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中的五大神仙,金翅大鵬雕轉世的李元霸僅排第二

2021-01-08 歷史筱佰科

第五名、門神秦瓊、尉遲恭

門神是中國歷來信仰群體最多的神祇之一。民間流傳最多的武將門神,當屬開唐名將秦瓊和敬德。傳說中的秦瓊、敬德死後葬在陝西省禮泉縣,為唐太宗李世民陪葬。兩岸三地乃至世界各國凡有華人的地方,都能聽到有關門神的傳說。

《西遊記》裡說:長安附近的涇河老龍與一個算命先生打賭,犯了天條,玉皇大帝派魏徵在午時三刻監斬老龍。老龍於前一天懇求唐太宗為他說情,唐太宗滿口答應。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徵入朝,並把魏徵留下來,同他下圍棋。不料正值午時三刻,魏徵打起了瞌睡,夢斬老龍。老龍怨恨唐太宗言而無信,陰魂不散,天天到宮裡來鬧,鬧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徵知道皇上受驚,就派了秦瓊、尉遲恭這兩員大將,守在宮門保駕,果然,老龍就不敢來鬧了。唐太宗體念他們夜晚守門辛苦,就叫畫家畫了兩人之像貼在宮門口,結果照樣管用。於是,此舉也開始在民間流傳,秦瓊與尉遲恭便成了門神。

第四名、道家謝映登

謝惠,平素樂善好施,但年至四十仍無子嗣,於是求拜於神靈。一日得一遊方道人指點,連攜夫人前往華山求祭,途中夜宿於一草廬之中,夜夢一神將貌似周倉,破門而入,要求二人參拜,驚醒後不見其人,但見窗外一片紅光升空而去,後夫婦大病,於是謝惠放棄華山之行,目到臨潼家中靜養。三個月後的一天早晨,謝夫人告訴謝惠昨夜夢見神人求宿,今覺身而有孕,謝惠喜出望外,將原先與夫人夜宿的草廬修建成供奉關聖帝君的道觀,虔誠禮拜,廣積菩德。隋文帝開皇(581-601年)十五年(595年),謝惠宅莊,紅雲籠罩,異香飄浮,雲中一小童跳躍,如燈影,適時謝映登陣臨人世。

因善用銀槍,神射無敵,號稱神射將軍。他早年與王伯當一起,為陝西少華山的綠林頭領。裴元慶攻打瓦崗時,謝映登飛箭救下單雄信;後得軍師徐茂公將令,謝映登與王伯當一起,在山馬關計賺裴府家眷,裴元慶三父子得以順利歸瓦崗。李密用江山換美人,謝映登心灰意冷,歸隱山林,出家為道。謝映登為隋唐時的道士,道教神話人物謝仙祖。

第三名、閻羅王韓擒虎

俘主摧都銳莫當,區區破陣卻爭長。不堪世上無分別,自作閻羅地下王。

據《隋書》記述:韓擒虎垂危之際,鄰居老太太看見他的門下儀仗很盛大,隊伍浩浩蕩蕩,同王宮一樣,老婦人感到奇怪,便問那些士卒,士卒之中有人回答說:「我們來迎接大王。」然後儀仗就忽然不見了。有個人病得很厲害,恍恍惚惚地走到韓擒虎家裡說要拜見大王。韓府的人問他要見什麼王?那人回答說:「閻羅王。」韓擒虎的手下侍從認為那人胡說八道,想打他,被韓擒虎制止了。「我生前做到了上柱國,死後能做閻羅王,這已很滿足了。」幾天後韓擒虎便病死了。《二十四史》多諱言鬼神,而韓擒虎死做閻羅王的傳說,竟被記進本傳,可見在初唐時,這條傳說是頗見風行的。「子不語怪力亂神」,關於這條記錄是真是假我們無法考究,權當是一條趣聞吧。

第二名、金翅大鵬雕李元霸

「自那混沌分時,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裡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汙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大鵬與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親處。」可見大鵬鳥由於孔雀的緣故,與如來佛祖有了親戚關係,這身份和來歷也算夠大了吧,在西遊記中大鵬鳥與孫悟空也有精彩較量,反正孫悟空沒降服大鵬鳥,可見大鵬鳥的武力不弱。

金翅大鵬鳥轉世為李元霸,評書中有對李元霸的描寫,「年方十二歲,生得尖嘴縮腮,一頭黃毛促在中間,戴一頂烏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無窮。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勇,捻鐵如泥,勝過漢時項羽。一餐鬥米,食肉十斤。用兩柄鐵錘,四百斤一個,兩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坐一騎萬裡雲,天下無敵」。

