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愛」與「美」(新書薦)——品讀姜戎新作《天鵝圖騰》

2021-01-08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2004年,一部名為《狼圖騰》的小說出版了。這部以草原為背景、以狼為主角的作品迅速風靡全國,並走向海外,影響了上千萬的讀者。無數人通過這本書,第一次走近神秘又壯闊的草原,重新認識狼這種動物。書中對自然和勇氣的歌頌,跨越了時間與國界的藩籬,得到海內外讀者長久熱烈的回應。

        時隔16年,《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他將視線投向了另一種與草原共生千年的動物——天鵝,再現了他記憶中如天堂般的溼地草原。對姜戎而言,這部新作的完成,意味著他完成了生命中另一塊重要的拼圖。

        從黑色的狼圖騰,到白色的天鵝圖騰

        《天鵝圖騰》的故事圍繞一段純粹濃烈的愛情展開:草原女歌手薩日娜命途多舛,將守護天鵝視為畢生信仰;鍾情於薩日娜的草原漢子巴格納,為心上人排除萬難,不離不棄。在愛情故事之外,作者還細膩描寫了天鵝這一不為人熟知的草原生靈,再現了神秘的天鵝湖,並採用人鵝交融、人鵝不分的方式刻畫了愛與美這一主題。在一場百年不遇的雪災下,一段動人的傳奇就此走向高潮。

        11年的內蒙古插隊生涯給姜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草原是他創作的重要源泉,也使其作品在中國當代文學中呈現出獨特的風貌。但同樣是寫草原,《天鵝圖騰》卻開闢出了與《狼圖騰》截然不同的風格。正如姜戎所說:「狼圖騰是黑色的,天鵝圖騰是白色的。狼圖騰象徵著自由和剛勇,天鵝圖騰象徵著愛與美。」

        回憶起《狼圖騰》,出版人安波舜講述了這本書在出版過程中所發生的許多意外而有趣的故事。而談到《天鵝圖騰》,安波舜感慨,這部小說是在2020年冬天出版的,又恰逢疫情。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閱讀《天鵝圖騰》,他「絲毫沒有感覺到寒冷、孤獨、慌亂」,而是因作品所呈現出的人與自然的和諧而倍感溫暖。

        草原上的「愛」與「美」

        「內蒙古草原的美,是每年早春北歸故鄉的天鵝帶來的。」

        這是《天鵝圖騰》的開篇,也奠定了全書的基調。純粹、自由和專一,使天鵝成為飛翔在草原天空中的美神、愛神和守護神;而愛與美,正是貫穿全書的主題。

        在新作中,姜戎嘗試突破和顛覆,在天鵝起飛的天堂,以一個大膽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奉上另一塊愛與美的生命拼圖。首次書寫愛情,姜戎選擇了「天鵝」這個愛情的經典象徵,下筆卻頗為大膽。正如《狼圖騰》毫不逢迎流行文學一樣,他也幾乎拋開一切愛情故事的迂迴與鋪陳,描寫了一種乍看堪稱「奇特」的感情:當少女薩日娜在天鵝湖邊,用歌聲呼喚自己救養的天鵝,孤身一人的巴格納便感到「在這世上有了想要守護的人」。

        當薩日娜冷漠拒絕巴格納的追求時,他選擇近乎孤注一擲地守候,決意以天鵝之愛,用自己「無望的人生」換取她的「自由和永恆的歌」。

        故事圍繞這段始於無望的追逐,牽引出一段百年不遇的雪災下的傳奇。在明媚的豔陽下,一場巨大的災禍即將劈頭砸下。留給所有生命的時間,只有短短兩天,古老薩滿傳說中的「羊屍山」竟然重現草原……

        姜戎在一春一冬的時間尺度上,精巧地融入密集的人物群像、鮮活的遊牧生活,側面呈現出草原豐饒的自然、蓬勃原始的經濟、殘酷的生存抗爭,讓人閱盡蒼茫草原的千年更迭。

        「如果做一個形象對比的話,我個人覺得,《狼圖騰》是貝多芬,《天鵝圖騰》是莫扎特。」出生於內蒙古大草原的著名主持人白巖松這樣形容道。在他看來,《天鵝圖騰》「是一種成人的童話」。白巖松從女性主義視角出發,認為比起引人注目的草原漢子巴格納,「薩日娜是《天鵝圖騰》真正的主角」,因為他在薩日娜身上看到了「女性是如何善待生命、如何看待愛的」。這種愛超越了男女,是對一切生靈的關懷,而這正是草原的特質。「草原上最關鍵的兩個詞是美和愛,此外就是對生命的平等的尊重」。本書的讀者之一,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說。

