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探索漢字之美,傳承中華之魂

2021-01-09 河北大學紅色戰線

詩與詞,是情懷和道義,

任寒來暑往,句句動情。

歌與賦,是審美與情操。

鄒琴瑟笙簫,聲聲入耳。

經與典,是智慧與哲思,

歷千年流逝,熠熠生輝。

而漢字則是詩詞歌賦的基本,

我們的漢字古老而神秘,

大家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漢字是怎樣流傳的吧!

01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一、含義

【1】看,往遠處看:望見,眺望,張望,望塵莫及(喻遠遠落後),望風捕影。

【2】視野,視力所及:黃遵憲《上嶽陽樓》詩:重湖八百望中收。【3】拜訪:看望,拜望,探望。【4】希圖,盼:期望,欲望,喜出望外。【5】人所敬仰的,有名望,聲譽的:望族,聲望,威望。

【6】望祭,古代遙祭山川等:《書·舜典》 :望於山川。【7】向,朝著:望東走。【8】月圓,農曆每月十五日前後,地球運行到月亮和太陽之間,地球上看到圓形的月亮,這個月相叫 「望」,這個時候叫望日,又簡稱為望。【9】埋怨,責備:怨望,《史記·張耳陳餘列傳》:不意君之望臣深也。【10】姓。【11】視看瞧。

二、源流

會意字,甲骨文從臣、從壬,會人站在土堆上舉目遠望之意,金文另加義符月,用以表示望日(陰曆每月十五)。

古文承接甲骨文並整齊化。篆文承接金文並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分別寫作「朢」。

《說文》還有一個望字,實際是將「朢」的義符「臣」換成了聲符「亡」的分化字。如今規範化,以望為正體,「朢」只作偏旁,廢而不用。

初文似是一人站立大地上張大其目或向前方或向後方遠望之形;到了西周,語言中有了朔望之「朢」一詞,遂假其為聲,以月為意符,造「朢」為字以表之,同時也用以表示張望、遠望之意;後來「朢」的形體中像目的部分出現一種訛近「亡」的寫法,便乾脆將這部分寫作「亡」,以之提示「望」的讀音,因而出現瞭望字,成為「朢」的異體;後來,人們採用異體字分工方式,以望專指張望、遠望,以「朢」專指朔望之望。

三、字形演變

02

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一、含義

【1】天空中飄落的白色結晶體,多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氣冷至攝氏零度以下凝結而成:~花,~山,~中送炭(喻在別人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幫助)。

【2】洗去,除去:報仇~恨,為國~恥,平反昭~。

【3】擦拭:「晏子獨笑於旁,公~涕而顧晏子」。

【4】姓。

二、源流

雪,從雨,從彗,彗(huì)省聲。

本義:空氣中的水汽,冷卻到攝氏零度以下時,就有部分凝結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雪」是一個會意字,在甲骨文中,其字形上邊為雨,下邊為雪片的形狀。而在小篆文中,「雪」是一個形聲字,其字形上仍為雨,下方則演化為了「彗」字,用來表示字音。

三、引申義

因為「雪」是潔白的,所以後人常常將其比喻為白色,或高潔的品質。另外,「雪」還具有洗除、洗刷、昭雪的含義。

【1】借喻白色

例如 「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或「雪花銀」、「雪肌」等。

【2】比喻高潔

例如 「一別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或「雪格」(比喻高潔的品格)等。

【3】洗刷、昭雪

例如「大夫種輔翼,越王勾踐而為之報怨雪恥。」或「報仇雪恨」等。

四、字形演變

甲骨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行書

草書

今日的說文解字到這裡就結束了,大家有沒有收穫呢?