第一名、九天雷神普化天尊宇文成都

李元霸的師父紫陽真人曾叮囑他,若他日對敵之時遇見使鎏金鏜的,萬不可傷他性命,否則必定不得善終。然而李元霸最初還記得師父的教誨,不忘手下留情,放過宇文成都;之後縱橫天下,殺心大起之時,卻再也不遵從師父的教誨,不但開始殺了,而且不止一個。使混金鏜的伍天錫雖然拼命告罪,還是被他生生撕裂;使鳳翅鎏金鏜的宇文成都放過一次,第二次還是忍不住兇性大發,將其依樣畫葫蘆撕裂。師父的讖語猶在耳旁,李元霸「不得善終」的結局也早已註定。

西府趙王李元霸回到潼關時,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歸位,奉命率雷部眾神拿元霸逆天之罪。只見風雲四起,細雨霏霏,少頃虹電閃爍,霹靂交加。那雷聲只在元霸頭上響,如打下來的光景。元霸大怒,把錘指天大叫:「呔!你天為何這般可惡,照少爺的頭響也!」就把錘往空中一撩,只見天尊手一指,元霸抬頭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錘掉將下來,撲的一聲,正中在元霸臉上,翻身跌下馬來。一代霸王就此煙消雲散。

雷聲普化天尊所主萬物生殺枯榮、善惡賞罰、行雲布雨、斬妖伏魔等事。上照天心大道,下濟幽冥群苦。

相關焦點

  • 李元霸半日殺敵120萬,他的800斤重錘,換算成現代重量有多少斤呢
    ——裡克特華夏大地上孕育的文化淵遠流長,是世界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古流傳下來的典故與文學作品更是讓人應接不暇,也不禁讓許多人對曾經的歷史感到痴迷,而根據歷史所改編的小說如《三國演義》、《隋唐演義》、《水滸傳》等熱血恢宏的文學作品,更是受到了非常多人的喜愛。
  • 盤點古代神話中的八部正神,有一人轉世後被李元霸所殺
    兩者在不斷的歷史演變後,又逐漸融合了起來,才有了如《西遊記》和《封神演義》這樣的神話小說;在天庭中,一般所熟知的無非是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託塔天王和哪吒等等這些「名人」;但其實天庭中的主力,應該是八部正神。
  • 《說唐全傳》李元霸的雙錘重800斤,換算成現代重量的有多少斤?
    褚人獲的《隋唐演義》中沒有李元霸這個人物,而單老的評書《隋唐演義》中李元霸的擂鼓甕金錘也沒有八百斤。李元霸的雙錘八百斤出自古白話小說《說唐全傳》,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管所有隋唐類文學作品都叫《隋唐演義》。
  • 妄言隋唐(番外一)尉遲恭的前世位列北極四聖,排在豬八戒之下
    然而作為小說中最後一位以戰鬥聞名的悍將,尉遲恭的來歷就顯得有些陌生了。雖然小說中也經常提到尉遲恭是黑煞神轉世,然而黑煞神這個神位在中國民間並沒有什麼影響力,而且光從字面上看這似乎也不是什麼好神。本章節我就來解讀一下尉遲恭的前世黑煞神的歷史故事。
  • 三界第一妖 - 金翅大鵬鳥
    鵬,中國神話傳說中最大的鳥。在很多書籍及各地傳說中,都有金翅大鵬鳥的身影。西遊記-金翅大鵬鳥最為人熟識的是《西遊記》中「路阻獅駝嶺」對金翅大鵬鳥的描述。根據《西遊記》中記載,天地混沌時,盤古開天闢地,天地交合生萬物。
  • 隋唐演義人物今生前世 原來英雄都是神仙下界
    李元霸——金翅大鵬雕【李元霸頭戴一頂束髮烏金冠,兩根短翅雉毛,身穿一副鐵水穿成寶甲,坐下一匹追風白點萬裡龍駒馬,手執兩柄八百斤重的鐵錘,按上界大鵬金翅鳥臨凡】前世:羽翼仙后世:嶽飛
  • 演義小說中五大白虎星下凡轉世名將:羅成排第五、第一被譽為兵仙
    歷史演義小說,歷來深受世人之喜愛,讀者可謂眾多,男女老少皆有。而作為歷史演義小說中的主角人物,為了起到烘託渲染之作用,作者往往會採以神話之手法,刻意虛構人物出生背景,以此來烘託某歷史人物的不同凡響,為其能夠創造輝煌的事跡埋下伏筆,其中白虎星君下凡的梗便是最為常見。那麼在演義小說之中都有哪些人物被渲染成白虎星君下凡呢?且聽筆者悔昔列舉一二:
  • 原來此事關乎神仙命運
    西遊記中,大名鼎鼎的金箍棒竟是太上老君送給大禹的治水工具,原文:"棒是九轉鑌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煅。禹王求得號神珍,四海八河為定驗。而關鍵是,大禹在治水結束後,嫌金箍棒太重,也不還給人家老君,命人丟入東海中就不管不問了。這位人間的君王真是大手筆啊!實際上,在西遊記中,人間的帝王都很牛。唐太宗遊地府,十殿閻王全部到齊,整好衣冠出來,控背躬身迎接,而且伏禮道:"陸下是人間人王,吾等乃陰間鬼王,失禮失禮。"言談舉止極盡殷勤,弄得唐太宗都不好意思。
