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2020-11-15 騰訊網

全文共5066字 | 閱讀需7分鐘

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微信號zggjls01,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自初生民以來,世主曷嘗不曆日月星辰?

2002年1月,國家文物局印發了《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64件(組)一級文物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其中「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膊」是出土時間最晚的一件。這件織錦護膊1995年出土於新疆民豐尼雅遺址一號墓,被列入1995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和20世紀重大考古發現。

這件色彩鮮豔的織錦,在藍色底子上以經線起花,織出了綠、白、黃、赭等多種顏色相間的繚繞雲氣,雲氣上方是代表日月的紅白兩個圓形,還有虎、龍、獨角獸(闢邪)、仙鶴、孔雀等瑞獸,最引人注目的是上下各有一條篆書銘文(「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貫穿其中。

巧合的是,當年發現這幅織錦的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齊東方教授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一句中國古代「星佔」術語,最早見於《史記·天官書》:「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利;積於西方,外國用兵者利。」《漢書·天文志》的記載與《史記》大同小異:「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大利;積於西方,夷狄用兵者利。」此後《晉書·天文志》《隋書·天文志》均有類似記載。

星佔是中國古代天文觀測的主要內容。古人信奉「天人感應」,有「天垂象,見吉兇」的觀念,歷朝歷代對天象觀測都非常重視,設有欽天監等專門機構,有專職官員從事天文觀測,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紀吉兇之象,聖王所以參政也」,即通過觀測天象變化,判斷吉兇禍福,為帝王政治決策提供參考。星佔推演的是戰爭勝負、皇位繼承、年景收成等國家大事,普通人的吉兇禍福不在其列,那是街頭算命先生的任務。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字面意思簡單明了,一看便知,不過,如果深入探究其中幾個關鍵詞語的含義,或許能夠理解得更加全面、深刻。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之「中國」

「中國」是一個不斷發展演變的概念,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擴大、豐富。1965年,陝西寶雞出土的西周成王時期鑄造的「何尊」,器身銘文中有「餘其宅茲中國」的語句,這是現在發現的「中國」一詞最早的出處

這裡的「中國」指的是西周的都城洛邑(成周),是王朝的直接統治區域。在當時華夏人的心目中,洛邑附近是「天下之中」,周邊的蠻、夷、戎、狄都在「中國」之外,居天地之偏的臣屬之地,屬於「四夷」,即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尚書》《詩經》中均採此義,如《尚書·梓材》中說:「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王先肆」。《詩經·民勞》中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的詩句。

這時的「中國」不僅是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政治、文化概念。西周末年,立國於江漢地區的楚國還自外於「中國」文化圈,楚子熊渠自己就說:「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秦漢大一統之後,隨著國家疆域的不斷擴大,文化的廣泛傳播,原先被稱為「四夷」的邊遠地區也納入了「中國」的範圍。這幅織錦護膊出土於漢代西域地區的尼雅(古精絕國),表明這些地區的人民也已經認同「中國」的概念。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之「東方」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一句中「東方」指天上的東方。與西方的星座體系相區別,中國古代按照天區來劃分,將天上的星辰分成若干群,一群之內的星辰再用假想的線連起來,組成各種圖形,賦予相應的名稱,這一星群稱為「星官」。全天星辰共分為三垣二十八宿,總計三十一個部分,這些部分之間沒有明確的邊界,有些還有交叉。

南宋天文圖石刻

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位置在北天極附近。三垣之外,中低緯度的天區按照不同的經度劃分為28個區間,即二十八宿。之所以如此劃分,這是和月亮的運行有關。古人發現,月亮在恆星當中走一圈需要27.32天,取整數為28天,相當於月亮每晚在某個星官中休息一宿,於是將這28組星官稱為二十八宿,即:

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二十八宿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出現於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學領域及佔卜、風水、算命等術數中。

古人認為天地是相通的,星空的變化「皆陰陽之精,其本在地,而上發於天者」(《漢書·天文志》)。「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史記·天官書》),為了更好地建立天上、地下之間的聯繫,古人把天上的二十八宿與地上的九州、郡國對應起來,形成「分野」體系,這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獨特之處。比較常見的星宿分野圖如下所示(據《晉書·天文志》):

