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夏琳琅
圖:網絡
女兒放學回來說,今天班上新來個同學,眼睛天生一隻大一隻小,本來覺得有點怪,大家都不好意思看她,沒想到她主動和大家介紹說這是她的與眾不同,她擁有和大家不一樣看世界的眼光,所以她畫畫特別好。
女兒說真的呢,那位新同學真的畫的很好,其實她笑起來很好看,眼睛像彎彎的月亮。
我很高興聽女兒這麼說,更為那位新同學驕傲,我也相信,那是上天賦予她的某種天賦。
這讓我想起和女兒一起讀過的一本很棒的小說《芒果貓》,裡面有個與眾不同的小姑娘,也是有著神奇的天賦。
米雅在8歲時忽然意識到,自己和周圍小朋友都不同,她一直看得到數字的顏色,也能在聽到各種聲音時同時看見顏色。
比如字母a是向日葵般的黃色,數字2是棉花糖的粉色,電話鈴聲是紅色的漩渦,就連她的小貓「芒果」打個呼嚕,都會有一個個芒果色的泡泡……
好朋友珍娜的名字是閃閃發亮的綠色,還點綴著些許的金黃。姐姐貝思的名字是深棕色,好像沼澤水一樣。弟弟扎克的名字是淡藍色,知更鳥蛋的那種淡藍。她自己的名字米雅,是蘋果糖的紅色,略微帶著點鱷梨的淡綠。
米雅聽到爸爸飛機的呼呼聲,會產生棕色的斑紋和線條。芒果貓的喵喵聲是橘色的泡泡、金黃色的圈圈。弟弟扎克的笑聲像朵灰色的雲,那是天要下毛毛雨的顏色。
很神奇吧!可是米雅很苦惱,她不能看彩色印刷的書,那會造成各種色彩在眼前混亂,也不能有太大的聲音幹擾,太多大面積的有形狀的色彩會讓她暈眩。
最最重要的是,幾乎所有人都不相信她說的,同學們叫她「怪物」。為了和周圍人一樣,米雅隱藏了自己的特殊,承認這些都是自己胡編的。果然,周圍人都淡忘了這件事。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13歲進入少女時期的米雅更敏感,人都是希望被認同被接受的,米雅沒法假裝自己什麼都沒發生,她終於選擇尋求家人朋友的幫助。
慶幸的是,雖然很離譜,父母還是選擇堅定地相信米雅,並帶她四處求醫。
在醫生幫助下,米雅終於開心地知道,自己並不是有魔法,只是因為是「共感覺」者,它會從一種型態的感官刺激,如聽覺,引發另一種型態的感覺,例如視覺或味覺等,這種狀況雖然非常少見,但世界各地還有一批和米雅相同的人存在。
找到「組織」的米雅特別興奮,終於感覺自己不再是「問題少女」。
《芒果貓》作者是美國兒童文學家溫迪·馬斯,她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為太空人,可是後來發現自己暈車,只能無奈放棄這個夢想,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了兒童文學家。她寫過許多小說,《芒果貓》是她的第一部小說,出版後就飽受好評,並獲得施耐德家族好書獎。
書中想像力豐富,文字優美,情感溫暖治癒,是一部非常適合親子共讀的故事。
書中家人間的互相信任、支持特別令人有啟發,世上本不是千人一面,要相信親人朋友,勇敢認識那個與眾不同的別人或自己,因為正是有了不同,世界才有更多色彩,才更美麗。
書中有人問米雅:難道沒有任何地方可以治療這種疾病嗎?
米雅的弟弟堅定地說:「我姐姐沒有疾病,有的是一種天賦。」
希望每一個獨一無二的你都充滿自信,美麗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