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極果君有些自閉。
除了新版Android帶來「生不如死」般的噩夢體驗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
為什麼!一覺睡醒怎麼就往事隨風了呢?!
說散就散,「渣男」遊戲!
極果君先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復盤:
5月7日晚,騰訊旗下兩款「吃雞」手遊(還有《全軍出擊》)相繼發布停機維護公告。很多人都以為只是伺服器的日常更新,不料昨天上午重新登錄遊戲之後,一封來自官方的「感謝信」將玩家們搞的措手不及。
然後,由光子工作室群自研新品反恐軍事競賽體驗手遊《和平精英》也在當日下午15:00點開始公測。反正極果君還要上班賺錢恰飯,倒也算得上無縫銜接。
當然吐槽是免不了的。很快,關於「和平精英」、「光子工作室」、「刺激戰場沒了」的關鍵詞熱搜在微博榜單上呈火箭式爬升。
只不過畫風比較清奇…很多「倔強式單身」的小夥伴們仿佛一夜之間失去了陪伴多年的男/女朋友一樣,在網絡上涕泗橫流的「控訴」。
無數渣男心中一慌 還以為自己又做了什麼喪盡天良的事情無情被扒。
這事兒實在是太突然了。前一天還是國內月活第一,日活第二的大IP,下一秒說沒就沒。
對不起,我不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安卓平臺裡我們可以直接從《刺激戰場》的遊戲界面升級為《和平精英》(兩款遊戲?),而且數據資料在一定程度上是互通的。
所以那些喊著「我辛辛苦苦收集的裝扮沒了」、「好不容易約到的小姐姐怎麼辦」的小夥伴們別擔心…嗯,都還在。
尷尬了,這小號就給我留了條褲子
至於遊戲的模式、玩法,包括服裝造型、地圖設計,看起來都和原版的《刺激戰場》相差無幾。自研?(會心一笑)…呵呵。
「維和」公然摸魚一個下午之後,大致感受如下:
首先,大逃殺改成軍事演習,這莫名其妙的友好氛圍是怎麼回事啊!說好的演習就是戰爭呢?
原本的《刺激戰場》裡,玩家們被擊敗後都會有倒地陣亡的畫面出現。但新版不會,你的對手在嗝屁淘汰後會主動將他的「物資」掏出來放進盒子裡,然後微笑著揮揮手和你告別…
極果君想他可能在說:「兄弟,下邊等你。」
其次,槍械射擊並不會使人流血(事實上,原本的綠色不明物質已經可以說是河蟹之後的產物),在《和平精英》中「更上一層樓」爆改成了綠色閃光,總之還是能讓你清楚分辨是否擊中對方。
啊,好刺眼
真·實力維和。
真香啊,真香
但好在還有一些新東西:
1.遊戲主界面終於出現了「氪金專屬通道」,首充6元送一個面積裝飾,18元送一件上衣時裝…熟悉的手遊套路又回來了啊~
按照騰訊國內遊戲企業的尿性來看,這個氪金商城一開,肯定就不僅限於首充、背景畫面、整套時裝和裝備的外觀,後續肯定會加大力度充實商城裡面的東西。不說端遊,就手遊部分大家不是已經在王者榮耀、誅仙、劍俠情緣等作品中體驗過了麼…
首充?我...TM
只求不要演變成拿著火麒麟憑空多出一個彈匣什麼的...
2.原本的「毒圈」改為「信號圈」,在人物的血條下方增加了一個「信號值」,在圈外這個值會被不斷削弱,降到0的時候也就可以宣告Game Over。
此外,騰訊還加入了一個「信號電池」的設定,這個東西可以讓我們在圈外多存活一會兒…
3.光子工作室特意邀請了空軍招飛局指導,所以在遊戲的等待界面我們能看到很多空軍的元素,包括「殲20」和我國最新的大型運輸機「運20」模型等等...
在這裡極果君不得不說一句,《和平精英》這個出場界面有點帥啊!還好之前沒喊著「棄遊」之類的話,僅憑這個大概就已經逃不過真香定律了。
4.這個是極果君有些懵x的一點:為什麼單人競賽進入前五名的時候,系統要跳出提示問是否繼續?