與分野理論相關的事例在古代典籍中俯拾皆是,比如說王勃《滕王閣序》文章開頭,就兩次談到了分野: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

這裡「星分翼軫」「龍光射牛鬥之墟」均以分野指代地域。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之「五星」

五星是指金、木、水、火、土這五顆肉眼可見的大行星。五星之名晚出,是「五行」學說出現之後,將其附會於五星的產物。

金星,古代稱「太白」或「長庚」。金星很亮,有時甚至在白天可以看到,稱為「太白晝見」。古人認為「太白晝見,有兵兵罷,無兵兵起,不出六十日」,意思是說如果金星在白天出現,必然與戰事有關。戰端已起的即將結束,戰端未開的就要爆發,都不會超過六十天。

木星,古代稱「歲星」或「紀星」。古人發現,木星每隔十二年左右(11.86年)正好在周天上運行一圈,可以利用它進行紀年。古人認為歲星也與兵事有關,「歲星所在國不可伐,可以伐人」,意思是說歲星所在星宿對應的地下方國不可以去討伐,相反,該國可以討伐他國。

水星,古稱辰星。古人認為水星是屬水的北方真武大帝在天上的星神。辰星亦與戰爭相關,古人認為「辰星,殺伐之氣,戰鬥之象」。

火星,古稱「熒惑」。古人認為,熒惑與亂象緊密相關,「熒惑為亂、為賊、為疾、為喪、為飢、為兵,所居之宿國受殃」,算得上是一顆災星。如果「熒惑守心」,即火星在心宿停留,就更危險了,意味著「大人易政,主去其官」,帝王有性命之憂,是最強烈的天象示警信號之一。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死前就發生過一次「熒惑守心」。

土星,古人稱為「鎮星」或「填星」。古人發現,土星繞日旋轉一圈差不多是二十八年(現代觀測為29.5年),正好經過黃道上的二十八星宿,好像是依次鎮壓著這些星宿,故有此名。五星中其他四星都與戰爭有關,只有土星除外。「填星所居國,吉。」

五星單個在某一星宿出現,就已經對該星宿對應的分野有重大影響,如果多個星宿同時出現,意義就更加重大了。《史記·天官書》《漢書·五行志》均有相關記載。如果三顆行星聚集在一起,「三星若合,是謂驚立絕行,其國外內有兵與喪,民人乏飢,改立王公。」如果四顆行星聚集在一起,「四星若合,是謂大蕩,其國兵喪亦起,君子憂,小人流。」

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在很近的距離內聚在一起(張角小於45°),稱為五星聚、五星聚宿、五星連珠,極為特殊、罕見,在古代是最頂級的天象。

五星聚合到底有多罕見?據「夏商周斷代工程」科研人員對中國古代天文資料的統計,在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從公元前25世紀至清代康熙年間,有據可查的五星聚會只有16次。

因稀有、罕見,五星聚會被賦予了非比尋常的意義。《漢書·天文志》說:「凡五星所聚宿,其國王天下。……五星若合,是為易行:有德受慶,改立王者,掩有四方,子孫蕃昌;亡德受罰,離其國家,滅其宗廟,百姓離去,被滿四方。」唐代星佔著作《開元佔經》卷十八論述五星說:「五星者,五帝之子,天之使者,行於列舍,以司無道之國。王者施恩布德,正直清虛,則五行順度,出入應時,天下安寧,禍亂不生。人君無德,信奸佞,退忠良,遠君子,近小人,則五星逆行變色,出入不時……天下大亂,主死國滅,不可救也。」

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通過查閱古籍,輔以現代天文科技推算,上古時期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與五星聚合緊密相關。

《古微書》記載:「帝王起,緯合宿,嘉瑞貞祥。」《太平御覽》記載:「禹時五星累累如貫珠,炳炳若連壁。」據現代天文推算,公元前1953年2月,在黎明前東方地平線上,土、木、水、火、金五大行星,自下而上排成一列,與古籍記載如合符契,醒目壯觀。

圖源:《五星聚會與夏商周年代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五星聚會中,五大行星幾乎聚在同一條直線,相互之間的角度小於4°,是整個人類文明史上最難得一見的「緯合宿」。專家論證,這次星聚反映的是夏朝建立時的天象。

