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前的新四軍,在老百姓眼中是一支怎樣的軍隊?

2021-01-12 回首初相見

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並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休謨(英)

文章類型|歷史文化

字數|1647,閱讀約4分鐘

自新四軍誕生以來,關於部隊作戰的文字資料很多,但不難發現,絕大多數關於新四軍的文章都是從部隊本身或歷史研究者,新聞媒體的角度呈現的。事實上,人們不應忽視人民群眾這一極為重要的視角。在老百姓眼裡,新四軍是一支怎樣的軍隊,怎麼打仗?下面是安徽省思南縣村民宋新斌講述的一段史實,向人們講述了他眼中78年前新四軍的真實面貌。

1940年5月,新四軍一部進駐安徽省思南縣鳳山區大柳巷。此前,這一地區處於淮北抗日根據地邊緣,新四軍力量相對薄弱。日偽軍分別在大柳巷附近的浮山,小柳巷,雙溝鎮等地建立據點,構築堅固工事,並出動大批日偽軍駐守於此,企圖牢牢控制淮河下遊交通線。

新四軍來之前,盤踞在小劉巷據點的日偽軍經常過河騷擾鄰近鄉鎮。群眾雖然組織起來戰鬥,但由於敵我力量懸殊,無力阻擋日偽軍和土匪的搶掠。

新四軍來後,日偽軍再也不敢渡河騷擾,但仍不死心,經常向河邊開槍。於是,附近群眾只能在夜色的掩護下,晚上在淮河裡挑水吃飯,在岸邊勞動生產,白天不敢在臨河公路上行走。

日偽軍的胡作非為引起了群眾的極大憤慨,紛紛要求新四軍儘快拔掉小劉巷據點,消滅這些殘害百姓的壞人。

一天晚上,新四軍部隊離開了,當地群眾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第二天凌晨,小劉巷方向傳來猛烈的槍聲和手榴彈爆炸聲。這才知道新四軍要打小六巷據點。那天天氣熱,我晚上睡不好覺。天剛蒙蒙亮,就有不少人跑到淮河邊觀戰。

村裡有個叫宋新斌的14歲男孩,跟著大人來到大柳巷小學河邊觀看。因為江面不是太寬,300米左右的距離,一般都能看到對岸的情況。

村民們看到一些新四軍戰士三人一組,五人一組(村民當時並不知道這是部隊的「戰鬥群」),沿著渡口岸邊的一排房屋向前移動。當這些人往前跑時,那些人鳴槍,互相掩護,交替前進。我還不時看到一些日偽軍向據點的大圍地逃竄。

到上午九,十點鐘,槍聲逐漸消退,日偽軍大部分被解決。這時,村民們已經可以看到新四軍的戰士們正把俘虜向集結地行進,也看到一些戰士在河對岸躲著休息。

11時許,群眾看到從西邊浮山方向走來數十名光著背,赤膊的群眾,手持武器,向小六巷跑去,邊打邊喊。從圖像上看,他們不像是敵人的正規軍。後來得知他們是土匪,試圖在小六巷與偽軍會合突圍。

在新四軍援疆部隊一枚兇猛的手榴彈和密集的排炮的打擊下,這些暴民並不在意小劉巷的難兄難弟。為了保住狗命,他們拼命地亂竄,拼命地遊過大溝口約三四十米寬的河水,向福山方向逃竄。

由於新四軍援疆部隊對當地地形不是很熟悉,不知道前方有一條大溝狀的分岔河,追擊一段距離後就停止了。然而,對岸觀戰的人卻憂心忡忡。有的忍不住對著對岸大聲喊道:「再往前追,前面有條河,再過一會兒,這些壞人就全部消滅了。」。

可惜過了河,不是正面,還有槍聲和手榴彈爆炸聲。如何讓為援助而戰的士兵聽到?

戰後,老百姓流傳著新四軍在小六巷戰鬥中英勇作戰,不怕犧牲的許多感人事跡。最具代表性的是偽軍一位名叫王振福的副營長的話。

戰鬥打響,王振福帶領一部分人守牆。他的槍法很好。當新四軍戰士爬木梯爬牆時,他開槍打傷了幾名戰士。然而,當王振福看到前面的戰士倒下時,後面的戰士立刻一個接一個地上來。一個接一個,他一點也不怕你的射擊,也不管你打到誰,他依然勇敢地爬了上去。

看到這一幕,王振福不敢再打了。後來他解釋說:「新四軍那麼勇敢,不怕死,我的槍法再好也打不完,如果再打下去,我得罪就更大了。」

新四軍很快就拿下了小劉巷據點,守衛據點的偽軍除犧牲者外,全部被俘。後來聽說,沒有發現王振福有什麼重大作案。被抓獲後,經教育後被遣送回家。他欽佩新四軍的寬大政策和英勇作戰,不怕犧牲的精神。

