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元好問的這首《摸魚兒·雁丘詞》本為紀念自己誤殺的一對大雁的愛情,卻在後世流傳甚廣,不知道出了多少痴情男女的心聲,令多少痴情人潸然淚下。然而情深緣淺者,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者,君生我未生君生我已老者多矣,最後的痴男怨女又有多少不是隨波逐流,嫁給了現實呢?
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載,雖然薛仁貴回來後一年而亡,然,終於守到了自己的愛情,情雖苦,然猶值。然而王氏僅僅是戲劇中的人物,現實中真的有這樣傻、這樣痴的人嗎?
有的,人極少,近兩百年間僅兩個,一個是哲學大家、痴戀林徽因終生未娶的金嶽霖先生,一個是李鴻章的外孫女,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然,正因少,而情尤深。
金嶽霖先生痴戀林徽因一生未娶,可能很多人知道,但張茂淵痴戀李開弟關注著可能相對較少,本文就專門介紹張茂淵與李開弟的愛情。
張茂淵,1901年出生,父親張佩綸,是晚清名臣,曾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母親李菊藕是李鴻章的女兒。張佩綸父親生前為李鴻章好友,李鴻章以幼女相嫁,又擔心女婿專心學問生計困難,又出了大量陪嫁,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鴻章的陪嫁想必極有分量,因此張茂淵的早年生活當屬大富之家。
張佩綸,同治十年中進士,後授翰林院編修,按照慣例這是2-10名進士應該得到的官職,袁世凱曾言,「天下翰林真能通的,我眼裡只有三個半,張幼樵、徐菊人、楊蓮府,算三個全人,張季直算半個。",徐菊人是後來的徐世昌大總統,楊蓮府是曾經的直隸總督,張季直是清末狀元張謇,張幼樵就是張佩綸,因此張佩綸的學問絕對是第一流的。
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年輕時代的茂淵的生活富足而又多姿多彩,然而,遇上他後,一切都變了。
人常言,世間最美的相遇,是在最美麗的年華,遇到自己愛的那個人。然而,她在最美麗的年華遇到了那個人,但結果卻並不美麗。
1925年24歲的張茂淵赴英國留學,在輪船上,遇上了他,剛從上海交大電機專業畢業,獲取了赴英國留學的公費名額,意氣風發的李開第。
一個清雅從容,談吐不凡,一個意氣風發,翩翩少年,於是兩顆心走到了一起。
看起來似乎是郎才女貌珠聯璧合的一對佳偶,然而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張氏是賣國賊李鴻章的外孫女,李氏是愛國進步青年,他不願意與賣國賊有牽連,於是幾年後李氏服從了家中安排的婚約,結婚了。她將情誼壓在心底,默默祝福,只對他說:「今生等不到你,我等待來生。她雖不是新娘,卻是伴娘。
本來這段情基本可以結束了,然而她,卻在沒有放棄,痴痴等待。
張愛玲曾這樣講述張茂淵,「她手裡賣掉過許多珠寶,只有一塊淡紅的帔霞,還留到現在……每隔些時,她總把它拿出來看看,這裡比比,那裡比比,總想把它派點用場,結果又還是收了起來」。
這一等就是52年,半個多世紀,等到了滿頭青絲變成白髮,等到她從一個如花似玉的少女變成了一個鶴髮雞皮的老人。
期間經歷戰亂、經歷文革,她從大家閨秀變成職場達人,經歷抄家,被安排打掃廁所,她依然守在他身邊,為此散盡家產,不顧流言蜚語,她對他寫道:不是我不願再等,我怕時間不再等我。
終於,她等到了,1979年,李開弟平反,兩個年近80的老人,終於和彼此的初戀進入了婚姻的殿堂。
52年的等待,值得嗎?值不值得,只有當事人知道,或許正如一句歌詞,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撲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