圖源:《中國上古史實揭秘》

據天文考古學家、美國學者班大為(David W.Pankenier)根據古籍記載及現代天文軟體反推,在夏商周三代建立時,均出現了一次五星聚合,詳情如下。

三次五星聚合,標誌著三次重要的王朝更替。夏商周三代之後,最重要的王朝更替就是西漢代秦。《史記·天官書》《漢書·天文志》都記載了「漢高祖入關,五星聚於東井」的天象,據現代天文推算,漢高祖劉邦入關的次年五月,確實發生過這樣的天象,並非虛構。可以想像,這次天象的出現,對於當時剛剛建立的漢朝,是非常重要的「受天之命」的象徵,是值得大書特書的祥瑞吉兆。

在古代,最重大的事件除了改朝換代就是戰爭,從天文星佔中獲得「天意」支持,對戰爭結局將起到不可估量的影響。舉兩個例子。

一是西漢時期,據《漢書·趙充國傳》記載,漢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大將趙充國奉命討伐西羌,趙充國老成持重,進軍穩緩,引起宣帝不滿,漢宣帝一方面給趙充國增派兵力,另一方面給他下敕書催促進軍,「將軍不念中國之費,欲以歲數而勝微,將軍誰不樂此者!……今五星出東方,中國大利,蠻夷大敗。太白同高,用兵深入敢戰者吉,弗敢戰者兇。將軍急裝,因天時,誅不義,萬下必全,毋復有疑。」漢宣帝知道自己年輕,論戰爭經驗肯定比不上久經沙場的老將趙充國,但是又擔心他勞師靡費,只有搬出「五星」和「太白」的天象藉此催促他進軍。

二是北魏時期,據《魏書》記載,北魏始平年間,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要西徵討伐大夏國的赫連昌,群臣都不同意,太武帝徵詢大臣崔浩的意見,崔浩「才藝通博,究覽天下」,他說:「往年以來,熒惑再守羽林,皆成鉤已,其佔秦亡。又今年五星並出東方,利以西伐。天人應合,時會併集,不可失也。」崔浩以「五星並出東方」天象堅定了太武帝西徵的決心,北魏討伐大夏赫連氏,大獲全勝。

五星聚合由於十分罕見被古人賦予了非比尋常的含義,受到天人感應、陰陽五行等學說影響,加上歷史上確有五星聚會適逢改朝換代等重要事件發生,更給五星聚合增添了神秘莫測、昭示天命的印象。現代科學已經證明,天體運行是自然規律,「天人感應」也不存在。不過天文星佔作為一種歷史和文化現象,值得後人分析、研究。

尼雅出土的織錦上「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語句一方面說明在那個時代,罕見的天象對當時人們的心理預期、社會政治文化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寄託著當時人們的美好期盼和良好願望。時至今日,企盼國家富強、社會安定、生活幸福的「祈福」意識也一直影響著現代的社會生活。

五星聚會很罕見,據現代天文計算,平均周期是516.33年。我們也很幸運。據推斷,在2040年9月9日,將會出現罕見的五星聚會天文奇觀。

五星聚於角宿,是典型的「五星出東方」

班大為教授在他研究中國古代五星聚的重要論文《中國王朝意識形態的星佔學》一文裡,曾充滿激情地說到:「伴隨2040年9月五星聚會奇觀同時到來的,很可能是中國再次走向繁榮和富強」。讓我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參考文獻:

徐振韜、蔣窈窕著,《五星聚合與夏商周年代研究》,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6月版;

班大為著、徐鳳先譯,《中國上古史實揭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版;

江曉原著,《星佔學與傳統文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徐剛、王燕平著《星空帝國——中國古代星宿揭秘》,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年8月版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中國國家歷史》郵局徵訂套裝(徵訂代碼:28-474)正在火熱進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擁有全年裝!

