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近日發布的國際聯合研究表明,手臂之間血壓讀數的差異與心臟病發作、中風和死亡等風險有關,臂間血壓差越大,患者的健康風險越大。該研究由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領導進行,獲得了英國國家健康研究所(NIHR)的資助。研究成果已發表在《高血壓》雜誌上。
實驗過程
這項名為INTERPRESS-IPD的研究對全球24項研究進行了薈萃分析,覆蓋來自歐洲、美洲、非洲和亞洲的近54,000人數據。
實驗結果
統計數據表明,雙臂收縮壓差異確實與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有關:
當雙臂收縮壓差異≥5 mm Hg時,全因死亡風險就會升高7%。隨著雙臂收縮壓差異不斷加大,風險也逐漸升高,平均每增加5 mm Hg,全因死亡風險增加5%,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6%。結合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弗雷明漢、QRISK2等不同心血管風險評分體系進行調整後,在之前沒有心血管病史的人群中,雙臂收縮壓差異每增加5 mm Hg,與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4%-12%有關。
基於這些數據,研究團隊強調,在進行心血管風險評估時,應測量兩隻手臂的血壓並關注壓差,並建議將雙臂收縮壓壓差10 mm Hg視為正常上限。
研究通訊作者,埃克塞特大學Chris Clark博士表示,「用常規血壓計測量兩隻手臂的血壓非常便捷,也無需昂貴的設備。目前臨床上可能只有50%的情況做到了同時測量。
這項新的研究為臂間血壓差提供了一個新的「正常」上限,該上限明顯低於當前的指南標準。這項研究可能會導致國際高血壓指南的變動,這意味著可以識別更多的高危患者,可能使其避免出現更大風險,並且能及早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