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身邊,總是會有很多無疾而終的愛情,有些人在一起的時候愛的死去活來,但是過了幾年以後,卻還是不得不分開。經常還會聽到身邊的人說起自己的前任,說自己心裡其實一直愛著對方,只不過兩個人不合適,所以只能夠分開。其實,感情裡面的不合適往往指的就是兩個人三觀的不合,兩個人在一起,光有愛情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契合的三觀,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愛情的長久!
三觀其實就是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三觀是隨著一個人的成長而逐漸形成的,因此可以說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三觀。這也正是為什麼以前人們總是把門當戶對掛在嘴上,因為只有門當戶對了,才能夠確保兩個人三觀一致,才能夠確保兩個人生活的幸福。
以前聽到過一個笑話:一對農民晚上在爐子邊上烙餅吃,這時候老婆突然問,你說皇帝吃的烙餅是什麼樣子的?老公想了想說,皇帝那麼富,他肯定烙餅用的爐子都是金子做的,坐在金子坐的凳子上吃烙餅。
這個笑話雖然簡單,卻一下子就說明了不同的生活條件對於一個人思想、觀念的影響,因為你的生活就限制了你的眼界與見識,所以一個農民家長大的孩子是幾乎不會和富裕家的公主走到一起的,因為他們的三觀基本上是完全不一樣的。
想起了大學的時候有個同學和男朋友約好了一起出去旅遊,兩個人攢好了錢,然後選好了目的地,在自習室做了各種攻略,列了很多很多的想法。然後在國慶之前的時候,兩個人卻因為出門選團的事情而鬧翻了。她想要報一個稍微好一點的團,這樣在外面無論是住的賓館還是出門的線路都比較好,能夠看的景點或者是外出的自由度也比較高,這樣能夠玩的比較開心。但是她男朋友卻死活不同意,他覺得他們只是跟一個團一起出發而已,只要目的地一樣,就算住的差一點也無所謂,反正兩個人的目的就是去玩,只要白天自己玩的開心就足夠了。兩個不同的團相差3000塊錢,但是就為了這3000塊錢,兩個人鬧崩了,最後國慶節一個節日哪裡都沒去,就在學校裡面吵了一架,然後各自回了各自的家。
其實,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緣由的,同學家是杭州市區的,家裡條件也比較好,而他男朋友是某個縣城的,家裡條件很普通,兩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被家庭灌輸的理念就是不同的吧。同學的家庭讓她覺得,出門遊玩重要的是開心,自己要過得舒適比較重要;而她男朋友的家庭則讓他覺得,在外面能省一點錢就可以省一點錢,省錢最重要。
所以,三觀的不同讓他們在對待同一件事情時根本沒有辦法產生相同的認識。
其實,這樣的分歧真的是非常的常見了,就像有些人喜歡閱讀,而有些人覺得讀書就是裝文藝,沒有任何的價值;有些人喜歡二次元,而有些覺得二次元就是宅;有些人喜歡追星,而有些人覺得追星就是浪費時間。喜歡讀書的人是覺得讀書能夠讓自己的內心更加的安寧,能夠讓自己學到更多的知識。喜歡二次元的人是覺得二次元更加的豐富多彩,在二次元能夠感受到很多不一樣的世界。喜歡追星的人,是喜歡那個優秀的明星,在他的身上能夠學到更多的美好品質,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想他一樣優秀。
覺得讀書沒有用的人,整天忙於工作,忙於交際,在他的世界裡面,看書根本就賺不到錢,所以他從來不看書,他有錯麼?覺得二次元宅的人,因為他的身邊根本沒有一個喜歡二次元的朋友,他身邊的朋友都是和他一樣的人,所有接觸的東西都是在網上看到的,他產生這樣的看法,他有錯麼?不喜歡追星的人,因為覺得自己可以把追星的時間用在其他地方,明星與現實生活的距離那麼遙遠,追星沒有任何意義,他這樣的想法有錯麼?