相關焦點

  •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圖)
    一塊色彩斑斕的織錦跟隨著它的主人,自東漢開始就在這滾滾黃沙中寂寞地沉睡,任由滄海桑田,世事變遷……千年之後,當第一縷陽光照耀在它身上,一個強大的國度——中國在古老的東方崛起。一千多年的光陰,似只在一夢之間。1995年10月,中日兩國考古學家在尼雅古國的發掘中,發現一件堪稱絕品的織物,它就是「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織錦上所記載的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把已經遠去的漢朝和盛世中國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 神秘預言「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什麼意思?
    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這件國寶出土之時,國內一片沸騰,因這件古老的文物上面五星、東方、中國文字,與現在我們現在有太多相合之處,難免讓人遐想,甚至有人認為這句話是對後世的預言。直到有一天,這裡出土了國寶級文物: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這裡才又一次讓世人關注。很多人對精絕古城都是從《鬼吹燈之精絕古城》裡了解的,其實早在西漢之時,中原王朝便控制西域的三十六個小國,而精絕國便是其中之一。據《漢書西域傳》中記載,「精絕國位於崑崙山之下,塔克拉瑪幹沙漠南邊,屬漢朝西域都護府管轄。
  •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8個字,蘊含精深的陰陽五行學說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上的藍、紅、黃、白、綠等五種顏色,與五色「青、赤、黃、白、黑」相對應,因為黑色不夠靚麗,因此以綠色取代黑色。最令人驚奇的是,織錦上還織出八個小篆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五色象徵著五星,分別為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也稱作太白星、歲星、辰星、熒惑星、填星。「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古代天文佔星術的佔卜用語。
  • 神秘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咋回事?是中國史上最偉大的預言?
    當斯坦因把從這裡獲得的珍貴文物運往英國,很快便引起了學術界的轟動,但他的名聲卻因此在中國不大好,有人甚至將他稱為「強盜」。「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在斯坦因的身後,「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出世了,它就是後來被稱其為東方「龐培城」的尼雅遺址出土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
  •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巧合還是預言?真相,不可忽略後3個字!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究竟何意?1995年10年,「中國-日本尼雅遺址學術考察隊」在新疆和田地區的民豐縣,尼雅遺址一處東漢末至魏晉時期的墓葬內,發現了一塊色彩絢爛,紋樣詭秘的漢代織錦護臂。如果依此詮釋那塊織錦上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文字,難道,這真是一則古人根據觀測到的一些特殊的天文學現象所做出的對應世界的一些預測性的總結之詞嗎?
  •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古人8字預言?真相,切莫忽略後面3個字!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以古人的常識結合這八個字來看,來自東漢的這塊織錦到底在說明一個怎樣的事情呢?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上文字所寓意的內涵瞬間而解:五星出東方,指代奇特的「五星連珠」現象那是肯定的,只是「利中國」,對它的解釋,顯然是要與某個歷史事對應在一起作解,方能說得通的,而這個歷史事件,正是第二塊被發現的織錦所描述的「討南羌」事件。
  •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雖然說也是預言,其含義卻與想像不同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疑似穿越的文物,比如說西漢王莽的青銅卡尺,還有戰國時期的水晶杯,經常會讓看到的人嘆為觀止,不敢相信這是一兩千年前的文物。今天我們要說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也是這樣的,特別是在現代這個歷史時期,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東西,不久代表著五星紅旗將帶領我們走向輝煌嗎?其實這塊織錦雖然說也是1800年前的預言,但其中的含義卻和我們想像中的完全不同。