        在他看來,《狼圖騰》講的是人與自然的衝突、人與動物的衝突,以及在衝突中的共存關係,衝突而又離不開的關係。但是,到了《天鵝圖騰》很少看到有真正的衝突,衝突變成一種底色,所以這本書中包括狼和人的關係、天鵝和人的關係、馬和人的關係、狗和人的關係,都處於和諧狀態。這能勾引出人內心中的很多美好的東西和願望。

        草原上的風物與生活一直都是作者姜戎寫作的重點,也是其作品中最重要的構成,其好友白巖松也談道,草原的冬天尤其讓人印象深刻。在這裡苦難、壓力和人們的喜悅興奮都與四季緊密相關,這也是這本書的另一個背景:冬天很難過,但喜悅也因此而生。草原人要「貓冬」半年,十裡八鄉見不到遠方來人,所以到了春天、夏天,蒙古族人會格外熱情地款待你,因為人和人有時候被迫要相隔甚遠,所以相聚時才格外貼近;冬天可能面臨「白災」,春天夏天雪化了,第一株野草長出來,第一朵野花綻放時,人們就會珍惜它;如果你挺過了冬天的嚴酷,春天會在前方等你。只有在草原上才更能讀懂,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重回草原,人生再出發

        截至目前,《狼圖騰》這部小說在中國的發行量已達650萬冊;它更被翻譯為37種語言,在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成為一部成功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學作品。2019年,《狼圖騰》被收入「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但姜戎並未因此止步。許多年來,他潛心醞釀著新的作品。在姜戎看來,「天鵝」與「狼」一樣,是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圖騰,是「剛柔相濟、相互作用的整體」。他坦言,讓人們能更全面地了解內蒙古大草原和蒙古族人民,了解狼和天鵝各自象徵的精神風貌,讓更多人愛上草原,正是他寫作的意義。《天鵝圖騰》想要傳達的是,人生並不只有進取和剛勇,愛與美能夠讓靈魂變得更加完滿。「補上了這個空缺,總算了卻了我一生的夢想和追求。」

