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或者說應該是,對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與智為主要品質。—阿諾德
《西遊記》故事裡,菩提祖師趕走孫悟空的時候,曾經拿九幽之地嚇唬他,可見,九幽是一個挺可怕的地方,至少,對於三界之中的五蟲來說,九幽之地是很可怕的,對於尋求長生不老,一心擺脫閻王管制的孫悟空來說,亦是如此。
然而,菩提祖師為何要趕走孫悟空呢?明明自己剛剛說過,修行的人,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菩提祖師為何如此這般不淡定,竟然不顧恩義,對愛徒道:
「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西遊記》故事裡,菩提祖師為何會氣急敗壞地對孫悟空說了這麼多狠話?是什麼原因讓他如此失態?他口中的「不惹禍不牽帶我」究竟是何意?是什麼驚動了菩提祖師,嚇得他急拽杖出門,生恐外姓闖入?
其實,讓菩提祖師恐慌的原因,不是別的,只是孫悟空的心境變了,當初那顆嬰兒般無性的初心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顆爭名奪利、人前炫耀的虛榮心。正因為孫悟空的心境變化,所以,混世魔王也跟著出現了,佔領了花果山水簾洞。
世間萬物,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西遊世界裡面所有的妖魔,都是心魔,三界最可怕的地方是人心,心生,魔生。縱然是如來佛祖到無天,也不過是心境的變化罷了。
人心是非常可怕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念十萬八千裡,人心可以攪亂乾坤,動搖三界,所以,孫悟空作為心猿,可以大鬧地府、龍宮,乃至於天宮,連玉皇大帝都求饒。
怎見得玉皇大帝求饒?孫悟空屢次拿再次大鬧天宮威脅,玉皇大帝幫了他的忙,不過是朝上唱個大喏,又向眾神道:「列位,起動了。」
天師笑道:「那個猴子還是這等村俗,替他收了怪神,也倒不謝天恩,卻就喏喏而退。」玉帝道:「只得他無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
《封神榜》中,太上老君要破九曲黃河陣,只說自己要早些回來,只因「紅塵不能長久地呆著」。太上老君身為道祖,曾經開天闢地,如何卻怕紅塵兩個字?
所謂人心,不過是一顆凡心,三千煩惱,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不過是些「身本憂、意見欲、舌嘗思、鼻嗅愛、耳聽怒、眼看喜」。
人有三昧,佛稱三毒,如陰陽二氣瓶中三條火龍,靜中方有生涯,若聞風聲,上下盤繞,著實難禁,任憑你是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菩提祖師,也不能泰然處之。
火自本身湧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喚做「陰火」;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喚做「贔風」。雷音不遠,卻要見性揚善、歷劫明心,方能躲過五百年一次的雷劫。
何以解憂?唯有觀自在菩薩,可以解三災救八難!觀自在者,為菩薩!自在觀者,五蘊皆空,六識皆靜,如如不動,無欲無求,不生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