其實,誰都沒有錯,他們的想法都沒有問題,錯的是他們不該遇到彼此,兩個人的生活經歷以及家庭條件讓他們產生了不一樣的生活理念,形成了不同的生活價值。所以你不需要去糾結對方的想法,因為你沒辦法改變對方的三觀,你能做的,只有早點離開他。
身邊有很多的朋友,剛剛戀愛的時候感情特別好,整天黏在一起,但是隨著熱戀期過去,兩個人的感情逐漸的降溫,於是彼此的缺點一下子全部都體現了出來,三觀的不合引發了一次次的爭吵,最後兩個人的感情只能夠以遺憾告終。
高中的時候班上常年的第一名是班長,第二名是團支書。班長是男生,而團支書是女生,兩個人不僅成績好而且相貌也都不錯,只不過班長的家庭條件不算好,每年都會拿到學校發的助學金,只不過學校是封閉式的寄宿制學校,因此就算貧困在校園內也看不出太大的差別,因為大家都是一樣的吃食堂,穿校服。班長喜歡團支書,其實大家都看得出來,就像大家都知道團支書也喜歡班長一樣。高考結束以後,兩個人一起報考了同一所大學,並且在大學開學之前確定了情侶關係。就這樣成為了眾人祝福的一對。
但是記得大一暑假聚會的時候,班長來了團支書卻沒來,一問才知道,兩個人已經分手快半年了。分手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三觀不合。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出門一起約會,班長總是捨不得買任何東西,但是他的自尊心卻又很強,開學以後他沒有要過家裡一分錢,所有的錢都是自己打工賺的,並且靠學校的獎學金以及助學金交學費。只不過他結餘的錢並不算多,因為他自己的學習也十分繁忙,所以平時過得很簡單。但是團支書的家庭條件是比較富裕的,她想著大學裡可以和自己喜歡的男生一起上自習,一起出去逛街、旅遊。但是班長都沒空,他要去打工,他要去學習,他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學習和賺錢上,只能夠抽出很少的一點時間去配團支書。
她想過自己要理解他,但是她每次自己買了什麼東西,都要偷偷的瞞著他不讓他知道,因為他會覺得她浪費錢。有一次她買了一款護膚品,花了大幾百,去拿快遞的時候是和他一起去的,拿到快遞因為很開心就當場拆了,結果他看到了發票,當時就很生氣,覺得她浪費錢,兩個人吵了一架,最後不歡而散。
一次次,她想要有男朋友陪她逛街,陪她上課,陪他一起旅遊,她想要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他都不能夠陪著他。在他看來,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賺錢和學習,其它反而可以靠後,就這樣,兩個人漸漸的越離越遠,就這樣成為了兩個陌生人。
有時候,再好的感情也抵不過三觀的不合。
三觀不合的兩個人在一起,能夠得到的就是慢慢的負能量,而三觀契合的人在一起,卻能夠讓你十分的快樂。這個時候就想到了另外一個大學的同學,就叫她小尹好了。
小尹和他男朋友應該也是高中認識的,我認識她的時候她就已經和男朋友在一起了。兩個人平日裡整天秀恩愛,到處撒狗糧,感情也是各種好,但是也會吵架,不過兩個人每次吵架就在宿舍樓門口的花園裡面開始互相講道理,然後最後和好,從來沒看到他們吵架超過一夜過,當天吵架,幾乎都是當天和好。
記得大三暑假的時候,兩個人想要一起出去旅遊一趟,然後兩個人一起在網上看攻略,最後決定去泰國旅遊,一算費用,還挺多的。但是兩個人都不想跟家裡要錢,於是就開始找兼職,開始出去打工賺錢,就這樣他們花了一學期打工攢了好多錢,然後在暑假的時候開心的去泰國了。據說玩得非常開心,兩個人的感情也越來越好了。
後來小尹決定要考院,她男朋友決定繼續工作,但是他也支持她考研,於是兩個人一個找工作,一個考研,互不影響卻又互相支持,現在兩個都已經結婚了,小日子過得可好了。
所以,兩個人在一起,三觀合不合真的很重要,不僅僅是找對象,就連找朋友都要找三觀相合的。記得在之前的單位,有個同事和我一起下班,在路上看到前面一個騎電動車的路過結果他簍子裡面的小包掉了,我趕緊撿起來然後喊住他,然後還給了他。結果之後同事一直埋怨我,說我還了幹嘛,說撿了以後人不知鬼不覺,分了裡面的錢就好了。聽了這番話,我十分吃驚,自那以後就疏遠了那個同事,沒有同樣的三觀,不適合做朋友。
所以,不管是找對象還是交朋友,三觀契合真的很重要。兩個人能不能走到一起,不僅僅要看感情,還要看三觀,只有三觀契合的兩個人在一起,才能夠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