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站在高高的山崗上,俯視一群在山腳下唱著「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長的美麗又善良」;還有一群人在如痴如醉地唱「小薇啊,你可知道我愛你?我要為你飛到天上去。」目睹此情此景,喀秋莎笑而不語,朝著敵人的炮火,義無反顧地前進了。山谷中迴蕩著喀秋莎的戰鬥聲響,驚天動地!
蘇聯喀秋莎火箭炮名氣比義大利炮大多了。喀秋莎打出去地動山搖,光聽到那聲音就足以讓人肝膽俱裂。義大利炮若不是因為亮劍,也不會火起來。戰火紛飛的年代,每個民族都必須有一件拿得出手的兵器,並依靠這些兵器,成功地保家衛國。蘇聯人為了抵禦德國,先後研發了ak系列步槍、喀秋莎火箭炮等名垂千古的武器,甚至AK47現在還在非洲、中東等戰亂地區廣泛使用。德國人更不要說了 ,坦克獨步天下,讓盟軍吃了很多苦頭。日本人的零式戰鬥機也一樣威風,曾經打的美國空軍聞風散膽。美國也不是草包,他們強大的原子彈,鼎定乾坤。我們在那個時代的武器,好像也只有漢陽造和大刀了。依靠低端的武器和高揚的戰鬥意志,我們還是頂住了壓力,艱難地取勝了。回過頭來看,蘇聯人在面對侵略的時候,除了有先進的武器和不屈的戰鬥精神以外,還出現了戰火之下年輕男女對愛情的浪漫想像。喀秋莎就是最經典的代表!我愛你,可我要上陣殺敵!如果我死了,那盛開的梨花就是我!國難當頭,愛情只能讓位於戰爭,年輕的男女都理解,並自覺地踐行個人對國家的責任和義務。莫斯科沒有眼淚,大雪紛飛。愛情的浪漫與戰爭的殘酷,不斷衝擊著年輕人稚嫩的肩膀。相比之下,我們也經歷了很多戰爭,然而並沒有在戰火中誕生浪漫的愛情歌曲。這是為什麼呢?我們耳熟能詳的戰鬥歌曲好像並沒有涉及到愛情,愛情真的是奢侈品嗎?松花江上的悽涼,黃河大合唱的悲壯,無一不在訴說戰爭的殘酷和民族抵抗侵略的決心。在民族大義面前,請忘掉女人,忘掉愛情,團結起來抵抗侵略才是正道。
經過了長期的壓抑時代,我們可以再次歌唱愛情了。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長的美麗又善良。這樣的歌曲歌詞簡單粗暴,不知道有什麼美感?可能只有一丁點的美感,竟然傳唱了整個中國。還有兩隻蝴蝶,親愛的你慢慢飛,小心前面帶刺的玫瑰,小孩子都會唱。小薇啊,你可知道我愛你?這歌詞誰寫的?我一句也聽不明白!
喀秋莎的歌詞是誰寫的?我真的一句也聽不懂俄語,但我能感受到歌曲的旋律帶來的樂觀和鬥志。
關注@社會評論猿,有空去聽一下喀秋莎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