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爭中,十萬餘名在溫麗商守衛溫州的三條「生命線」,感動了溫州和麗水兩座城。
保障物資運輸「生命線」
圖為溫州順衡(豐)速運有限公司員工合影。
疫情初始,物流線就是生命線。
運送防疫物資11.9萬件,總重量達126.9噸——這是疫情初期溫州順衡(豐)速運有限公司的「成績單」。為了確保抗疫物資運送順暢,該公司總經理、麗商葉獻偉不計成本進行投入。
得知疫情來襲的第一時間,他就要求公司48個分部和14個職能部門在「非常期間,拿出非常幹勁」,為客戶提供「安全放心」的快遞服務,先後運送消毒液43噸、口罩198.2萬隻、護目鏡12萬副,獲評浙江省抗疫先鋒企業榮譽稱號。
復工復產以來,葉獻偉積極配合各電商企業,以強勁的執行力落實防疫要求,用多元化、降成本、提效率的業務模式,獲社會好評。
溫州市甌海公路貨物託運有限公司(當家物流園)總經理、麗商徐正榮也為溫州戰「疫」物資轉運提供了堅實保障。作為溫州市抗擊疫情物資轉運中心之一,當家物流園發揮了抗疫保供中堅力量的作用。
春節以來,徐正榮一直堅守抗疫一線,一方面對園區實行封閉管理,做好本物流園區人員自身的防疫工作;一方面配合政府做好物資轉運工作,千方百計調配運力、人力,提供倉儲場地,確保溫州防疫物資和民生保障流通有序,確保了溫州市抗疫物資轉移任務的圓滿完成。像葉獻偉、徐正榮一樣的物流人,助力溫州迎來第一縷春風。
守好舌尖上「生命線」
圖為陳素琴(左一)。
後勤不靠後,保障衝在前。
疫情發生後,樂清市眾耀後勤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麗商陳素琴傾公司之力承擔保供任務,爭關鍵之時援抗疫工作。
她千方百計調動菜農積極性,不僅保障了農產品品種豐富、貨源充足,還做到了當天採摘當天連夜配送,為各大超市、一線防疫防控單位、各大醫院等提供了新鮮食材和快捷便利的服務,使蔬菜日均儲備量保持在20噸以上,確保當地市場的平穩有序。
與此同時,陳素琴還通過多方渠道,先後調撥了500多噸豬肉、凍品、糧油、蛋類、海鮮等物資和近50萬套一次性用品用於市場保供,支援防疫工作。
期間,陳素琴承諾公司所有食品保質保量不加價,同時增加免費配送到戶服務。在她的帶領下,眾耀後勤公司上下一心,24小時加班加點輪崗為民服務,確保防疫防控期間後勤保障工作順利進行,被評為浙江省防控新冠疫情市場保供貢獻突出企業。
疫情之下,餐飲行業大受打擊。身為溫州市八仟客快餐廳的董事長,麗商何麗偉不僅沒有消沉,反而為奮戰在一線的抗疫防疫人員送去了幾百箱食物。
何麗偉表示,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八仟客100多家門店將嚴把食材關,確保食材安全、優質,架起百姓健康橋。
像陳素琴、何麗偉一樣的「後勤員」,守住了大疫期間舌尖上的「生命線」。
復甦經濟發展「生命線」
圖為溫州市國際鞋博城。
春節期間,在麗水市慶元縣過節的溫州瑞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麗商吳小明千方百計爭取到通行證,第一時間回到溫州。他的目的很明確——解決口罩機不足的難題。
回溫後,吳小明與浙江中特機械有限公司一同研發「伺服控制全自動雙工位醫用口罩機」,通過一個多月的技術攻關,順利完成了各項技術指標,使口罩機及時投產。在中特公司的帶領下,溫州市瑞安、平陽等地共有100多家企業都生產出口罩機,銷售全國各地,解決了口罩生產問題。
為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突破印刷包裝行業技術瓶頸,身為平陽縣印刷包裝裝備行業協會副會長的吳小明,還邀請省機械行業著名專家,召開「應對國外技術封鎖關鍵瓶頸技術座談會」,努力攻堅,尋求自救之路。截至目前,他為瑞安、平陽、溫州開發區等地200多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00多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科技服務,助力經濟復甦。
為支持抗疫,中國鞋都鞋革城董事長、溫州國際鞋博城董事長、麗商毛青雲不僅第一時間組織經營戶全面復商復市,還為市場2300家經營戶免除疫情期間的租金、市場綜合管理費等,綜合讓利800餘萬元,為溫州製鞋行業的「回春」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像吳小明、毛青雲一樣的十萬餘名麗商助力,溫州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得以快速復甦。
「他們都是麗商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溫州市麗水商會會長張向雄說,為此,溫州市麗水商會於7月27日表彰了十名溫州「麗商榜樣」。
目前,十多萬在溫麗商正全力投身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為經濟復甦彰顯麗商擔當。(胡炎楨)
編輯:戴益節 一審:馬 江
二審:劉志媛 三審:徐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