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錢,你是什麼態度?對錢很大方,花錢很大方,每天對自己口袋裡的錢沒有數,對於1分錢覺得那就不是錢,一元錢無所謂,還是很珍惜愛惜每一分錢,對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有數,該買的才買,不該買的絕對不多掏一分錢,精打細算的花每一分錢?
大多人都喜歡第一種人,對錢大方,不斤斤計較,討厭第二種,死摳死摳的。可是你有沒有觀察過,對錢大方的人就很有錢嗎,對錢吝嗇的人就很窮嗎?如果你仔細觀察過,恐怕不是。對錢越大方的人看似一時富有,但最終只是個窮,對錢細緻的人一時看似摳門,但最終卻是個富裕的人。這是為什麼?因為對錢的態度和對人的態度是一樣的,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你對我不好我為啥對你要好,遠離你才是正確的選擇。
以前我也總是認為人要大方,尤其對錢,對朋友願意花錢,買東西要出手大方,無論幹啥總覺得搶著付錢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自己對錢壓根沒有概念,看到小錢覺得那就不是錢。現在不這樣認為了,因為我堅持了這些觀念很多年依然很窮,而那些我認為摳門的朋友卻很富。我有個親戚幾十年來一直很大方,夫妻兩人都是對錢豪撒那種人,吃上喝上用上隨心所欲,從來不討價還價,不講錢多錢少,那些年他們的朋友很多,尤其聚會幹啥,朋友都願意去,他們從骨子裡看不起那些「窮親戚",那些幹啥都很摳的人,而且當著親戚的面還指責過。可是很多年過去了,眼看著自己的孩子到了娶媳婦的年齡了,那些」窮親戚」都給孩子買了房子,而他們夫妻兩拿不出幾萬元來,更別說幾十萬的房款了。這個時候當她的那些「窮親戚」其樂融融的享受晚年生活時,他們夫妻兩卻賣命的掙起了錢。他們夫妻兩年輕的時候因為有門好手藝,自己做著生意,收入很高,但他們對錢不當一回事,就是因為他們不愛錢,所以錢也就不愛他們,不願意長長久久的留在他們身邊。
還有一個朋友,是做房地產的,二十幾歲的時候自己就投資了兩套公寓,到了三十出頭,又逢家裡拆遷,又是分錢又是分房。在我們眼中已經是富人了,該買就買該吃就吃,該享受就享受,可是,我這個朋友就是個「怪人」,衣服買的是最便宜的那種,做個頭髮非得在網上團購那種最便宜的,請人吃飯也是緊緊摳摳的,感覺幹啥都很摳門,我們總說要那麼多錢幹啥,自己本身做地產,一個月收入上萬,家裡又分了錢,不對自己好點幹嘛?當我們都用自己狹隘的眼光審視他的時候,他又在房價馬上翻倍前投資了一套兩室的房子。到目前為止,三十五歲,在一個二線即將邁入一線的城市投資了三套房子,拆遷的房子暫時不說了,這已經是我們高攀不起的了。而三十五歲的他,一家四口卻在租房住,過著那種很「摳」的生活。以前年輕氣盛,自己光想著怎麼玩,認為年輕就應該瀟灑的活,認為年輕就應該享受生活,存錢幹嘛,要那麼摳幹嘛,活得那麼累幹嘛,可是到了三十歲,才覺得活錯了,因為不愛錢,覺得年輕,錢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任意揮霍無所謂的態度導致了今天三十多依然很窘迫的生活。
前幾天看過一個故事,說李嘉誠兩元錢掉到了車底下,當保安幫他撿起來後,他給了保安100元。當時別人不解,問他為什麼?他的解釋是兩元錢也是錢,也有他的價值,省兩元錢比賺兩元錢容易得多。他給保安100元是因為保安付出了勞動,這是勞動所得價值,與錢本身沒有關係。一位富豪大佬對金錢都如此的態度,想想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對錢的態度,我們窮,怪誰,怪我們自己不愛錢。我們沒有錢,還裝窮精緻;我們沒有錢還非得裝闊氣;我們沒有錢還非得和別人比較,分分鐘鍾都在追求物質上的享受;我們沒有錢,還不懂省錢致富的道理。
如果你是一個凡夫俗子,能過好這一生,依然需要金錢的加持,而你對金錢的態度決定了你是否能過好這一生,這與你能賺多少錢沒有關係。你不愛錢,不惜錢,不能像對待自己的愛人、孩子一樣去從骨子裡愛惜錢,依然認為錢是賺來的,賺來的錢就得花,就得散,就得享受,那勸勸你還是省省力氣,你已經淪為了賺錢的工具,已被無止境的物慾所控制。要過好這一生,對錢提前要有預謀,會賺也得會花,更得會省,省錢比賺錢容易的多,不信你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