相關焦點

  • 讀創讀書|16年磨一劍,姜戎新作《天鵝圖騰》面世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編輯 劉悠揚2004年,以草原為背景、以狼為主角的小說《狼圖騰》的小說出版後一度風靡,16年之後,《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將視線投向了另一種與草原共生千年的動物——天鵝,再現了他記憶中如天堂般的溼地草原。
  • 一部「愛與美」的草原童話
    十餘年後,作者姜戎扭轉方向,將筆墨放到了另一種有靈性的動物——天鵝上。  「如果說《狼圖騰》是A面,那《天鵝圖騰》就是B面。」2020年10月《天鵝圖騰》問世,在之後舉辦的新書首發式上,央視主持人白巖松這樣概括兩本書的不同。
  • 在《狼圖騰》裡看見剛勇,在《天鵝圖騰》裡看見美與愛
    「蒙古草原的愛與美,是每年早春北歸故鄉的天鵝帶來的。」這是曾經寫出了《狼圖騰》的作家姜戎沉澱16年後寫出的第二部長篇作品《天鵝圖騰》的開篇。這本由十月文藝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天鵝圖騰》中,一切真摯的文字,只為還原作者記憶中,溼地草原上那個恢弘的天鵝王國。姜戎在北京介紹這部作品時,動情地說:「狼圖騰是黑色的,天鵝圖騰是白色的。狼圖騰象徵著自由與剛勇,天鵝圖騰象徵著愛與美,兩個圖騰像太極圖般交融。補上了這個空缺,總算了卻我一生的夢想與追求。」
  • 《天鵝圖騰》能否再續《狼圖騰》輝煌?
    《狼圖騰》作者姜戎暌違16年推出重磅新作《天鵝圖騰》,奉上另一塊愛與美的生命拼圖。該書由新經典策劃,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受訪人:安波舜(資深出版人)採訪人:孫 珏(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記者) 《天鵝圖騰》與《狼圖騰》相隔16年出版,請問安老師作為出版人是如何與姜戎保持聯繫的?安波舜:《狼圖騰》與《天鵝圖騰》雖說相隔16年,但是,在這期間我和作者一直保持密切的聯繫。
  • 為什麼先有《狼圖騰》後有《天鵝圖騰》
    主題:《天鵝圖騰》新書分享會時間:2020年11月5日地點:北京三裡屯PAGEONE書店嘉賓:姜戎 作家,《狼圖騰》作者主持:胡赳赳 作家一生獻給兩個圖騰胡赳赳:請先介紹這兩部「圖騰」的緣起。姜戎:我開始構思這兩部書的時候,是在1971年,將近50年前。
  • 餘秀華《我們愛過又忘記》新書分享會在恒隆廣場品聚書吧舉行
    7月16日下午,二三百名讀者,早早來到品聚書吧等候,因為,詩人餘秀華來了!餘秀華《我們愛過又忘記》新書分享會暨籤售會,於7月16日晚在品聚書吧舉行。  出身農民、身患腦癱的詩人餘秀華,2015年初以橫掃一切的姿態,引發各路媒體的瘋狂報導。其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一月內就突破十萬,她成為海子之後二十年來中國詩壇最火的詩人。一時間,「人人都談餘秀華」。
  • 《天鵝圖騰》在鄭州龍湖情景再現?初冬的「天鵝湖」讓人心醉
    引發了眾多網友的廣泛關注,在這個美麗的冬天,人與天鵝註定有一場美麗的相遇。初冬的微風吹拂著湖水,蕩起陣陣波紋,優雅的天鵝在湖面靜靜漂浮,大河網網友再次用鏡頭記錄下了這美麗的時刻。「山羊絨似的蓬鬆蘆花,遮蓋了大半湛藍的天空……倏忽間,不遠處一對剛剛洗浴過的天鵝,從他們的身邊飛過,又從羊絨蘆花中飛出,雙雙輕歌曼舞地飛翔。」
  • 蒙古馬——草原上的高貴生靈
    草原民族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漫長而坎坷、輝煌而悲壯的馬背民族史。據考證,草原民族尊崇的圖騰除了狼之外,還有馬和鷹。 《蒙古秘史》的開頭語中記錄的狼圖騰只是蒙古民族乞顏部落的圖騰,馬所擁有的速度和力量使原始的草原先民自然產生了崇拜心理,並成為整個北方遊牧民族崇拜的對象。
  • 「唱起草原的歌」2020大型「雲端」音樂節正式啟動
    02打造您的專屬草原音樂名片草原、星空、河流、藍天哪一款才是您最愛的草原場景?「老鐵」可以一同聽草原、唱草原、品草原03會「舞」你就來你喜歡蒙古族舞蹈嗎?如果您是音樂人可以把您的音樂作品拿到這裡比拼一下看看誰是「唱起草原的歌」年度最佳新人新作!
  • 大S新作披露戀愛經歷、滄月新書講述悽美愛情……
    大S新作披露戀愛經歷  信報訊(記者張守剛)大S又出書了,繼大賣特賣的《美容大王》後,近日她又推出《大S美容隨筆》,其中還首次披露了她與周渝民的戀愛經歷。  《大S美容隨筆》體現了大S作為一個30歲的女性心智更成熟的魅力。大S在書中首度披露了自己的愛情經歷,包括初戀男友的故事等等。
  • 非洲「知青」經歷與《狼圖騰》共鳴(圖)
