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檔的電影票房風風火火,電影市場如此火爆。那個曾經在2個春節檔都創造了10億票房神話的韓寒去哪裡了呢?
在參加西瓜視頻《2021有一說一》的節目現場,久未露面的韓寒說出了心裡話。
當時現場的觀眾問起韓寒,如今的你,似乎失去了20歲那會的鋒芒,是不是被社會磨平了稜角?
這個問題問得好。
然而其實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在20歲的時候不憤青,那是沒血性;但一個人到40歲的時候還憤青,那是沒腦子。
其實就是人生閱歷到這裡了。
韓寒自己也說了,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會發生變化,我們每個人都會成長。
確實,當年的韓寒,非常地狂。
怎麼個狂?
可能,如今的很多人大概都已經想不起來,2012年那會,微博剛興起的階段,最流行的詞是公知。
李承鵬、作業本......在當年的火爆,如今想起來,真的覺得有點好笑。
當時的韓寒,並不像李承鵬這樣衝在微博第一線,但是他也說「就要做個臭公知」。
而就在這個微博發出後不久,韓寒發出了3篇文章,當時是震驚一時啊。
在那一年的5月份,他發表了著名的文章《太平洋的風》。
具體內容,如果沒讀過的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這篇文字最後2段是這樣的。
「文化、法制和自由是一個民族的一切。」
「你國」這個詞,聽起來是不是格外地刺耳?
韓寒當年,那也是真的十分大膽。
時間是個好東西,如果不是時光已經走過了9012年,當時很多人真的以為臺灣有這麼好呢。
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的疫情,還有很多人真心覺得美國也是多麼令人嚮往的國度呢。
如今,經歷了時間的磨練,我們才知道到底誰才是真正偉大的國度。
但當時真的有很多人覺得,臺灣才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希望所在呢。韓寒去到臺灣,受到馬英九的親切接見,風光無限。
當時的韓寒,恐怕和大多數人一樣都覺得臺灣的制度,臺灣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他是打心眼裡讚美臺灣。
《太平洋的風》並不是隨意吹起,就在這篇文字發表前半年,韓寒剛剛在微博和博客上發表了著名的所謂「韓三篇」:《談革命》、《說民主》、《要自由》。
這3篇,光是看標題就嚇得死人吧?
那個時候的韓寒,被譽為「無所畏懼的青年」
敢說真話、無所畏懼的青年韓寒,得到了南方報業的大力吹捧。隨即《南方人物周刊》刊發了長篇文章,討論韓寒帶來的影響。
現在的很多年輕觀眾,尤其是95後和00後們,大概對韓寒最大的印象,就是成功的賽車手,和成功的電影導演,拍了《飛馳人生》和《乘風破浪》這2部票房破10億的電影,風光無限。大概想不到韓寒曾經在電影之外,還有如此一段精彩的經歷。
在2003年左右一舉成名,到2012年左右這10年間,韓寒的形象,其實就是那種憤青。
和當年的很多公知一樣,韓寒看到了我們這個社會存在的很多不足,他就覺得要大聲疾呼,要喊出來。
殊不知,如果不是對社會有足夠的認識,就不要輕易奢談什麼民主啊、自由啊這些詞。
你以為你是在儘自己的社會責任,你以為你說這些話很重要,你以為你可以改變這個社會。
其實是「當我們相信自己對這個世界已經相當重要的時候,其實這個世界才剛剛準備原諒我們的幼稚」
這就是當年的韓寒。
當然,我們無意苛責他。畢竟誰都有少年的時候,誰都有憤青的時候。這就是少年意氣啊。
十幾歲的時候,一個人特別願意相信自己很重要。
但到了40歲左右,你就會發現你的心態和當年完全不一樣了。
所以說啊,一個人的成長,一個人的成熟,一定要經歷時間的沉澱。
要經過歲月的沉澱。
要經過生活的磨練。
人不輕狂枉少年。但要是一直輕狂下去,世界只會原諒年輕人的幼稚,可不會原諒中年人的幼稚。
畢竟年輕人的幼稚還有得救,到40歲還這麼憤青,那就是個純傻嗶了。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