這場仗打得很好。小劉巷解放了,敵人在淮河下遊的交通線中斷了。不久,雙溝,浮山的日偽軍也逃走了,大柳巷的群眾得以正常生產勞動。老百姓讚嘆新四軍見義勇為,為民除害。大家都把新四軍當作靠山。有了新四軍,他們心裡踏實。

歷史家的任務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假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夠接受的。——歌德(德)

相關焦點

  • 78年前的7月7日,是怎樣的一天
    原標題:78年前的7月7日,是怎樣的一天 一 2015年7月6日,記者從北京市中心驅車前往位於京西南豐臺區的宛平城。一路上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一條條高等級公路四通八達。
  • 新四軍六大巨頭之一,毛主席拼力救他的命,最後死於叛徒之手
    大家都知道,在全面抗戰爆發後,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主要有兩個軍:八路軍和新四軍。不過,相比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八路軍,新四軍的領導人就不是那麼熟悉了,不妨來看看兩個軍領導人的名單——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參謀長葉劍英,副參謀長左權,政治部主任任弼時,副主任鄧小平。
  • 井延坡工作室|新四軍的這些識別標誌,你都認識嗎
    軍隊不生產穀物,但生產安全。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軍史裡的點點滴滴,記錄著一支軍隊走過的路。「井延坡」工作室開闢「冷熱軍史」專欄,約請知名軍史專家定期推出網評文章,解讀中外軍事史上的熱點事件和戰史背後的各類冷知識,為您打開一個觀史的新視角。
  • 新四軍自產香菸,陳毅取名「飛馬」,銷路緊俏,排隊購買
    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四軍自產香菸,陳毅取名「飛馬」,銷路緊俏,排隊購買在新四軍成立之初,蔣當局假裝支付一些軍事費用。皖南事變後,蔣介石當局取消了新四軍的任命,不再提供任何軍事報酬。重建的新四軍陷入生存困境。歷史上,新四軍駐紮的淮南地區貧瘠而貧窮。為了養活一名士兵,一個人需要從100個農民的收入中提取收入。新四軍不願加重淮南人民的負擔,以自強不息的精神解決自身的保障問題。
  • 新四軍中的大鼻子神醫——羅生特
    抗戰時期,新四軍中往來的國際友人甚多,包括了艾格妮絲·史沫特萊、漢斯·希伯、傑克·貝爾登、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埃文斯·卡爾遜、藹斯以及埃德加·斯諾等外國記者,還有被老百姓們譽為「當代華佗」,被陳毅讚揚為「活著的白求恩」的羅生特醫生。羅生特全名Jaek Rosenfeld(雅各布·羅森弗爾德),1903年生於奧地利加利齊恩萊姆貝格,猶太籍人。
  • 新四軍力挽狂瀾的操作:張雲逸和飛馬香菸
    皖南事變後,淮南的新四軍面臨著極大的困境,4萬將士的武器糧餉是懸在司令員張雲逸頭上的一把刀。不能剝削老百姓,那就靠自己!左思右想中,張雲逸發現了一個「生機」!新四軍就這樣一邊打仗一邊生產,硬生生地變成了「土豪」。部隊的一次日常會議,會議室煙霧繚繞,縱使門窗大開也無濟於事。這是因為好煙的官兵們沒有香菸,只能用樹葉子卷的喇叭當煙抽,甚至一些戰士還撿地上的菸蒂抽。
  • 1992年,鄧小平為何建議増加時年78歲的張震為中央軍委副主席
    ▲張震上將視察部隊1992年,時任國防大學校長兼政委的張震78歲。
  • 1941年1月6日,新四軍在安徽涇縣茂林地區遇襲,「皖南事變」爆發
    1940年10月19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副參謀總長何應欽、白崇禧,向朱德、彭德懷、葉挺發出代電(即「皓電」),大肆造謠誣衊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武裝力量,並強令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於1個月內開赴黃河以北。第二次反共高潮由此拉開序幕。
  • 一支守護邊疆53年的軍隊,死前士兵最大的願望:能夠集體回到中國
    終於有了一展抱負的機會,郭昕心裡還夢想著帶著大唐最精銳的軍隊為國家開拓疆土。可是,往往事與願違,在郭昕到達安西時,唐王朝突然爆發安史之亂,叛軍一度兵臨長安。各地精銳軍隊被緊急調往京師抵禦叛軍,可是,唯獨命令郭昕留下守衛安西,並為其留下一萬軍隊,其他安西軍隊則全部被抽調支援長安。郭昕怎麼也不會想到,內亂爆發的那一刻,他和軍隊的命運便已註定,成了一支遠赴西域的孤軍。
  • 新四軍生產、陳毅起名的香菸成了搶手貨,能換取槍枝彈藥還有情報
