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6日, 從多個獨立信源處獲悉,拼多多已於近期退出與央視春晚的紅包合作項目,不再擔任 2021 年春晚獨家紅包互動合作夥伴。至於新的紅包合作夥伴, 從接近此次競標的多位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則由抖音擔任。
2020 年 9 月 24 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2021 年「品牌強國工程」發布活動在京舉行,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將成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2021 年《春節聯歡晚會》獨家紅包互動合作夥伴。
目前拼多多內部已暫停春晚紅包項目。拼多多本打算通過春晚紅包活動影響力力推其支付業務,今年重點投入的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原本也在此次春晚紅包項目的宣傳計劃之中。
受春晚營銷項目被轉移的影響,拼多多自建支付渠道的拉新節奏將被拖後,買菜和農產品等重點業務也失去了絕佳的曝光機會。
此前參與該項目的拼多多平臺商家也已經暫停了相關活動。去年拼多多與央視官宣雙方合作達成後,參與該項目的商家便開始加大部分產品備貨,僅僅一兩個月後,拼多多與商家熱鬧而忙碌的春晚戰役戛然而止。
對此前參與春晚紅包活動的商家,拼多多給出兩種彌補方案,一種是直接退款,另一種是彌補利益點,如給商家更多流量和曝光機會。
拼多多退出後,抖音成為 2021 年春晚新的紅包合作夥伴。這是抖音第二次與春晚進行紅包合作, 2019 年抖音首次與春晚合作曾有暴漲的經驗,但現在的體量已經不太可能在 app 用戶數據上有太多上漲空間,更多是看品牌調性以及電商直播帶貨等新業務的想像空間。
這是央視第一次撤換春晚合作夥伴,拼多多在公眾輿論場的聲望和形象,直接影響了公司的業務進展。
「雙方都有意停止這次合作」~這句式太熟悉了,就像當年打DOTA說的
你自己退吧,我們能贏。
你說拼多多布局了這麼久的買菜業務,獨家冠名春晚和紅包撒幣還要十個億,會有意中止合作嗎?雖說這錢賺來帶血,但好歹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呀。這一波損失,要下面再加400小時班也補不回來呀。但這事終究不管你落花有沒有意,全看流水無情。
眾所周知,咱央視這麼有門面的企業,是絕不可能違約的。拼多多若是識相的,就應該自己中止合作,人家還能給你留最後一點體面,說這是正常商業決策。
這事對拼多多影響大麼?我認為非常大。
前期投資布局的業務得不到充分的流量曝光,賣菜又不是賣房,一塊幾毛的東西,成交量上不去,大概率收不回成本。知道多多買菜的網友,又恰好是聲討它的人。可憐了為多多奪邊疆的女孩,燃燒了自我,仍然奪不來邊疆。
網際網路行業是智慧密集型行業,老闆卻當做是勞動密集型行業。有傳言2021屆校招生,毀拼多多offer的創出歷史新高。還拿什麼去持續構建公司的人才隊伍?
什麼叫社會性死亡?你公司還在,人才沒了,客戶又只圖便宜沒有忠誠度,現在連投廣告的媒介都被切斷。上一次遇到這種人血饅頭企業,還是做醫療競價排名的B企業。一家企業一旦被貼上了標籤,遭到用戶和應聘者的厭惡,想要扭轉過來是十分艱難的。
十天時間,拼多多的負面新聞簡直不要太多了。員工猝死、跳樓自殺、病倒、偷偷刪除用戶相冊裡的截圖、辭退脈脈發帖員工......職場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拼多多的誕生與發展,與傳統網際網路企業平臺不同,拼多多是從五環外向五環內、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誕生初期靠的就是洗腦廣告,「拼得多、省的多」、「X億人都在拼的購物APP」以及微信裂變不斷在五環外發展。直到2018年上市之後,創造性的推出」百億補貼」項目,向中高消費人群靠攏。
拼多多的活躍用戶數在不斷的增長,財報顯示,拼多多在2020年三季度,年活躍用戶數已達7.31億。以及非常接近淘寶,也就是說,拼多多通過高強度推廣、微信裂變、百億補貼,用戶數增長已經接近天花板。很難再有新的突破。
顯然,相比於用戶增長,「支付業務」與「社區團購」是更好的故事。
先說說支付,網際網路支付的主流分兩大塊,阿里系支付寶、騰訊系微信支付。但是,美團、京東、拼多多、攜程、抖音等都有自己的支付系統。雖然他們大多數目前都以微信支付為主,比如美團會把支付寶的支付界面摺疊起來,但是畢竟不是自己的。用別人的就要受別人限制,當年京東為了擺脫支付寶,採取貨到付款方式,快遞員帶著pos機送快遞。何況,網際網路支付還可以衍生出各種金融服務。誰不想做自己的支付?