  • 隋唐四個大力士,個個天生神力,宇文成都墊底,第一無人能敵
    隋唐四個大力士,個個天生神力,宇文成都墊底,第一無人能敵隋唐時期,可謂是猛將如雲,這些猛將不但身手了得,智勇雙全,而且力氣相對於常人來說也是大的驚人,他們是天生神力,無不是以一敵百。接下來我們就看看隋唐時期的大力士都有哪些人?
  • 大鵬敢大鬧西天,卻絕對不敢鬧天宮,原來天庭有他的剋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西遊世界中的金翅大鵬王可是極其強悍的存在,身為天庭大神的太白金星在介紹他的時候都是極盡讚譽,毫不收斂得誇耀大鵬「一封書到靈山,五百阿羅來迎接;一紙簡上天宮,十一大曜個個相欽。四海龍王曾與他為友,八洞仙神常與他作會,十地閻君以兄弟相稱,社令城隍以賓朋相愛。」單單是這樣的描述就足以可見金翅大鵬王的厲害。
  • 在天庭跟佛門裡, 有多少神仙是由動物修煉而成的?
    18 04:23:15 來源: 魅大她 舉報   1.二十八星宿  在封神演義的體系中
  • 隋唐時期,「四象」中的青龍星、白虎星轉世,分別指的誰?
    隋唐時期,「四象」中的青龍星、白虎星轉世,分別指的誰?文學作品中,都緊密地與中國的傳統文化聯繫在一起。談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少不了《易經》中的「兩儀」和「四象」。「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兩儀」指的就是陰陽,「四象」指的則是少陰、少陽、老陰、老陽。
  • 都說皇帝皆為紫微星下凡,但此皇帝卻是玉帝委派的一株仙草轉世!
    歷史演義小說不完全等同於正史,不能全當歷史來讀,其有真也有作者虛構的事件,例如,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一般來說三分為虛七分實。歷史演義小說眾多,諸如《楊家府演義》、《三國演義》、《薛仁貴徵東》、《薛剛反唐》、《隋唐演義》等等,筆者悔昔是個歷史演義小說的狂熱追求者,但凡見有歷史演義小說文籍必看之。
  • 李元霸的雙錘重800斤,換算成現代重量,有多少斤呢?和你想的不一樣
    小說《隋唐演義》一直是人們心目中的經典,裡面的人物故事,還有對打情節更是扣人心弦,尤其是排名的隋唐好漢,第一當屬李元霸。在小說中可以說是沒有敵手,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那麼李元霸手中的大錘,放到現在到底有多少斤呢?和你想的不一樣!
  • 他是隋朝第一猛將 天生具有帝王之相 一刀就將李元霸斬於馬下
    說起隋唐第一猛將,很多人肯定會想起李元霸。傳說他為金翅大鵬鳥轉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使一對鐵錘,四百斤一個,共重八百斤。但是就是這麼一位大將,卻被隋朝一位猛將斬於馬下,此人名叫魚俱羅。魚俱羅身高八尺,體力過人,聲音極其洪亮,平時說話聲音可傳出數百步之遠 。
  • 排名第一的李元霸,怎麼會怕排名第七的羅成?簡直顛覆了大眾認知
    如果僅僅是以隋唐系列內容情節來看,排名第七的寒槍冷麵俏羅成,他絕對不是排名第一的西府趙王李元霸的對手。不管是從影視劇作品還是隋唐演義或《說唐》的版本情節來看,手持一桿銀槍的羅成都接不下李元霸的一個回合,羅成根本就不是李元霸的對手,何況羅成在「十三傑」當中排名第七,在他前邊的幾位都非李元霸對手,就連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都接不住李元霸的一雙大錘,就不要肆意拿羅成來開玩笑了。
  • 評書隋唐第一钂:天神下凡有龍命,李元霸一到,二話不說就給劈了
    評書隋唐第一钂,說的是宇文成都。因為他是隋唐評書中的第二條好漢,使用一條鳳翅鎦金鎲,第一條好漢李元霸使的是錘,他在使钂的猛將中就是排名第一了,所以他是第一钂。評書中說,宇文成都是天雷聲普化天尊下凡,有三載龍命在身。宇文成都是天神下凡有龍命,本事自然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