    陳毅軍長為香菸起名新四軍組建成軍,初期尚能從上饒國民黨三戰區領到微薄的軍餉,勉強維持軍需用度。但皖南事變後,國民政府污衊新四軍為「叛軍」,完全停撥了軍餉。沒有軍餉,那將如何生存?部隊由此陷入嚴峻的生存困境。
  • 1943年新四軍旅長田守堯犧牲,3個月後卻在延安離奇現身,為何?
    1943年春,根據黨中央的要求,新四軍第三師將派部分領導幹部到延安黨校學習;並決定由師參謀長彭雄以及第八旅旅長田守堯帶隊,經鹽河、淮河、跨隴海鐵路,越冀東、平西,由晉西北方向進入陝西。但當隊伍準備動身前,日軍卻調集兩萬餘大軍對第三師師部駐地的阜寧根據地,展開拉網式圍剿;師黨委在經過研究後,讓幹部隊必須趕在敵人合圍形成之前出發。
  • 1943年,八路軍的邊區票,為何連日本軍隊都願意使用?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抗戰的故事,例如日本軍隊的編制問題等等。今天,我們聊聊抗戰時期敵後根據地發現的邊區票。起初,邊區票僅僅在抗戰根據地內流通,但是隨著局勢的變化,到了抗戰的後期,敵佔區的百姓們也悄悄使用邊區票,這幾乎是半公開的事情。
  • 湖北農民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應給多少錢?
    時隔85年,這個湖北農民楊明榮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應該給多少錢?  這是有關部門和派遣專家不能迴避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借條背後塵封的往事,被大家所遺忘的往事。    但這是老百姓自己組成的革命隊伍,一支徹徹底底的無產階級隊伍,因此,部隊在鄂豫邊建立根據地,老百姓是支持的。而這場起義能夠打下來,是離不開當地老百姓的幫助。  與此同時,這也為之後在鄂豫皖建立革命根據地,打下基礎。
  • 軍方智囊深度解析軍隊改革
    他表示,當前中國軍改的主要目標是希望建設一支能打勝仗、體現中國大國形象的現代化軍隊;軍改在強力反腐的背景下,推進得意外順利;而除了政策制定和體制構建等有形的方面,如何解決軍隊的精神信仰等深層次問題,則是接下來需要格外著力的。
  • 戰史今日10月12日:新四軍正式組建
    轉戰大江南北,創建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新四軍部隊。新四軍第二支隊召開抗日誓師大會。為加強對新四軍的領導,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以項英為書記,陳毅為副書記。12月25日,新四軍軍部在漢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南昌。2月上旬,江南各遊擊隊奉命到皖南歙縣之巖寺集結整編;江北各遊擊隊分別在湖北黃安七裡坪和河南確山縣之竹溝集結整編。全軍轄4個支隊及軍部特務營,共10300人。新四軍組建後英勇戰鬥在抗日前線,屢戰奇功,在我黨我軍的歷史上創建了光輝的業績。
  • 1937年10月12日:新四軍正式組建
    1937年10月12日:新四軍正式組建     轉戰大江南北,創建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新四軍部隊。  新四軍第2支隊召開抗日誓師大會。  12月25日,新四軍軍部在漢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南昌。2月上旬,江南各遊擊隊奉命到皖南歙縣之巖寺集結整編;江北各遊擊隊分別在湖北黃安七裡坪和河南確山縣之竹溝集結整編。全軍轄4個支隊及軍部特務營,共10300人。新四軍組建後英勇戰鬥在抗日前線,屢戰奇功,在我黨我軍的歷史上創建了光輝的業績。
  • 1986年7月,掌權17年的黎筍去世,越南老百姓怎樣評價他?
    在他身後,留下了一個怎樣的越南?1975年抗美救國戰爭取得勝利,1976年國家實現南北統一,當時河內曾許諾要使人民穿得像發達國家的人民那樣漂亮,家家有電冰箱、洗衣機。然而,嚴酷的事實卻是大部分人難得溫飽,營養不良。越南成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 黎筍集團不顧人民死活,悍然於1978年底發動全面入侵柬埔寨的戰爭之後,經濟形勢更加惡化。
  • 老戰士範明理:「我們是新四軍,打日本鬼子不畏懼」
    人民網南昌8月31日電 (肖成)雖然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但是談起新四軍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歷史,老戰士範明理依舊記憶猶新。 範明理現年92歲,1941年5月入伍,是原新四軍5師13旅38團看護長、醫助。範明理回憶:「當時,日本鬼子打到家門口了,為了抗日,我參加了新四軍。當時新四軍規模不算大,但是我參加幾天後,就逐漸增加好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