傳統文化類綜藝節目成為內地綜藝節目「爆款」,唐詩、宋詞等成了「網紅」,不少民眾被強勢「圈粉」,掀起一場「全民詩詞狂歡」。

  在第二屆孔學堂·國學圖書博覽會上,國學類暢銷圖書榜單發布,100本暢銷書上榜,《中國詩詞大會》奪冠。

  在方笑一看來,詩詞類、歷史類、思想類中國古典著作,以及諸多學者為普及中國傳統文化而撰寫的相關作品熱銷的背後,有著電視和新媒體相關節目的推動作用。

  他以《中國詩詞大會》舉例稱,該檔節目採取競賽加解說的形式,把詩詞變成一項可以全民參與的活動,促發了大家以懂得更多古典詩詞為榮,以積累更多古典詩詞知識為傲的傾向。

  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楊雨是《中華好詩詞》《見字如面》節目嘉賓。在她看來,藉助於新媒體的手段,詩詞類節目將不少民眾內心潛藏的詩詞興趣和愛好激發出來。這些節目也為喜歡詩詞的人提供了一個知音交流的平臺。

  詩詞類綜藝節目為何會一步步走進尋常百姓家?楊雨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除了我們本身有需求外,各種詩詞類綜藝節目也採用創新的表現形式,讓大家從不同角度去重新認識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經典。這些創新的表現形式同時又激發了我們對經典的興趣。」

  變得更親民、更接地氣的詩詞類綜藝節目也贏得眾多網友好評,「每次看詩詞類節目,總是感慨頗多,自己沒學好,要與女兒共勉。」「看詩詞類節目,得要慢慢品味。」「發現詩詞之美,太棒啦。」

  「電視節目只起了引導作用,最終目的是讓民眾能夠靜下心來閱讀經典名篇。」方笑一認為,只有通過閱讀,我們才能深入到古人生活的情境裡,去體會以古詩詞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妙。(完)