  • 日本專家發掘一座古墓,驚現千年前古人讖語: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日本專家發掘一座古墓,驚現千年前古人讖語: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歷史的長河當中,無數的朝代起起落落,在這當中可以說有許多文明都埋沒在歷史的長河當中,但是在一些留下的文明古蹟或者是古墓當中,都能夠發掘其中的一些足跡。
  • 新疆出土一文物,其上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8個字到底啥意思?
    當年,秦陵兵馬俑一經問世,整個世界都沸騰了,西方國家很難相信,2200年前的中國實力竟然如此之強。然而對中國來說,兵馬俑只是冰山一角罷了,那個在新疆出土,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發現的文物,才是最令無數國人激動的,因為很多人都認為,那是昭示中國誕生的先知預言。只要一提到精絕國,相信很多人都會將它與盜墓聯繫起來,的確,精絕國藏著不少秘密。
  • 新疆出土「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護臂,專家修復後,發現其特別之處
    文 | 淺弋道歷史中國是一個具有上下5000年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作為文明古國之一,先人們用他們的勤勞智慧,在朝代更迭中發明了許多具有歷史標識的文物,這些文物價值不菲、意義非凡,承載著一段段不為人知的歷史變換和人文沉澱。
  • 東方雙債 : 東方雙債添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更新...
    東方雙債 : 東方雙債添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更新)(2020年第3號) 時間:2020年05月12日 09:46:31&nbsp中財網 原標題:東方雙債 : 東方雙債添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
  • 精絕古城的一件出土文物,竟然記錄了與中國有關的神秘星象
    最稀奇的是上面的紋樣裡還依稀有幾個隸書漢字, 考古隊員們忍不住念出聲來,「國」「中」「利」「五」「東」,紋樣從右側開始是一對展翅欲飛的孔雀,雄孔雀站在雲紋之上,翹首以盼,頭頂「五」字,雌孔雀尾部有茱萸紋,背上則是一個「星」字,與「星」字間隔一個茱萸花紋的是「出」字,「東」字則在兩個雲紋間隙之上。一隻虎豹則不怒自威,右側是「利」字,尾部左右兩側是「國」「中」二字。
  • 藝術一刻|中國版星座圖鑑,1500年前的東方智慧
    藝術一刻|中國版星座圖鑑,1500年前的東方智慧 2020-06-27 0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裡高空享雲中美味 「東方天廚」大顯身手
    2011年春節期間,凡是選擇乘坐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東航」)上海至北京、昆明、倫敦、巴黎等班機頭等、公務兩艙的旅客,都能在萬米高空親享由五星大廚親自為您奉上的饕餮美宴。  無可挑剔的航空餐食除滿足地面頂級餐食的要求外,必須還要滿足旅客的心理需求,從色彩搭配上緩解旅客飛行中的疲倦和緊張。
  • 中國之禮怎樣制力、促利、倡理
    古代中國和周邊國家之間,雖然沒有西方式的國際法來對國家間關係進行約束,卻孕育出了一套頗具東方特色的國際規範,我們可稱之為「天下禮」。  「天下禮」的禮節內涵、儀式的根本基礎是國內禮儀思想和制度的發展,包括各國禮典、國際習慣和一般禮儀原則,核心是「五禮」之一的賓禮。在操作過程中,主要由禮部等政府機構負責管理和實施,並被詳細記錄在歷朝歷代的文獻中。
  • 二十八星宿東方青龍星座的寓意
    此星宿在春末夏初夜晚,出現在南方天空,是閃爍著銀白色的光芒的星鬥,日本古代稱其為"真珠星",中國則稱"圖星",亦稱"角星"。開關如絲緞。主春生之權。亢金龍,屬龍,為亢。大角相護,中國神話中的二十八宿之一,東方之第二宿。是風神,如火珠,位於蒼龍星群中的脖子位置,是蒼龍之精華,故名其為亢金龍,形態、性情都與龍相同,身長,有鱗,能飛,善走。古書記載裡時常有人見其戲於水中。
  • 易經的陰陽起源,五行與五星的運動規律,相生相剋太神奇!
    1 陰陽之源在這個地球上,當太陽在東方緩慢升起時,人類和大多數生物開始了一天的生命;當太陽西落時,月亮(太陰)變得越來越明亮,人類和大多數生物一起,結束了忙碌的一天,便沉沉入睡了。2 易經與天文現象《易經》中的「易」字,在中國的甲骨文中,上面為日字,是太陽,下面是太陽照的影子。中國的祖先非常崇敬太陽。他們稱之為「太陽神」。「太陽神」的神秘力量吸引著祖先們開始探索太陽運動的變化軌跡。中國有一個成語「立竿見影」是一種探測古代太陽運動規律的方法。
  • 中國航天夢圓,一箭五星!中國新一代火箭家族全部亮相
    12月22日12時37分,在我國文昌市航天航空酒泉發射場,長徵八號(代號:CZ-8)完成首次飛行試驗,「一箭五星」,首飛告捷。長徵八號的首飛成功,意味著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已經全部亮相,具有著特殊的裡程碑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