你怎麼回事小老弟?我都前五名了為什麼不繼續打…依稀記得老師教育我們要迎難而上,不能半途而廢啊。(胸前的...也更鮮豔了)
5.既然都不叫「吃雞」了,優勝者的獎勵自然也就換成了一個大蛋糕...
額外附送超大LED屏幕展示和舞臺個人「Show time」套餐。
這…恍惚間夢回當年初中勁舞團瘋狂敲鍵盤的自己。
總而言之,除了需要花點時間適應「揮揮手說再見」和「個人Show time」之外,其餘部分並沒有帶來很明顯的遊戲體驗變化。至於有些人說的射擊手感…這個東西本來就很玄學(玩的又不是真槍)。
反正接下來基本是王境澤定律大面積傳播的階段…畢竟遊戲公司要恰飯(來自靈魂的求生欲),咱能有啥辦法…
首款16+「定級」遊戲
大家都清楚,我們一直在強調網絡和遊戲世界中的「未成年人保護」,這次的《和平精英》更強化了這點:它成了中國遊戲行業第一款施行「16+」運營策略的產品。
簡單解讀:16+的意思就是登錄遊戲的玩家最低年齡下限為16周歲(強制性),未達到年齡等級將無法登錄,同時16-18周歲的青少年們每日限玩2小時。
雖然極果君有那麼一點想吐槽:為什麼16+的孩子不能去體驗戰場的殘酷呢?真的,《和平精英》你說8+我都信。
但顯然國內各大網遊企業都已明確,目前的遊戲行業需要進行反思並做出相應調整…大白話說就是公司要生存,也得顧及一小撮反遊戲人士的感受(家長&廣電…不提了不提了!
開發:啊!我太難了…
其實《和平精英》這兩天能被廣泛討論的原因主要就因為這個「定級」,我們不妨看看國外是怎麼做的,稍作參考。
以美國為例,1992年一款名為《真人快打》的遊戲,以其過多的血腥鏡頭和畫面引起一陣轟動,雖然在當時有著獨樹一幟的格鬥遊戲風格,但最大的成就莫過於由此催生了美國的遊戲分級制度。
當時這款遊戲同樣惹怒了絕大多數的家長群體,幾番波折之後,ESRB(美國娛樂軟體諮詢委員會)正式成立。作為一個獨立機構,它直接參考電影的分級制度,將遊戲產業統一定為五個級別:
「EC」適合三歲以上兒童,這裡面幾乎不存在任何可能引起家長反感的內容;
「E」適合每個人,包含較少的暴力內容,惡作劇式的情節設定以及部分髒話;
「T」適合十三歲以上玩家,包含少量暴力衝突內容,過激情節設定和極少的性暗示;
「M」適合十七歲以上玩家,和十三歲相比,擁有更多地成人元素;
「AO」這個可以叫它重口味,只適合成年人,可能包含所有的性和暴力元素並禁止向十八周歲以下玩家租/售。
這個評定必須要三個評估人進行互不幹擾的獨立審核之後,所有結果達成一致才能通過,ESRB將把結果通知發行商,發行商也必須交還一份正式版留作備案。
必須要說的一點是,遊戲分級是必須的,玩家們也高興,你好我好大家好。
或許會有一些人說:「這有什麼用呢?」
沒錯,或許你可以告訴自家孩子你的身份證號碼(也可能他自己獲取的)、乾脆讓他用你的手機玩遊戲也不是不可以。
但關於未成年人玩遊戲這件事,從來不是某一方面的問題。正如曾經極果君的後臺有一位小夥伴留言,大致意思是開發遊戲有什麼用?沉迷...巴拉巴拉的。
極果君的回覆是:玩物喪志的不是遊戲,是玩遊戲的人,是他們自己選擇沉迷。(我們都知道自律的人更優秀啊)
對於這種決斷極果君是這樣想的,如果純粹否定「遊戲」這個產物,那即使全世界都只玩小豬佩奇,該反對的依舊會反對。
當然未成年人(不是全部)很明顯缺少一些判斷力,所以如何讓他們明白應該怎麼做、抵禦誘惑,在極果君看來似乎並不全是遊戲開發者的事。
好在「16+」是一個很好的起步,至少從外部因素來說:改變,就從這一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