社區團購就不用說了,今年最火的網際網路行為,各種燒錢大戰。一塊錢、一毛錢買各種水果、蔬菜。搞得最後上面都發話,不能惡意擾亂市場。
好好的一盤棋就這沒有了。抖音如果接了這個項目估計也是以推廣自己的支付為主,再聯合抖音平臺的電商廠家合作送各種優惠券。只不過,現在時間這麼緊張,字節跳動的員工怕是要007。
古往今來,中外文學作品裡要錢不要命的人都是用來諷刺的,但是諷刺的不是人,而是引發這一現象背後的成因。
人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要接受安逸的日子帶來的後果,看起來是對的。但細品起來, 卻是人想要掙錢,只能拼命。然後拼多多卻將這個全部甩鍋給社會問題。誠然,現在的特殊狀態就是拼命努力很難實現階層躍遷,只能提高收入。資本就是充分利用了這一點,利用不同人的不同訴求,分化打工人。
還有人說多勞多得的問題。多勞多得看起來也沒有問題,我也不談收入分配問題。人不是機器,打工人今天覺得精力充沛想加班到深夜,可是明天覺得很累,想要休息,但是可以嗎?也只能選擇離職吧。所以資本利用社會的收入分配問題,以金錢為誘餌,用多勞多得給自己背書,實際上是利用選擇權的不對等,控制壓榨打工人,將公司的商業風險轉一部分嫁到打工人身上,出了問題還可以甩鍋社會。
普通人有幾種,一是無暇思考,就覺得多勞多得,二是,覺得就是資本的錯,但卻看不清資本的手段,三是考慮到社會問題後,覺得根本問題也不在資本。當然,還有一點我沒說,拼多多可是納稅大戶,並且是為數不多的網際網路大廠。
拼多多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他說謊了,他不願意承認發貼子的是自己,但事實證明發拼命文化的恰恰是他們自己。
一個企業可以有變態 的企業文化,但不能對社會不誠實。一個不誠實的企業加入春晚進行宣傳,這對於社會是極大的不尊重。
所以,我們認為拼多多退出春晚,是當然之義,否則將會對我們的國家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任期內與他的白宮工作人員來溫司機有過不正當關係,並引起了輿論譁然,輿論中有支持他的有不支持他的,他的政治對手對此也進行了猛烈的攻擊,並企圖製造出一個大新聞。
於是有記者不斷的在記者招待會上詢問柯林頓 此事,柯林頓很生氣,並做出了肯定式的回答:沒有,純屬造謠。後來的事實證明他與來溫之間的確有過不正當的男女關係。於是,柯林頓 的政治對手發起了對他的彈劾,但有意思的是彈劾的理由是:柯林頓說謊了!並不是柯林頓亂搞男女關係了。
也就是說對於美國法律來說,總統玩女人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你可以在道德上批評他,但上升不到法律層面,也就是說:道德的歸道德,法律的歸法律!道德可能會有爭議,但法律不容踐踏。作為公眾人物與權力的擁有者們,說謊是最不能接受的。
綜上而言,結合本次拼多多的事件來看,拼多多聲稱員工要拼命,才能獲得自己的成功,這只是一家之言,未必對,也未必錯,這個可能會有爭議。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件。但拼多多否定自己發過相關的內容,但種種證據證明了就是拼多多發的,這就涉及到了說謊的問題了。
作為一家權威的擁有大量資源的公眾企業,他涉及到公眾利益,這樣的一個公司是不誠信的,這才是問題的本質,這是不能被公眾所接受的。
所以,拼多多不誠信,才是該事件的關鍵。一個不誠信的拼多多,給公眾所帶來的只會有負面價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