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並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休謨(英)
文章類型|歷史文化
字數|1647,閱讀約4分鐘
自新四軍誕生以來,關於部隊作戰的文字資料很多,但不難發現,絕大多數關於新四軍的文章都是從部隊本身或歷史研究者,新聞媒體的角度呈現的。事實上,人們不應忽視人民群眾這一極為重要的視角。在老百姓眼裡,新四軍是一支怎樣的軍隊,怎麼打仗?下面是安徽省思南縣村民宋新斌講述的一段史實,向人們講述了他眼中78年前新四軍的真實面貌。
1940年5月,新四軍一部進駐安徽省思南縣鳳山區大柳巷。此前,這一地區處於淮北抗日根據地邊緣,新四軍力量相對薄弱。日偽軍分別在大柳巷附近的浮山,小柳巷,雙溝鎮等地建立據點,構築堅固工事,並出動大批日偽軍駐守於此,企圖牢牢控制淮河下遊交通線。
新四軍來之前,盤踞在小劉巷據點的日偽軍經常過河騷擾鄰近鄉鎮。群眾雖然組織起來戰鬥,但由於敵我力量懸殊,無力阻擋日偽軍和土匪的搶掠。
新四軍來後,日偽軍再也不敢渡河騷擾,但仍不死心,經常向河邊開槍。於是,附近群眾只能在夜色的掩護下,晚上在淮河裡挑水吃飯,在岸邊勞動生產,白天不敢在臨河公路上行走。
日偽軍的胡作非為引起了群眾的極大憤慨,紛紛要求新四軍儘快拔掉小劉巷據點,消滅這些殘害百姓的壞人。
一天晚上,新四軍部隊離開了,當地群眾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第二天凌晨,小劉巷方向傳來猛烈的槍聲和手榴彈爆炸聲。這才知道新四軍要打小六巷據點。那天天氣熱,我晚上睡不好覺。天剛蒙蒙亮,就有不少人跑到淮河邊觀戰。
村裡有個叫宋新斌的14歲男孩,跟著大人來到大柳巷小學河邊觀看。因為江面不是太寬,300米左右的距離,一般都能看到對岸的情況。
村民們看到一些新四軍戰士三人一組,五人一組(村民當時並不知道這是部隊的「戰鬥群」),沿著渡口岸邊的一排房屋向前移動。當這些人往前跑時,那些人鳴槍,互相掩護,交替前進。我還不時看到一些日偽軍向據點的大圍地逃竄。
到上午九,十點鐘,槍聲逐漸消退,日偽軍大部分被解決。這時,村民們已經可以看到新四軍的戰士們正把俘虜向集結地行進,也看到一些戰士在河對岸躲著休息。
11時許,群眾看到從西邊浮山方向走來數十名光著背,赤膊的群眾,手持武器,向小六巷跑去,邊打邊喊。從圖像上看,他們不像是敵人的正規軍。後來得知他們是土匪,試圖在小六巷與偽軍會合突圍。
在新四軍援疆部隊一枚兇猛的手榴彈和密集的排炮的打擊下,這些暴民並不在意小劉巷的難兄難弟。為了保住狗命,他們拼命地亂竄,拼命地遊過大溝口約三四十米寬的河水,向福山方向逃竄。
由於新四軍援疆部隊對當地地形不是很熟悉,不知道前方有一條大溝狀的分岔河,追擊一段距離後就停止了。然而,對岸觀戰的人卻憂心忡忡。有的忍不住對著對岸大聲喊道:「再往前追,前面有條河,再過一會兒,這些壞人就全部消滅了。」。
可惜過了河,不是正面,還有槍聲和手榴彈爆炸聲。如何讓為援助而戰的士兵聽到?
戰後,老百姓流傳著新四軍在小六巷戰鬥中英勇作戰,不怕犧牲的許多感人事跡。最具代表性的是偽軍一位名叫王振福的副營長的話。
戰鬥打響,王振福帶領一部分人守牆。他的槍法很好。當新四軍戰士爬木梯爬牆時,他開槍打傷了幾名戰士。然而,當王振福看到前面的戰士倒下時,後面的戰士立刻一個接一個地上來。一個接一個,他一點也不怕你的射擊,也不管你打到誰,他依然勇敢地爬了上去。
看到這一幕,王振福不敢再打了。後來他解釋說:「新四軍那麼勇敢,不怕死,我的槍法再好也打不完,如果再打下去,我得罪就更大了。」
新四軍很快就拿下了小劉巷據點,守衛據點的偽軍除犧牲者外,全部被俘。後來聽說,沒有發現王振福有什麼重大作案。被抓獲後,經教育後被遣送回家。他欽佩新四軍的寬大政策和英勇作戰,不怕犧牲的精神。
這場仗打得很好。小劉巷解放了,敵人在淮河下遊的交通線中斷了。不久,雙溝,浮山的日偽軍也逃走了,大柳巷的群眾得以正常生產勞動。老百姓讚嘆新四軍見義勇為,為民除害。大家都把新四軍當作靠山。有了新四軍,他們心裡踏實。
歷史家的任務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假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夠接受的。——歌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