相關焦點

  • 2017年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
    二、《朗讀者》等「現象級」文化綜藝節目獲公眾點讚  從《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到《朗讀者》,2017年初多檔文化類節目接連「火」遍電視屏幕和社交網絡,同名圖書亦持續暢銷。公眾對這類文化綜藝節目的點讚,凸顯了當下社會對高質量精神文化產品的旺盛需求。
  • 文化氣質悅目又潤心 綜藝節目有意思也有意義了
    而隨著人民群眾文化水平和審美能力的提高,他們也渴望看到更多思想內涵深刻、內容積極健康的文藝作品。這種時代需要和受眾訴求作用於綜藝領域,一批以多樣形式創新傳播主流價值理念的綜藝節目順勢而起,因悅目又潤心的文化氣質俘獲了觀眾的芳心。文化類節目以親民樣式走向大眾由於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一些電視受眾對被動傳播教育的方式不買帳。
  • 盤點2017年最熱門的文化閱讀事件,你怎麼看?
    《朗讀者》,2017年多檔文化類節目接連「火」遍電視屏幕和社交網絡,同名圖書亦持續暢銷。公眾對這類文化綜藝節目的點讚,凸顯了當下社會對高質量精神文化產品的旺盛需求。啟動儀式上,文化學者、作家、文藝工作者等圍繞著共讀詩書、共誦經典、共築中國夢,分享閱讀故事、暢談閱讀感受、倡議閱讀行動。
  • 熱播綜藝節目收視綜合分析(2020年11月7日-11月13日)
    導 語據"中國視聽大數據"(CVB)統計,2020年11月7日至11月13日期間,《時代楷模發布廳》致敬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故事裡的中國II》再現經典,獲多項收視指標之「最」;《勇立潮頭——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文藝晚會》精彩上演;《好記者講好故事——2020年中國記者節特別節目
  • 綜藝節目"文化味"濃 益智答題類成主打
    綜藝節目"文化味"濃 益智答題類成主打   近期,記者發現螢屏綜藝除了真人秀、相親等傳統節目外,文化類節目突然多了起來。
  • 晚間時段首播綜藝節目收視綜合分析(2021年1月2日-1月8日)
    導 語據「中國視聽大數據」(CVB)統計,2021年1月2日至1月8日期間,《眾裡尋你——2020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攬獲綜藝收視之"最",宣傳效果顯著;綜「N」代節目《經典詠流傳Ⅳ》《最強大腦Ⅷ》開播;《奔跑吧·黃河篇》《嗨唱轉起來Ⅱ》《神奇公司在哪裡》收官。
  • 2017「十一」國慶節電視劇和綜藝節目推薦 繼續「花開月圓」節目多
    2017「十一」國慶節電視劇和綜藝節目推薦 繼續「花開月圓」節目多時間:2017-09-29 21:53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7十一國慶節電視劇和綜藝節目推薦 繼續花開月圓節目多 黃金周螢屏 繼續花開月圓節目多 在這個黃金周假期,《那年花開月正圓》繼續熱播,記者從江蘇衛視獲悉
  • 引入央視及鳳凰衛視 大陸節目赴臺又成話題
    王建煊認為,臺灣媒體充斥亂象,老是名嘴在節目上談八卦,對民眾有什麼好處?  島內媒體亂象叢生,並非虛言。當拳頭加枕頭充斥版面和時段,「無冕之王」、「第四公權力」這樣的美譽和光環正與臺灣媒體漸行漸遠。然而,這絕不僅僅是媒體報導方針的變化。
  • 綜藝|《見多識廣》明晚播,世界雙截棍冠軍重現李小龍經典動作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廣東衛視文化知識競技類節目《見多識廣》第二季正在熱播,將於 26 日晚播出的新一期節目中,八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年輕人踏上了這個舞臺,其中有世界雙截棍冠軍、青年指揮家、國學老師、電視劇製片人,也有花樣遊泳隊教練、青年設計師、大學生和高速公路收費員。
  • 央視綜藝相親節目走進鳳陽搭起「鵲橋」
    人民網滁州11月26日電(周坤) 26日上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的大型綜藝相親節目《喜上加喜》在安徽省鳳陽縣鐘樓廣場錄製,於青山綠水間搭建舞臺,以相親交友形式為載體,在歡聲笑語中展現鳳陽的建設成就。3000餘名市民慕名而來,親眼見證了家門口這樁大喜事。
  • 讓文化傳承的薪火越燒越旺:由傳統詩詞引發的關注說開去
