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

2021-01-18 川北在線網

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

時間:2018-06-11 19: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 2018端午節就要到來了,而在端午節的時候,人們肯定會吃粽子,喝黃酒。同時也會佩戴一些五彩繩。來看看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 ? 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 五彩繩驅妖保平安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

  原標題: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你造嗎?

  2018端午節就要到來了,而在端午節的時候,人們肯定會吃粽子,喝黃酒。同時也會佩戴一些五彩繩。來看看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 ?

  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

 

  五彩繩驅妖保平安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寓意著祈福納吉闢邪。而兒童戴五彩繩,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掛上五色絲繩,以避不祥。而端午節又稱「小兒節」,在「毒日」中佩戴五彩繩可保護驅邪除魔,祛病強身。正是因為有這麼重要的意義,因此端午節戴五彩線的習俗仍延續至今而不衰。

 

  五彩繩又叫長命縷

 

  其實,五彩繩還有一個特別好聽的名字,五彩繩在古代也叫長命縷,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頸項上,叫長命縷、續命縷。明人餘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絲命可續」,指的就是這種習俗。 漢•應劭《風俗通》載:「五月五日,以五色絲系臂,名長命縷。」後人也稱「續命縷」、「五彩縷」。

 

  端午節五彩繩的戴法和講究

 

  一、五彩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

 

  二、佩戴五彩繩,要在太陽沒出來之前就戴上,所以,在端午節的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

 

  三、製成的五彩線佩戴時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上。

 

  四、佩戴上五彩繩的時候,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也不能隨意扯斷或者丟棄,只能在節後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

 

  五、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衝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六、另外一種說法是:在端午節後的第一聲雷響後,把五彩繩剪斷,扔在雨中,讓它隨著雨水衝走。

 

  端午節五彩繩怎麼戴

 

  製成的五彩線佩戴時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上。又有一說如果小孩還沒滿一歲,就只系紅色的彩線。

 

  儘管民俗約定端午節第一場雨,要將彩繩摘下扔到雨水中飄走,以象徵遠離邪惡、煩惱和疾病,憂愁,但希望大家不要隨地亂扔,最好拋到僻靜處的雨水中,以免影響環境、增加環衛工人工作量。

 

