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經濟周期,還是市場周期來說,任何一個趨勢,行業,項目,產品都有周期性的。
有的周期幾個月,有的幾年,有的甚至幾十年!那麼對於微商而言,現在處於什麼階段呢?下面通過兩個方面給到你參詳:
一,眾所周知,任何行業都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多到亂,從亂到治,從治到精,從精到強......
很多人說,從2014年開始明顯感覺到他的「微商」業績很明顯地開始走下坡路,其實這個時候是「從亂到治」的過程。
然後,有些人應對變化,「從治到精」的轉變:專業化,標準化,團隊化等等。這一波人依然風生水起......
這兩年更是很多人「從精到強」越做越精緻......各種轉型,各種商業模型,各種布局等等。市場在變,懂營銷的人玩的是智慧,就能與時俱進,把自己的各個方面調到與「當下」匹配......
二,這幾年來,大家有目共睹,大市場環境相當嚴峻。線上線下,很多行業「長嘆短息,哀鴻一片,哀聲怨怨」,裁員的裁員,倒閉的倒閉,失業的失業......
君不聞京東、百度、阿里、騰訊傳出人員調整,縮員減員.....錘子手機「江湖告急」......
再者應屆畢業生,中專的,高中的,大專的等等,每年上千萬大軍。還有直銷洗牌,一大批「直銷難民」。這些人何去何從?......
何去何從?
為什麼要列舉上面的事例呢?
首先,微商紅利期,在「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多到亂,從亂到治」趨勢洪流中「輕鬆賺」的風口雖然過去了......
但中國整個社會發展到今時今日,技術,科技,軟體,硬體擺在那。移動網際網路已經滲透到我們的方方面面,成了社會生態必備的組成部分,人們對這樣的生態和形態高度依賴,風頭火勢猶在。
人類社會的一切都是圍繞人類文明活動展開的,是以人為中心的,人在哪裡,江湖就在哪裡,熱錢就流向哪裡,所以微商還是有很多機會的!對於一些人和很多企業來說,還是很不錯的主戰場。
再者,失業潮和就業潮兩極交匯,這些人相當部分會流入微商領域,加入微商渠道的裂變,所以這對微商來說也是一個機遇。只是......
江湖在,然而「時不我待」!
日新月異的時代步伐太快,
思維和工具必須與時俱進地跟上才能隨心所願,
用過去是思維和工具絕不能拿到現在想要的結果!
什麼意思呢?這就是前面講的,很多人2014年開始覺得微商有點「力不從心」的原因......
因為他們沒有敏感到社會在進步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微妙的變化,更沒有與時俱進地跟上這種變化,沒有根據變化及時調整與之匹配的能力,要知道......
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每一次變都是歷史的一次進步。所以,要「隨機應變」做好擁抱變化的準備。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大企業家和成功人士習慣每天早上看國際和國家新聞,隨時在嗅探商機,敏感利好政策,以便隨時應對變化,做相應的調整。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那時家裡還有耕田,每到收割稻穀的時候是我最「苦」「惱」的時候。在那個年代,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勞作,真的是辛苦至極!
天氣熱的眼睛都會出汗不說,工具極其簡陋。一家人每人手裡拿著一把鐮刀一株一株地割,大概十株放成一撮,然後一撮一撮地拿到用腳踩的「打禾機」將稻穗的稻穀一顆顆打下來......
一畝地600多平方,2-3天才能割一畝地......
現在農村大都用收割機,一畝地幾個小時就收割好了......
我想說的是,時代在進步,科技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如果現在的人還是過去的思維模式,拿著鐮刀去收割稻穀,我不知道你會不會說那個人「傻」,我想大概我會。同理......
隨著第4次工業革命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移動網際網路的影響。我們現在的生產工具,生產資料得到長足的進步......
移動網際網路和我們形影不離,密不可分。流量在哪,商機就在哪,經商的你面對如何使用好現代的「工具」,必須要相應的思維去匹配,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所以......