    就讀於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季欣潔不僅在節目主持人董卿身上看到了綜藝主持人發展的新方向,還重新愛上了詩詞。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熱播點燃了一把詩詞熱火,喚醒了許多人對詩詞的熱愛。近日,在中央電視臺、中華詩詞學會、中華詩詞研究院聯合舉辦的《中國詩詞大會》座談會上,20餘位參會者就《中國詩詞大會》影響廣泛的原因以及如何乘勢促進中華詩詞事業的發展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 羅雲熙又上湖南衛視,為了參加這檔綜藝節目,遺憾錯過朋友婚禮
    《香蜜》熱播後羅雲熙也相繼參加了一些綜藝節目,但觀眾們表示根本看不夠。近期羅雲熙終於滿足了觀眾的願望,再次現身錄製綜藝節目。但此次羅雲熙繼《中秋之夜》後再次亮相湖南衛視,為了參與《幻樂之城》節目的錄製卻遺憾地錯過了好友的婚禮。
  • 讓文化傳承的薪火越燒越旺-光明日報-光明網
    就讀於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季欣潔不僅在節目主持人董卿身上看到了綜藝主持人發展的新方向,還重新愛上了詩詞。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熱播點燃了一把詩詞熱火,喚醒了許多人對詩詞的熱愛。傳統文化的傳承,應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回歸大眾。     以《中國詩詞大會》為代表的《中國成語大會》《漢字英雄》等一系列文化類綜藝電視節目,近幾年為傳統文化的傳播發揮了新作用。這些電視節目大多以文化競技為主要內容,通過設置賽制、選擇有趣的節目風格,吸引觀眾參與互動。
  • 《甜蜜的任務》熱播,三位真火組合來襲,易烊千璽講述感動點滴
    伴隨著綜藝節目的不斷出新,在近期的綜藝節目當中訪談類的綜藝屈指可數,在這其中《甜蜜的任務》作為一檔明星訪談類的綜藝深受觀眾的喜歡。在這檔節目的最新一期節目當中則是迎來了近期熱播綜藝《朋友請聽好》當中的三位常駐嘉賓何炅,謝娜,易烊千璽。
  • 《國家寶藏3》首播收視率0.35%,現象級文化綜藝也「曲高和寡」?
    只是,除了與前面兩季不相上下的口碑評分外,《國家寶藏3》也面臨著絕大多數綜藝所面臨的熱度低潮。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市場中已播和待播的文化類綜藝超過35部,其中包括當前市場中播出過半的《登場了!敦煌》和北京衛視今年隆重推出的文旅類綜藝《了不起的長城》。然而,這幾檔綜藝也都如《國家寶藏3》般,面臨著「高口碑、低收視」的現象,是文化類節目不好看了,還是市場風向有所轉變?
  • 「朱自清的文化自信與文學意義」學術研討會揚州舉行
    崔佳明 攝   中新網揚州10月13日電 (記者 崔佳明)今年是朱自清誕辰120周年,13日,揚州召開「朱自清的文化自信與文學意義」學術研討會,紀念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當日,來自全國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逾60名專家學者相聚在朱自清先生的故鄉揚州,共同探討朱自清先生在中國現代文化史、文學史、學術史上的地位及貢獻。
  • 偶像節目開年遇冷,戀愛綜藝成黑馬,2019年為何催婚節目如此火
    從韓國原創節目《proudce101》中輸出的「101模式」,以人海、選拔、養成為核心,在亞洲綜藝市場裡已經進行了大範圍的複製。《偶像練習生》引入「101模式」,對於音樂綜藝深陷同質化困境、本土偶像持續低迷的中國市場來說,無異於一針「活血劑」。同時各大選秀節目中的遺珠之憾齊聚,待發掘的潛力新人蓄勢待發,選手身上的個性色彩、所具有的原生話題性都是獨一無二的。
  • 不愛看日本綜藝?那是你沒看對節目
    比起韓綜,日本綜藝的關注度在國內要弱許多。   一是因為門檻高,需要觀眾對日本文化有一定了解。其次,日本綜藝的熟肉比較少,限制了大眾觀賞。但是金子總會發光,你不愛看日本綜藝?那是你沒看對節目。
  • 臺灣藝人高以翔錄節目猝死,危險性綜藝的底線在哪?
    閱讀背景11月27日凌晨,藝人高以翔被爆在錄製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追我吧》時暈倒。據現場網友回憶,當時高以翔正在跑步項目中全力奔跑,大約凌晨1:45時,高以翔高喊一聲「我不行了」,便摔倒在地。當時攝製組還以為是劇本安排,在其他明星嘉賓上前後才發現高以翔已經失去意識,醫護人員趕到現場後,對高以翔進行了十多分鐘的心臟復甦搶救,隨後送往醫院進一步救治。
  • 墾利區文化館朗讀亭:靜心朗讀 感受文字的力量
    記者發現,朗讀亭外觀類似復古電話亭,裡面配備了專業朗讀設備,「朗讀亭是一個不受幹擾的密閉空間,朗讀者首先需要登陸朗讀亭相關聯的微信公眾號,然後在亭內的手觸屏上選擇唐詩、宋詞、元曲和現當代文學等涵蓋國內外經典著作的經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