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SyStemView虛擬通信實驗的應用

2020-11-15 電子產品世界

現代社會通信技術迅速發展,對於通信技術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通信專業人才的培養被提上日程。而通信原理課是通信專業的核心課,通信實驗在通信原理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傳統教學以實驗箱類硬體教學為主。而硬體教學一般為驗證性實驗,學生無法從中理解和掌握具體的模塊組成和系統原理。通信課程概念多、系統的模型多不易於理解,加之抽象的特點,使得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對於問題的認知處於一種表面狀態。因此一些虛擬實驗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Madab及一些編程軟體都可以實現通信系統的仿真,但都需要有複雜的編程,這又給學生的學習提出了一個新的難題,而SystemView軟體則簡便的多。

1 SystemVieW軟體介紹
SystemView是美國Elanix公司推出的基於Windows環境下運行的用於系統仿真分析的可視化工具。利用該軟體可以進行通信系統的仿真,也可以構建一些複雜的模擬、數字和多速率系統。SystemView的圖符資源十分豐富,包括基本庫和專業庫。基本庫中有加法器、乘法器、多種信號源、接收器、各種函數運算器等;專業庫有通信、邏輯、數位訊號處理、射頻/模擬等特別適合於現代通信系統設計、仿真和方案論證。
SystemView軟體自推出以來,己經有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近100所高校成為SystemView的用戶。SystemView是信號級的系統仿真軟體,提供一種可視化、動態的系統模式,主要用於電路與通信系統的設計、仿真,是一個強有力的動態系統分析工具,能滿足不同層次的設計、仿真要求。SystemView以圖符庫為主,不需要寫任何代碼便可以實現各種系統的仿真。並且最終以波形、眼圖及功率譜等形式給出具體的系統仿真波形,也可以給出系統的頻域及時域分析。非常形象的表現系統的具體特徵。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8142.htm

2 具體應用舉例
在通信原理中涉及的基礎理論主要有調製解調、編碼、模擬信號的數字傳輸、差錯控制編碼等,基本涵蓋了通信的所有基本原理。systemView有通信的專業庫,可以建立各類通信系統模型,在這裡不一一介紹,以MQAM為例介紹其建立模型及仿真效果。
2.1 基本原理
(1)調製原理
正交振幅調製是用兩個獨立的基帶數位訊號對兩個相互正交的同頻載波進行抑制載波的雙邊帶調製。利用這種已調信號在同一帶寬內頻譜正交的性質來實現兩路並行的數字信息傳輸。正交振幅調製信號的一般表示式為


式中,An是基帶信號幅度,g(t一nTs)是寬度為Ts的單個基帶信號波形。上式還可以變換為正交表示形式為


MQAM信號調製原理圖,如圖1所示。圖中,輸入的二進位序列經過串/並變換器輸出兩路並行序列,再分別經過2電平到L電平的變換,形成£電平的基帶信號。為了抑制已調信號的帶外輻射,該L電平的基帶信號還要經過預調製低通濾波器,形成X(t)和Y(t),再分別對同相載波和正交載波相乘。最後將兩路信號相加即可得到MQAM信號。

