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當前,科技助力。浙江作為科技先行的「模範生」,又有那些創新舉措?讓我們一起睿思一下。
近日,一條「杭州健康碼將推廣至全國」的消息在網絡上形成「刷屏」。在微博上,話題#杭州健康碼將推廣至全國#迅速佔據熱搜榜,吸引了1.5億閱讀量。根據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平臺數據顯示,關於「健康碼」的信息最高達25972條,引發了網友廣泛探討。
據報導,2月11日,杭州率先推出健康碼,疫情期間領取綠色碼的人員憑碼通行,黃碼和紅碼需自行隔離。在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的指導下,支付寶基於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正在加速研發全國統一的健康碼系統。
不少網友給杭州「點讚」,表示:「數字杭州太厲害了,科技改變生活」。
也有網友提出,期盼全國統一健康碼早日上線,可以體驗杭州的戰「疫」黑科技。
還有網友十分頭疼:「為啥我的健康碼不是綠色的?」
輿論對「科技戰疫」普遍關注度較高,認為大數據、無人機、機器人等數位化手段與智能設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力成本,避免了交叉感染。也有部分輿論關注到「信息的精準度」、「使用操作及效果」等話題,給科技的發展升級提供了更多進步的空間。
事實上,助力浙江戰「疫」的黑科技可不止健康碼一個,就讓我們數數這些「武器」吧。
機器人
新型冠狀病毒可以人傳人,所以隔絕傳染途徑,成為了預防疫情擴散的重要手段。
除了防疫消殺工作之外,無人機、無人車、機器人以「機器代替人工」的巨大優勢,在傳遞信息、配送等方面「大顯身手」,主要常見的有:送藥機器人、空中喊話無人機、無人配送車等。
數字防疫系統
數字防疫系統可謂「功能強大」,分為居民、社區街道、醫療疾控、政務管理等四大模塊,20多種功能。各地居民及疫情防控機構可以應用疫情信息採集、主動申報與疫情線索提供、醫學觀察服務與管理、疫情實時動態、在線智能問診、同行程人員查詢等功能,開展數位化疫情防控。
AI防疫師
出門不戴口罩?體溫異常?這些可都逃不過「AI防疫師」的「火眼金睛」。「AI防疫師」系統利用熱成像測溫、紅外和可見光多源信息的融合識別等技術,能夠做到實時動態監測識別人體體溫、過往人群佩戴口罩識別等,從而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避免了「二次傳播」的風險。
人工智慧輔助醫療診斷
診斷是救治患者的第一步,然而,診斷並不簡單。臨床表現、胸部影像學也難以完全準確鑑別,還需依靠病原學檢測來區分。但是這又面臨著效率問題。
這時,AI公司們有了大展身手的空間。梳理發現,AI技術在醫療場景的主要應用場景為醫療影像輔助診斷,另外還包括病毒基因組分析、抗病毒藥物研發、群體測溫等,發揮的作用主要有提高診斷效率和準確性。
比如浙江省疾控中心參與研發上線自動化的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臺,把整體常規人工需要12小時的工作縮短到2個小時,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
「科技一小步,人類一大步」。讓我們感到欣喜的是,戰「疫」路上,科技力量無處不在,與前線醫護人員一起組成了「最強戰隊」。
策劃:廖曉華
監製:徐樂靜
作者:韓冰玉
設計:程煥航
《睿思一刻》欄目(浙江版)由新華網客戶端、新華網大數據中心、新華網浙江頻道聯合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