文案|網絡

整理|武欣怡、左天山

排版|小小布丁

(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說文解字:說一下走,此,是,兔這4個字
    漢字可以表達出很多富有意義的東西,這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創造,漢字是有溫度的,看到漢字,你會感覺到快樂,也會傷感,漢字是很奇特又隱蔽的藝術家。接下來說文解字:說一下走,此,是,兔這4個字。1.走,說文解字。《說文》:走,子苟切。趨也。從夭、止。夭止者,屈也。
  • 說文解字:今日說一說正,強,醫,覆,這4個漢字
    漢字是不可磨滅的一種文化。說文解字:今日說一說正,強,醫,覆,這4個漢字。1.正,《說文解字》:正,之盛切。是也。從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從正。徐鍇曰:守一以止也。古文『正』從二。二,古上字。古文『正』從一、足。足者亦止也。
  • 陽江:校園千人書法比賽傳承漢字之美
    「腹有詩書氣自華,胸藏文墨虛若谷」,為進一步規範學生漢字書寫,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今天上午(23日),陽江職院附屬實驗學校舉行了第四屆千人書法大賽,師生同席揮墨感受中華傳統書法之美。
  • 跟隨南師大教授「發現漢字之美」
    漢字又有哪些內涵和美感?今天起,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揚子晚報承辦的《愛上經典·優秀傳統文化名家名師微課堂》融媒項目將正式推出第六組系列課程《發現漢字之美》,江蘇省寫作學會會長、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駱冬青將通過10節微課帶你領略凝結古人智慧的中國漢字的內涵與美感。
  • 中華漢字文化體驗園:寓教於樂 打開漢字之門
    中華漢字文化體驗園:寓教於樂 打開漢字之門 2020年01月17日 13:5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
  • 閃耀三千多年的中華文明之光——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作為中華文明傳承的載體和見證,漢字歷經三千多年演變而不改其形,以強烈的民族凝聚力和綿延不斷的歷史,印證著中華民族前進的足跡,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卓越智慧和偉大創新精神。  漢字之源:中華基因的傳承中國文字博物館甲骨學堂負責人楊軍輝說,很多人在這裡第一次發現漢字的神奇之處,而讓公眾認識甲骨文、了解漢字的傳承和歷史,正是這個公益性課堂的初衷。  外地人到訪安陽,除了名震海內外的殷墟,中國文字博物館越來越成為另一個必去之處。
  • 風骨之美,100個中國漢字解析
    漢字之美,美在形體、美在風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國」的所在,是時代風雲的匯聚之地。中國文學藝術講究意境,「美」字的構型,就是原始意境的萌芽。本義為命令,又可表「言辭」,即「辭令」,「令」表現了中華語言之美的歷史沉澱。
  • 漢字的魅力
    原標題:漢字的魅力漢字是一個生命體。它生根在中華大地上,綿延千載,標識著中華文化的一脈傳承,記錄著中華民族悠長而富有活力的歷史。追尋它的根源,就仿佛是在閱讀一部氣象萬千的中華文化史。站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重新審視我們的文化,了解並熱愛我們的文字,將更加堅定我們的自信。
  • 說文解字:「軒」字有哪些意思?為什麼很多人取名用這個字?
    【麓風軒】賞書法,解漢字,聊故事——「軒」字有很多含義,也很有意思:一、造字淵源軒,形聲字。從車,幹聲。本義:中國古代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帷幕的車子,供大夫以上乘坐。《說文解字》中解釋:「軒,曲輈藩車。」《聲類》中說:「軒,安車也。」
  • 中國漢字二字簡化雖然失敗,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變
    文:一方一言為什麼中華文明能夠延綿幾千年而不中斷呢?其中最偉大的原因在於,我們有自己的文字。中華文明在發展的過程之中有著相當豐富的文化寶藏,其中就包括人們發明創造的文字,通過漢字來書寫中華文明,一代又一代地將歷史傳承下來,使兩千多年後的我們依然能夠看到當年的輝煌,能夠尋找歷史遺留下來的蛛絲馬跡,經歷過戰爭,經歷過動蕩,也沒有讓這種文明中斷。
  • 《周易》說文解字之二:說「坤」
    《說文》所說的「從土從申」,而且也和「巛」字相差甚遠,也就是說,這個字才是「坤」字的真正古字。於省吾在《易經新證》中提出,「寅乃坤之叚字」。我們從清華簡中也可以看到,古文中的「寅」和「坤」字確實非常相似。寅不僅有敬之意,還有演化,衍生之意,這些意項均與坤卦的主旨頗為吻合。