信號矢量端點的分布圖稱為星座圖。通常,可以用星座圖來描述QAM信號的信號空間分布狀態。對於M=16的16QAM來說,有多種分布形式的信號星座圖。兩種具有代表意義的信號星座圖,如圖2所示。在圖2(a)中,信號點的分布成方型,故稱為方型16QAM星座,也稱為標準型16QAM。在圖2(b)中,信號點的分布成星型,故稱為星型16QAM星座。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大在基於星座的量子通信實驗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戰疫情丨西工大77個在線開放課程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面向社會...
    通信網絡技術已經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娛樂等方式。本課程生動有趣,以實例從通信中的三次握手講起,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利用Internet協議分層和TCP/IP協議簇,主要講授計算機信網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以及各層協議,還包括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光纖網絡、網絡互聯、網絡管理、網絡安全以及基於C/S、B/S和P2P的各種應用開發等,強調應用層範例和Socket應用編程接口,說明應用層協議是怎樣交換信息的,並是怎樣分解成比特和信號以何種接口通過
  • 基於FPGA的OFDM寬帶數據通信同步系統設計與實現
    Design and Realize the Synchronization System for Broad Band  Data Communication Based on FPGA 摘要:正交頻分復用(OFDM)是第四代移動通信的核心技術,本文介紹了一種基於FPGA的OFDM寬帶數據通信同步系統的設計方案
  • 基於Matiab的QAM通信系統的仿真
    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個基於方框圖的系統仿真環境,是一個對動態系統進行建模、仿真和仿真結果可視化分析的軟體包。用戶只需要通過簡單的滑鼠操作就可以將一系列圖形化的系統模塊連接起來,從而建立一個非常直觀的、功能上卻相當複雜的動態系統模型。
  • 《通信原理實驗》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通信原理實驗學時:20   學分:1適用專業:通信工程先修課程:電子線路、信號與系統課程性質:必修課 一、    課程的地位和任務本課程是與《通信原理》課程配套的一門實驗課程,是通信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和主幹課程。
  • 中科睿光發布全新一代國產雲計算作業系統——Cloudview SVM...
    在產品研發方面,中科睿光成立當天,就發布了兩款新產品——虛擬化管理軟體CloudVirtual6.2以及基於該虛擬化管理軟體的新一代雲計算作業系統Cloudview SVM Edition V2,此後不久這兩款產品就通過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標準驗證測評,獲得多項雲測評證書。2017年1月,新一代雲計算作業系統Cloudview SVM Edition V3研發完成。
  • 太赫茲高速通信系統前端關鍵技術
    本節中,我們將2 項關鍵技術用於220 GHz 高速無線通信實驗驗證系統。我們在太赫茲頻段的一個大氣窗口頻率--220 GHz 處,基於低噪聲分諧波混頻器構建了一個無線通信實驗驗證系統,並在室外200 m 的距離上實現了高速數據傳輸,測試了無線傳輸的誤碼性能,並成功地進行了業務數據的實時傳輸。表3展示了本文所研究的220 GHz通信實驗驗證系統傳輸鏈路的相關參數。
  • omimo第一臺虛擬實境一體機Uranus One面世
    omimo Uranus one 基於Android4.4.的作業系統,內置NIBIRU遊戲平臺,海量正版遊戲內容一一俱全,大容量的存儲空間可讓用戶自由支配。   超強的無線功能可以實現用戶的在線體驗,不在受環境和空間的拘束,輕鬆享受無極限。   HDMI IN解決更多資源的輸入,完美兼容PS/XBOX等高清設備。
  • 一種基於物聯網的公交車信息查詢系統設計
    另外,物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網際網路,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物體與物體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但其應用方面多是對於一些大型行業,還沒有擴展到民用基礎設施上。
  • 應用LabVIEW與AWR軟體為無線應用設計複雜電路
    ,和廣範的調製儀器連接在一起來較好的滿足當今複雜的無線通信的需求。第三代和第四代無線通信系統中應用的高階調製方法與高級信號處理技術需要在一個很較寬的頻帶內滿足極高的線性,效率和信號完整性。設計者面臨的挑戰不僅僅在基帶,還會延伸到到整個射頻與微波的發射與接收通道。一般來講,處理以上任務所需要的軟體是不同的。但當今無線應用和調製技術卻需要在整個信號鏈路上進行緊的設計、驗證、測試和調試。
  • 我國量子通信技術落地指日可待
    同時,衛星對地QKD技術的平均密鑰傳輸速率達47.8kb,比之前的「墨子號」衛星實驗提高40倍以上,其信道損耗量與對地靜止衛星與地面之間的信道損耗相近,這使得通過地靜止衛星構建更多功能和超長量子鏈路成為可能。   基於此,研究人員通過結合光纖和自由空間QKD鏈路,將QKD網絡擴展到2600公裡外的遠程節點,使網絡內的任何用戶都能與其他人進行通信。
  • 基於GEO/LEO兩層星座協同衛星組網分析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and networkinganalysis of GEO / LEO double constellation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provides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of satellite system .
  • 雙線性對在密碼學中的應用(上)
    雙線性對是一種二元映射,它作為密碼學算法的構造工具,在各區塊鏈平臺中廣泛應用,比如零知識證明、聚合籤名等技術方案大多基於雙線性對構造得來。本次將分為上、下兩個篇章講解雙線性對在密碼學中的應用。本文為上篇入門篇,會從概念介紹、發展歷程、實際應用三個方面展開說明,下篇為進階篇,將從原理層面深入剖析。
  • 虛擬桌面基礎架構(VDI):如何針對當前現狀進行擴展和優化
    利用虛擬桌面基礎架構 (VDI) 解決方案,員工可以從全球任何地方使用任何系統或設備登錄其工作空間,同時企業還能保護和保持控制從單個位置管理的關鍵數據。由於應用本身不受限於特定計算機,因此,即使員工不在辦公室或需要使用不同設備開展工作,工作也可以繼續推進。與使用獨立終端用戶系統的傳統模式相比,VDI 除了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之外,還能幫助減少運維開銷並提高安全性。
  • 歐洲10億歐元布局追趕中國: 「永不被解密」的量子通信
    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發射成功,有望讓量子通信真正進入廣域傳輸時代;其「測不準」「不可克隆」等特性,使得其傳輸的信息在理論上永不會被解密。  不過,發射衛星只是一個起點,在「宏偉量子大廈」中,量子京滬幹線正在飛速搭建,天地一體的廣域量子網絡倚馬可待,市場應用不斷突破。在第二次「量子革命」中,中國正在領跑。
  • 【獨家】低軌通信星座發展的思考
    本文針對我國低軌通信星座發展,從頻率、應用定位以及系統實用性等方面探討了總體設計應關注的問題;提出了以移動通信為主、多功能綜合、兼顧寬帶通信、規模逐步擴展的低軌星座發展建議,並給出了空間組網、全球服務、頻譜感知、頻率共用、寬窄結合、協同應用的總體設計思路。
  • ADS在16QAM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摘要 介紹了16QAM通信系統的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利用ADS軟體建立通信系統模型的方法,並進行了在ADS中,對調製信號的表示方法、脈衝形成、通道濾波、頻譜分析——數值頻譜和頻率頻譜、客戶化調製等技術進行了仿真,實現了通信系統的模擬。關鍵詞 正交幅度調製;星座圖;編碼;比特恢復;傳輸信道 現代通信中,提高頻譜利用率成為被關注的焦點。
  • 歷時3年跨越4600公裡,中國建成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
    此前,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和「墨子號」量子衛星已經成功對接,基於此該團隊構建了全球首個集成 700 多條地面光纖量子密鑰分發(QKD)鏈路、和兩個衛星對地自由空間高速 QKD 鏈路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