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國空軍最新款運-30中型運輸機CG照
原標題:運20有望短期內交付用戶 三款大飛機進展順利
全國政協十二屆委員、中航工業副總工程師唐長紅10日回應記者有關新型中型運輸機的問題時提到,希望新中運能達到二十噸的載重,希望它是一款適應於時代的飛機。相比大型運輸機,中型運輸機有其特性,數量會更多,需求面更大,市場更大。
還有記者提問稱,大運作為大型平臺,除了運輸機之外,未來還有沒有其他用途,未來它與珠海航展上展出的新款中型運輸機「運-30」將如何搭配使用?唐長紅表示,中國現有運-7、運-8,載重量從數噸到20噸,目前正在研製的大運載重量更大,因為小飛機運不了大裝備,大飛機運小型裝備又划不來,所以需要形成高低搭配。雖然我們將「大運」稱為大飛機,但世界上有比它更大的飛機,這個級別的運輸機是衡量一個國家製造大飛機能力的重要標誌。對於這個型號本身來說,不是把某件事做好,而是把某一個系列做成空中飛行平臺,因此國外同類飛機擁有的功能,我們在研製過程中都會充分考慮。對於新款中型運輸機,我們希望在20噸載重這個級別上,擁有更符合時代需求的飛機,畢竟運-8飛機已經使用很多年了。從裝備數量角度來看,中型飛機的數量會比大型飛機更多。比如前蘇聯,運-8這個級別的飛機大概有1400架,而伊爾-76先後生產過800多架,目前,估計仍擁有600架左右。
在回答《環球時報》記者有關未來運輸機發展趨勢的提問時,唐長紅表示,在保證各種技術要求的前提下,未來運輸機的氣動效率將更高、安全性更好、靜音性更佳、更加清潔,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也更小。唐長紅在回答《環球時報》記者有關大運在研製過程中是否使用了3D列印技術的提問時表示,3D列印技術已經在多款國產飛機上使用。在國內的高端產品製造中,最早使用3D列印技術的就是飛機製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