    搜狐文化:你曾經說在看到《狼圖騰》這本書的故事時讓您想到了自己,從而激發了你的熱情來拍攝這部電影,那具體是哪些情節打動了你呢?  阿諾:對我來說最奇妙的是這部書讓我看到了自己,書中的很多細節對我來說陌生而又熟悉。因為我自己曾也有過同樣的「知青」經歷,在《狼圖騰》的作者姜戎前往內蒙的同年,我從電影學院畢業後被送到了喀麥隆從軍。
  • 大大出新書,世界讀中國(三)
    大大出新書,世界讀中國(三) 1413340761000 來源: 海外網 有0人參與
  • 【品讀】雲土水霧間,感沐山歌聖靈丨12月1日
    品讀丨帶你打撈新聞背後的人文密碼   今日關鍵詞:婁底梅山文化   晨光熹微,透過山間的薄霧。同時,音節勻稱,頓數整齊,具有音樂之美。小孩從懂事起就由父母或兄弟姐妹教唱,以代代相傳。   這些山歌「發思古之幽情,抒山民之豪興」,滿溢著山野露珠的清新之氣。歌聲古老而深邃,具有大膽、利索、調皮的野性之美。尤其是神秘的原生態唱法,像風卷過懸崖,像鳥鳴穿過草原,旋律大山般凝重,白雲般飄動,溪水般流淌……   他們傳唱的是峻岭上的信仰,是心中的聖靈。
  • 2019年度人氣第一網文作家愛潛水的烏賊 發布新書《長夜餘火》
    閱文集團男生內容中心負責人李曉亮表示:「這是一本讓人有高期待值的小說,開篇延續了烏賊慢熱的風格,但讀者很容易被其吸引,跟著疑問會想一直讀下去。」此外,在新書的開篇中,類似「能力者」的設定也已出現。人物的能力設定和多分支成長路徑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詭秘之主》的風格,「和詭秘之主對比的話,升級的設定就相對更簡單化一點,重點在於應用而不是等級。」烏賊補充道。
  • 2021年最值得期待的新書,都在這裡了!
    2021年第一天, 本報全媒體閱讀相關頻道 聯合大V書單來了及 56家國內頂級出版機構 為大家奉上2021年最受期待的新書 梁曉聲借用新作發問:我們到底要不要信命? 他寫得不僅是主人公的困惑,也是芸芸眾生的疑問。 4《男孩、鼴鼠、狐狸與馬》
  • 【薦讀】八德賦(上)
    天之美,在於自強不息。地之美,在於厚德載物。人之美,在於公正清廉。何也?公者,公而忘私;正者,正大光明;清者,清風峻節;廉者,廉明公正。「公」、「正」二字,皆與清廉互為基石也。為人正,方能公,為官廉,方能清。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缺一則必為不全。  廉正者,橫平以豎直,道義以兩肩。其品正者,言行守正,不求不實之名,不取不義之財,不染不良之風,不為不法之便。
  • 樊芳斌單曲《我的草原我的家》發行 烘託草原情
    》震撼來襲,這是一首草原風歌曲,從這首歌中也讓大家感受到了樊芳斌對草原的嚮往及熱愛之情。  樊芳斌《我的草原我的家》這首歌由北京上加一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發行,王彬與潘鋒擔任作詞,著名曲作家孟文豪擔任作曲,諸多音樂人強強聯手,也賦予了這首歌非常強的品質感,聽著音樂響起,歌詞娓娓道來,「悠悠的長調藍天下/朵朵白雲青草裡撒/雄壯的漢子揚鞭策馬/牧羊姑娘美成一幅畫/千裡綠海長天下/馬頭琴醉舞酒歌應答/額吉的歌謠老了年華/遊子的腳步又要出發」藍天白雲、情操、策馬揚鞭、雄壯漢子、牧羊姑娘
  • 烏蘭託婭:草原上的百靈鳥(組圖)
    她出生在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自幼善於模仿,性格也很開朗,讀中學時被老師和同學們稱為百靈鳥,學校每次有演出時總能看到她的身影。  上了高中後,烏蘭託婭開始專門學習音樂,那時她學的是美聲。「其實當時我還是比較喜歡通俗歌曲,尤其喜歡那英的歌。她的所有歌曲我都會去模仿,而且我還喜歡唱民族歌曲。」就連教她美聲的老師都說,烏蘭託婭通俗歌曲和民族歌曲唱得這麼好,學美聲不適合。
  • 品讀·記者行思|鐵家坡那彎上弦月
    作者:郝耀華來源:《品讀》2019年第12期5月上旬,我在雲南參加「茶葉之路」科考活動時,聽說無量山深處藏著一個蒙古族村寨,便隨同專家組前去探訪。從思茅北上,車行四百多裡,穿越哀牢、無量兩山之夾谷,來到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振太鎮界牌村。在村委會歇息時,村幹部簡要介紹了鐵家坡蒙古族人的遷徙史。
  • 中國傳統文化——圖騰之美
    圖騰的藝術最早是起源於祖先對生活的解讀,以美的符號形式來表達他們所具有的獨特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這些花紋主要承載於各種生活用具及裝飾中,是人們抒發對自然的崇拜的重要形式,也是人們高度提煉和概括藝術的表現,反映了人類對精神生活的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