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中魏瓔珞一路開掛,打敗了各路難纏人物,贏得了乾隆皇帝的寵愛。魏瓔珞為什麼能夠如此順利呢?因為她名字中有「瓔珞」二字,是有佛祖保佑之人。
瓔珞是古代用珠玉串成的環狀裝飾品,多用為頸飾,寬泛地說,包括掛在頸部和垂於胸部,戴於頭部,戴在手臂和小腿等部位上的都稱之為瓔珞。
瓔珞原為古代印度佛像頸間的一種裝飾,據《佛所行贊》卷一所載,釋迦牟尼當太子時,就是「瓔珞莊嚴身」。因此佛教的早期造像就是佛傳中釋迦牟尼的王子裝束。
後來隨著佛教一起傳入我國,唐代時,被愛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進,變成了項飾。它形制比較大,在項飾中最顯華貴。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衣飾」條中,記載了玄奘在古代南亞次大陸親眼所見,無論男女,都可「首冠花鬘,身佩瓔珞」。特別是貴族:「國王、大臣,服玩良異:花鬘寶冠,以為首飾;環釧瓔珞,而作身佩。」
由此可見,瓔珞在印度屬於普通裝飾物,無論男女還是貴族都十分喜愛佩戴。後來傳至我國,成為我國愛美人士的心頭好。
瓔珞主要是用珍珠、寶石和貴金屬串聯製成的。寬泛地說,有時把花鬘也可計算在內。《維摩詰經講經文》中有「整百寶之頭冠,動八珍之瓔珞」;《妙法蓮華經》記載用「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即珍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可見瓔珞應由世間眾寶所成,因此寓意為「無量光明」。
《延禧攻略》中魏瓔珞中「瓔珞」二字與釋迦牟尼所穿戴的瓔珞有關,含有無量光明之意,因此一路開掛,照亮了自己和別人。但主要是人定勝天,自己的智慧、勇敢在紫禁城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