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唐萍
2021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外交部舉行新年第一場例行記者會。
進入新的一年,美國對中國的打壓、抹黑還是貫穿整場記者會的高頻議題:瑞典主流媒體報導,美國施壓瑞典排除華為參與瑞典的5G建設;紐約證券交易所把三家中國企業摘牌;蓬佩奧稱中國「迫害」非法越境香港人;美國國務院發推特說中國共產黨「威脅」全球和平與安全;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波廷傑妄言新冠病毒最有可能是從中國實驗室洩露……
華為、香港、人權、意識形態、疫情,在美國政權交替之際,川普政府為何繼續炒作這些「老議題」?
按照美國憲法,美國眾議院與參議院必須在1月6日確認選舉人投票結果。但是,現任總統川普拒絕承認大選結果,還要求支持者在1月6日到華盛頓示威遊行。1月20日,拜登將正式宣誓就職,成為第59屆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的策劃者表示,考慮到疫情,將不會舉行傳統的慶祝遊行,改為虛擬遊行。
假「國家安全」VS真「技術霸權」
近日,瑞典主流媒體《每日新聞報》網站報導了美方就排除華為參與瑞典5G建設對瑞施壓的情況。美駐瑞大使曾對媒體表示,很高興瑞典就5G建設作出了與美、英、澳同樣的結論。報導還指出,美國沒有能與華為在5G領域競爭的公司。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政客多次污衊中國搞所謂「脅迫」外交,而這次,美國駐瑞典大使自己跳出來「實錘」了美國在給瑞典施壓,對美國排除華為參與瑞典5G建設「很高興」。
華春瑩直接點出:我也看到了有關報導。這再次證明,在世界範圍內到處威逼利誘、搞「脅迫」外交的恰恰是美國。中國是美國「脅迫」外交的受害者。
「美國針對科技領域的對華打壓,是為了繼續塑造中美競爭的抓手,推動中美科技領域的進一步『脫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孫成昊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分析。
一方面,美國不放鬆對華為的打壓,另一方面,瑞典也甘願隨美國起舞。
去年10月,瑞典郵電管理局出臺禁令,禁止瑞典國內的電信公司使用華為或中興的網絡設備進行5G部署,並要求已經安裝的華為設備應於2025年1月1日前全部拆除。隨後,華為狀告瑞典電信當局,斯特哥爾摩行政法院出臺臨時禁令,叫停瑞典電信當局在5G頻譜拍賣中排除華為的條款。但之後,斯特哥爾摩行政法院臨時禁令被推翻,華為依然難以參與瑞典的5G招標。
有分析指,雖然法案沒有直接點名華為,但是一般認為該法顯然為華為量身訂做,因此法案又被稱為「華為條款」。
「在科技競爭方面,歐洲國家與美國的立場比較接近,認為中國企業有所謂威脅『國家安全』的隱患,也存在『不公平競爭』,但瑞典隨美國起舞,更多的還是出於維繫美歐關係的政治考慮。」孫成昊認為。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付隨鑫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表示,瑞典近年來跟中國的關係一直不太友好,主要是指責中國在的人權問題,同時也考慮所謂「國家安全」。即使拜登上臺,瑞典也會延續排除華為參與5G建設。「因為這牽涉美國的技術霸權 。」
美國反華政客不是鐵板一塊
在今天的外交部記者會上,這些陳詞濫調的反華言論背後,是幾位反華的「老面孔」美國政客。
去年12月31日,美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妄稱,中國共產黨迫害非法偷越邊境的12名香港人,再次暴露中共蔑視香港人民權利。
華春瑩直接回應,中國是法治國家,有法必依,違法必究。中國司法機關依法辦案,美方無權幹涉。人的生命權就是最大的人權。
華春瑩還犀利地反問蓬佩奧,「請問蓬佩奧先生有對那些逝去的生命表達過同情嗎?有為拯救那些生命做出過任何努力嗎?大疫當前,無所作為、草菅人命才是真正的無情,才是對人權的真正蔑視。」
「蓬佩奧經常搞一些極端的單邊制裁、用極端言辭攻擊中國執政黨和領導人,這是他的特色。」付隨鑫認為,蓬佩奧強調自己的反華人設,是為了撈取政治資本,為今後競選總統鋪路。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波廷傑繼續造謠稱,他相信新冠病毒最有可能是由中國實驗室洩露的,有可信證據表明武漢病毒所是疫情全球蔓延的來源。
疫情暴發已經一年多,對於所謂「新冠人造論」,世界上幾乎所有頂級科學家和疾控專家均已公開予以否定。波廷傑為何還在堅持這種拙劣的謊言?
「這到底是波廷傑先生的個人言論還是代表美國政府的正式立場?波廷傑說有可信證據,那麼請他立即拿出來!」華春瑩擲地有聲地發問。
孫成昊表示,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是導致川普敗選的重要因素,而川普團隊卻將防疫抗疫不力怪罪在中國頭上,把中國視為「出氣筒」和「替罪羊」,對中國的抹黑、污衊貫穿整個選舉過程。
操弄反華議題的不止川普、蓬佩奧、波廷傑等人,孫成昊列舉道,去年6月至7月,美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多福·雷、剛剛辭職的司法部長威廉·巴爾、國務卿蓬佩奧先後就意識形態、安全威脅、經濟威脅、對華戰略等議題發表涉華演講,勾勒出更為強硬的對華政策,並把攻擊中共作為重點,這些既定方針都成為當前川普政府發起對華攻擊的引領和指南。
但是,付隨鑫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分析:「共和黨內肯定不是鐵板一塊,他們關心的議題和意識形態都可能不同。」
付隨鑫進一步指出,川普沒多少戰略考量,也不重視意識形態,他主要在乎權位,還有一些直覺。波廷傑主要是戰略考量和意識形態。蓬佩奧既有戰略考量和意識形態,也有煽動民意將來謀取大位的考慮。
在看到這些反華政客背後各自的算盤後,孫成昊認為,在川普的最後瘋狂時期,中方應保持理性,不必過度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