  • 從「鳥」和「烏」的區別說起,追根溯源,發現漢字之美
    就是借用《莊子》中的這個典故,以莊子和鵷雛自比,說自己有高遠的心志,並非汲汲於官位利祿之輩,但讒佞之徒卻以小人之心度之。鷫鸘(也作「鷫鷞」),古代傳說中的西方神鳥。《說文》中有「鷫,鷫鷞也。五方神鳥也。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鷞,北方幽昌,中央鳳皇」之說。說到「鳳凰」的「鳳」,其實也是帶有鳥的漢字,只不過是在簡體字中已經看不到了,我們看看繁體字,就知道了。鳳:形聲。
  • 賞書法、解漢字、說故事:「義」字如何解讀?有哪些好看寫法呢?
    【麓風軒】賞書法,解漢字,說故事——「義」,現已簡化成「義」字,字源是怎樣的呢?這是一個會意字,下半部為我,上半部為羊,「我」是兵器(手持戈),又表示儀仗;「羊」表示祭祀品。本義:正義;我的威儀;合宜的道德、行為或道理;有義德之美。
  • 瞿秋白呼籲漢字拉丁化,趙元任不作聲,寫同一讀音的96字奇文反對
    今天,中國已在全世界88個國家,設立了282所孔子學院和272個孔子課堂,可見漢字的傳播之遠、影響之深。從甲骨文、金文到大小篆書、隸書以及今日的簡體,漢字從未停止進化。它作為歷史的記錄者和生活的言說者,生生不息,演變至今,成為中華文明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回味歷史,漢字也曾經歷過一次「釜底抽薪」的重創,讓人今日憶起都不禁為之一顫。
  • 說文解字: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啥意思?
    眾所眾知,在中華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喪葬文化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死者為大,一切可以從簡,唯獨葬禮不可等閒視之,這其中包括遺囑文化、殯儀習俗、喪儀文化、祭祀文化等等。我們再看看說文解字是怎樣說的?《說文解字》:故,有意使它變成這樣。先,甲骨文(之,即「趾」,表示行走)(人,他人),「之」在上,「人」在下,表示走在他人前面。造字本義:動詞,走在他人前面。
  • 漢字的八畫才是組成漢字的基本元素(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在用筆畫建立我們今天看到的楷體字(正體字)的過程中,首要是規定漢字八畫的基本意義,沒有一個確定的筆畫意義,不可能去拼湊漢字。同樣古人也沒有給我留下筆畫意義的可參考文獻。由象形圖案來創造文字,圖案和圖案會意造字,都離不開原始的表象,表意具體但不全面。我們破解甲骨文,還是從象什麼區推斷,或者依據留下來古代經典書籍,去關聯推斷,沒有百分之百的準確性。如這個"夏(夓)"字的上古形體較為複雜。
  • 漫畫推薦:漢字構成小社會,組合字皆有特異功能,只有醜受盡屈辱
    #漫畫推薦#最近在B站發現一部特別有意思的漫畫,名字叫《中華字庫》,如果只看名字的話,估計很難吸引看客的眼光。但是這部漫畫的內容十分有趣,中華的所有漢字組成了一個小社會。每一個字在社會上也都有自己對應的身份,比如「解」字,因為可以幫人解答疑惑,其內部的「刀」字又能拆分組合字,因此,「解」字是一所學校的老師,負責保護學生,並且解決學生們的組合問題。在漢字社會,不同的字體互相搭配,可以繁育出新的組合字體。比如「女」字和「子」字,他們的組合體就是「好」字。
  • 《國寶裡的漢字》重磅上市
    中華千年文脈,唯有珍貴的國寶與富有生命力的漢字,經歷和見證了無數的大疫大災、起起落落,仍舊熠熠生輝。法國哲學家薩特曾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而文物與文字就是我們永恆的文化信仰。在中華文明裡,透過文物與漢字,我們得以窺見先人留下的痕跡,感受千年文明浸潤心靈的愉悅,從歷史和文化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 怎樣讀《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衍生出一個「說文學」(也稱「許學」)。「學」自書出,是因為「書」裡有「學」的精神,從書裡開掘出其中的精神,「學」則能得之書而超越書。「說文學」就是中國傳統的文字學。它對中華文化和教育的重要影響,十分獨特,因為它講的漢字,是一切典籍與文化的基石。
  • 今年春節網友流行互贈漢字 最火的字竟然不是「福」?
    來自支付寶「一字千金」的數據顯示,「安」字成為頻度最高的新春祝福漢字。  據介紹,「一字千金」是支付寶今年推出的一個新功能,網友可以選擇自己最想送給好友的一個字相贈。數據顯示:平均每10個參與者中,就有一個人把」安「字送給親朋好友。排名第2至第5的祝福則分別為:福、暖、財和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