  端午節除了帶五彩繩的習俗外,還有掛小辣椒、老虎鞋,孩子頭上寫上王字,這樣孩子不鬧,也是為了驅除災害、瘟疫。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給孩子系五彩繩戴香包 你知道由來嗎?
    端午節為什麼帶五彩繩?   為孩子系五彩繩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它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長命鎖的前身是「長命縷」,也被稱之為「長命縷」。   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掛上五色絲繩,以避不祥;所以傳統上用五色彩絲編成繩索,配以銀鎖,纏繞於兒童手臂,以祈求闢邪去災,祛病延年!   在端午節的清晨,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端午線。系線的時候,孩子不能開口說話。而一些已婚的男人也被妻子逼著戴上彩繩,很多男子擔心被別人看到笑話,就悄悄系在腳踝上。
  • 端午節五彩繩又叫什麼,有什麼禁忌,你都知道嗎?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 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懸艾葉菖蒲、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已成為國人普遍行為。
  • 端午節五彩繩的顏色是有規矩的,一定是這五種顏色!
    端午節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就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這天,各地的風俗在端午節這天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會有一種習俗就是系五彩繩。那麼為什麼要在端午節這天系五彩繩呢?我們來聊一聊。端午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農曆的五月,是全年最惡的月份,而初五也是每月惡陰的日子之一,所以端午節被設在了每年農曆的惡月惡日上,也被稱為重午節或者重五節。那麼這天帶五彩繩又是什麼意思呢?五彩繩的顏色一定是青、白、黑、黃、紅這五種顏色,即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元素,有代表東、西、南、北、中五方位。所以這五色編成的繩索有祈福納吉闢邪驅災的美好寓意在裡面。
  • 五月五過端午,這一天都有什麼講究,端午節的習俗你了解多少?
    五月五過端午,這一天都有什麼講究?端午節的習俗你了解多少端午將至,想必家家戶戶都在為迎接端午做準備吧!每當過節的時候,我們都能感受到熱鬧的氛圍,家人朋友們相聚在一起品嘗美食,感受節日特有的風採,延續祖先們建立的習俗。但是在端午眾多的習俗當中,又有多少被大家所了解呢?
  • 句容人過個端午節,這樣講究啊?!
    端午佳節當艾草的清香氤氳了整個屋子餐桌上飄起蜜粽的甜香今天,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了連日來我市各地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傳承傳統文化弘揚家國情懷包粽子五彩繩在一些售賣飾品的攤位前,五彩繩、老虎鞋、香囊等小孩子佩戴的飾品整齊地擺放在一起,陸陸續續有不少市民前來選購。和以往不同,今年五彩繩的花樣比往常多了,款式更加時尚,年輕的顧客多了不少,銷量也節節攀升。
  • 端午節風水習俗才是節日關鍵,這九大禁忌你不可不知
    在現代,平時的學業、工作上的壓力,使大腦經常繃緊,端午節,可以選擇出遊,適當的放鬆,就是為了更好的發揮。到郊外遊玩,和品嘗一些特色美食,不僅能助你疾病消除,也令你心中感到愜意,身體的負能量減少,好運自然來。  4  端午節吃粽子好意頭,增旺氣場
  • 端午節不妨「悠著點過」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今年端午小長假將有哪些新特點?6月19日,美團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端午節旅遊消費預測報告》顯示,端午節國內旅遊消費呈現整體回暖態勢,受疫情影響,跨省長途遊減少,本地遊和周邊遊成為主流。  受到疫情防控轉為常態化的影響,今年的端午節和往年相比,註定有些不一樣。
  • 端午安康丨那些你不知道的端午節冷知識!
    端午習俗各地會有所不同。一般有吃粽子、賽龍舟、掛鍾馗像、掛艾草、配掛香囊、戴五彩繩、喝雄黃酒、畫額等。這都是一些常見的端午節打開方式。今天一起來看看那些端午節的冷知識~不能說端午節快樂?因為端午節是一個祭祀的日子,所以不能互祝快樂,互說端午節快樂;要想祝福的話,用「安康或祥瑞」等字句來代替更合適。
  • 粽葉飄香·彩繩納吉|開企科技端午節特別活動暖心回顧
    端午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日、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
  • 有民俗的旅遊,端午旅遊特色活動景區盤點
    粽情端午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這一天,諸多傳統習俗如吃粽子、飲雄黃、賽龍舟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端午三天小長假,全國景點活動精彩紛呈,想好去哪兒了嗎?既然是端午,玩得一定要與眾不同端午這幾個景區有特別民俗活動安排哦!同樣是去景區旅遊,來看看別人家的景區,玩得多野!屈原故裡文化旅遊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說到端午節,離不開屈原。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屈原而生。作為屈原的故鄉,端午比年大,有各種文化活動。那麼其端午節盛大到什麼程度呢?
  • 端午節朋友圈文案說說 2020簡短8字端午祝福語 描寫端午節句子
    今日端午節,盼風調雨順,願彼此安康!  端午節,祝你粽橫四海,粽是走運!  夠實力,才敢與「粽」不同。  端午,祈平安,願健康。  汗水是鹹,成就為甜,粽享運動好時光"  生活就像一顆粽子,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裡面包的是什麼餡兒。  希望這一次,你不要「粽」在參與。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
  • 端午節習俗背後,原來還有這些含義
    本文轉自【新華視點】;今天是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草、點雄黃、佩香囊……端午節很多傳統習俗,不僅富有文化傳承,還與衛生防疫和身體健康相關,因此有人說端午節是我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在這個特殊的端午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習俗背後的含義吧!
  • 端午節都有哪些禁忌習俗?民間有何破解禁忌的方法
    端午節驅兇闢邪是這個節日的重頭戲,主要有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等。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一、端午節禁忌習俗的由來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端午節亦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
  • 端午習俗知多少,這些風水禁忌你一定要懂!
    粽子是端午節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中國古代以五色為吉祥色,所以端午節除了做香囊外,還會編五彩繩,把它系在孩子的手腕和腳腕處,是為避開蛇蠍,圖個吉祥。繫繩時,要注意不要讓兒童開口說話。端午正值陽氣變旺的時間,所以在這個時候建議人們要收拾整理自家房屋,同時將菖蒲和艾葉插於門前,或懸於堂中,為的就是闢邪驅瘴,有助於扶正抑邪。
  • 端午節冷知識17則:忌諱說快樂,多用安康
    其實,端午節發端於先秦,定型於魏晉南北朝,至唐宋已蔚為大觀。02端午節最有名的食品,首推粽子。吃粽子與屈原毫無關係。據《說文解字》記載,在屈原去世400多年前,已有吃粽子之習俗。到了晉代,粽子已正式成為端午節的節慶食物。03端午節,喝雄黃酒要當心。
  • 中牟縣紅宇社區:益智遊戲+文化傳承 這個端午節意義非凡
    大河網訊 「媽媽、媽媽,你看我參加遊戲贏了粽子和香囊呢!」紅宇社區小朋友李恆旭高興地對媽媽說。為弘揚傳統文化,讓社區青少年兒童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端午節,6月23日上午,中牟縣東風路街道紅宇社區黨支部攜手共駐共建單位中牟縣河務局、住建局、東風路派出所、財政局收付中心、第二人民醫院、郵政公司組織開展了一場端午節民俗文化親子活動。東風路街道黨工委委員、人大工委主任賀敏,河務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機關委員會專職副書記馬劉強,東風路派出所副所長姚剛等參加了此次活動。
  • 端午節到了,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關於端午的那些傳說
    端午節要在自家門前懸掛著艾草,這種草是神仙的寶劍。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給我做他的地盤,可是這樣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憐憫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個方法,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寶劍。先去找水怪決鬥。再經過幾天幾夜。終於勝利了,水怪關於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孫,它就不去侵犯。
  • "猴年馬月"過端午節,到底咋回事?
    [主持人]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來了,除了「小長假」和「吃粽子」,端午節還有哪些故事和講究?今天我們請到了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老師,一起聊一聊端午節的那些事兒。高老師,歡迎您做客《新華訪談》。[主持人]高老師是今年第二次來到我們演播廳了,之前一直跟我們網友普及一些關於習俗的小常識,大家都非常喜歡,所以再次邀請您到我們這裡來。
  • 不瞞你說:端午節都有哪些禁忌習俗?民間有何破解禁忌的方法
    端午節驅兇闢邪是這個節日的重頭戲,主要有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等。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1、節吃粽子增旺氣場端午節這天吃粽子有很多好的寓意,粽,同中,「中子」,即一矢中的,一索得男,求得貴子之意,也有「高中」之意,提升你的學業考運,所以端午節這天吃粽子,讓好運道與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