不是像很多人說的:
微商不好做了,
生意不好做了,
而是,你的生意不好做了......
是社會形態變了,是商業生態升級了,是消費升級了。資本是趨利的,人性也是趨利的,所以消費者是最敏感的,人的本性為了活得更好,人的可塑性和適應能力本能地緊跟著時代的步伐在調整,真是適者生存啊!!......
適者生存!
消費者都升級了,你經營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怎麼能不同步呢?因此,我們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須了解它的全部,才能做到運籌帷幄,掌控於股掌之間才能隨心所欲地控制你的銷售額!
首先,我們要知道微商是什麼?微商,在普羅大眾的認知裡大概是在微信朋友圈銷售產品吧!在微信上賣什麼的人都有......
有人賣食品,有人賣水果,有人賣化妝品,有人推實體店的產品,有人賣服務......應有盡有,其實都可以稱之為「微商」。很多人明明都是微商,卻覺得自己不是,有的還會諷刺微商,這是很不客觀的,甚至是無知的表現!
微商是創業者,是分享者,是服務者,也是消費者。
商業形態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讓「物物相連」幾乎無障礙。所以,微商,你應該這樣客觀地理解......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微商,是藉助網際網路工具,微縮於個體或以一個小團隊為單位就可以運營的「微型」經營。你可以在QQ,今日頭條,微博,抖音,微信等,在任何一個平臺產生買與賣的交易都叫作微商。
其中,以微信作為比較典型和突出的代表。因為微信具有得天獨厚的「天然」流量和社交的普遍性和便利性,幾乎各種平臺的精準流量最終都導到微信成交。同時,「微信」,「公眾號」,微店等的組合,滿足了商業經營的所必須的功能!
隨著201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的頒布,微商更是納入電商經營者範疇。
所以,微商,是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廣袤浩瀚的空間上,以社交工具為載體,圍繞消費者營造銷售氛圍的商業。
微商「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多到亂,從亂到治,從治到精,從精到強」的進程中,在不同的階段匹配上相應的思維和工具就能賺到錢......
走出困境!
從無到有,是以真正的朋友為主,微信剛興起,有人偶然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用的產品,發現竟然有人諮詢購買,發現了商機,這時的微信好友都是最親近的親人和朋友,有天然的信任,不需任何銷售技巧;
從有到多,是以產品為主。越來越多人發現可以賺錢,就越來越多人在朋友圈分享產品,產品越賣越多,也越來越多人加入了微商大軍;
從多到亂,是以團隊為主。自己一個人賣不過來了,開始發展壯大,到了「千團大戰」,「萬人團隊」,出現了渾水摸魚的人;
從亂到治,是以品牌為主。當出現越來越多唯利是圖的人,偽劣產品泛濫,消費者權益受到傷害。免疫力也越來越強,就必須根據市場的需求,以客戶為中心經營,品牌效應降低了信任成本;
從治到精,從精到強,便是朝著更完善的商業生態發展,形成越來越專業,越來越符合商業本質的體系。從供應鏈到營銷模式都必須完善匹配!
上面每個階段的推進和演變中,市場不斷地變化。沒有跟上節奏,沒來得及和當下市場相應調整匹配的人都被大浪淘沙淘下來了......
最初的幾個階段,是不需要什麼技巧和營銷策略的(第一階段甚至不需要任何技巧),發幾個產品圖,發幾個轉帳截圖就能收到錢,所以最開始做的人幾乎都賺到錢了......
正如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只要你有點錢,有點膽,隨便開個實體店都能賺錢(那個時候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比例是1:1000000,不賺錢才怪!)。
綜上,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微商,是藉助網際網路工具,微縮於個體或以一個小團隊為單位就可以運營的「微型」經營......
因為時間原因,此文分《1》和《2》,今天先分享到這裡,明天的分享會涉及到具體的案例,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