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多舛的俄羅斯鋁業巨頭或許將迎來一線生機。
北京時間4月23日晚,美國財政部表示,如果俄鋁的主要股東Oleg deripaska放棄對俄鋁的控股權,美國可能減輕對俄鋁的制裁。
美國財長姆努欽在聲明中表示,美國政府的打擊目標不是依靠俄鋁及其子公司的辛勞工人,所以目前財政部已發布一項一般性授權,企業可繼續與俄鋁交易的時間延長至10月23日。
受此影響,當晚俄鋁在莫斯科證交所的股價大漲逾17%,股價創4月9日以來兩周最高。4月24日,俄鋁在港交所掛牌的股票價格暴漲43%至2.18港元,創最大漲幅紀錄。此前因受美國制裁,俄鋁股價曾暴跌70%。
倫鋁、倫鎳、鈀金、原油短線閃跌,美國鋁業暴跌13%,世紀鋁業、中國鋁業等鋁業公司股票均出現較大跌幅。
1 美俄對峙放緩?
3月末,美俄因前俄羅斯間諜於英國中毒一事針鋒相對,互相驅逐了對方60名外交官,令雙邊關係不斷惡化。
4月6日,美國財政部對38個俄羅斯個人及實體發起新一輪制裁,其中包括鋁業大亨、普京親密盟友Oleg Deripaska及他的香港上市公司俄鋁,還有他新創辦的控股公司En+ Group(ENPLq.L)。這些被制裁的個人及公司資產會被凍結,且一般美國籍人士將被禁止與其交易。此外,非美國籍人士可能因為與其交易或促成重大交易而面臨制裁。
4月14日,針對敘利亞杜馬(Douma)地區發生疑似化學武器襲擊事件,美國聯合英國和法國發射一百多枚飛彈對敘利亞軍事設施進行「精準打擊」。事後俄羅斯繼續堅定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權,普京對西方的行動予以「最強烈的譴責」。
4月16日,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基·黑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宣布美國政府準備對俄羅斯實施進一步制裁。但是一天後,事情出現轉機,川普叫停了對俄羅斯實施附加經濟制裁的初步計劃。
4月23日,美國財長姆努欽在聲明中表示,美國政府的打擊目標不是依靠俄鋁及其子公司的辛勞工人,俄鋁已經聯繫了美國申請解除制裁。考慮到對夥伴國和盟友的影響,美國財政部已發出一項一般性授權,企業可繼續與俄鋁交易的時間延長至10月23日。
此前消息稱,俄羅斯鋁業巨擘俄鋁在西伯利亞的一處工廠目前囤放著大量鋁,因為美國本月對俄的制裁使其無法向客戶出售鋁。
分析人士稱,目前美國財政部通過三種方式展現了立場的軟化。一是姆努欽表示財政部正考慮要求解除對俄鋁的制裁;二是將其它公司可與俄鋁繼續交易的時間延長了近5個月;三是明確了這段時間內允許開展的確切交易類型。
2 俄鋁命運多舛
俄羅斯鋁業是受美國制裁俄羅斯影響最大的企業。
在香港註冊的俄鋁是全球最大鋁業公司之一。2017年,俄鋁生產鋁約370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約7%,其每年1150萬噸的氧化鋁產量也佔全球總產量的7%,出口到美國的鋁佔其總出口量的10%。俄鋁還是全球最大煉鋁廠商澳洲昆士蘭氧化鋁(QAL)的股東之一,在義大利、愛爾蘭、瑞典等國家都有資產。
4月6日,俄羅斯富豪Oleg Deripaska登上美國制裁 「榜單」,他是俄鋁、俄鎳兩家巨頭的主要股東,擁有俄鋁48%股份。
隨後倫交所和芝交所表示,他們不會接受來自俄鋁的金屬。日本、韓國等大宗商品貿易商也表示不再交易俄鋁的鋁產品。富時羅素確認將從重要股指中剔除俄鋁公司。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旗下的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表示,將立即限制俄鋁公司的鋁產品交割,立即撤銷COMEX鋁期貨合約的俄鋁產品擔保,這意味著COMEX此前已批准俄鋁產品將不再處於可交割狀態。
制裁事件造成俄鋁股價持續下跌,跌幅達70%。俄鋁的美元債務融資途徑被堵死,一系列事件對俄鋁的產能影響巨大。
針對美國對俄鋁的制裁,俄羅斯政府對包括俄鋁在內的俄羅斯公司給予了大約1000億盧布(16億美元)援助,並將建立一個部門,負責協調和援助被制裁的俄羅斯企業。新聞機構RIA表示,俄鋁已要求政府在流動性和鋁需求方面提供支持。這也為俄鋁的銷售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4月24日,在美國財政部延長企業可繼續與俄鋁交易的時間至10月23日後,俄鋁在港交所掛牌的股票價格暴漲46%至2.21港元,創最大漲幅紀錄。
3 鋁市場震蕩
市場人士認為,美國放寬對俄鋁的制裁,可使該公司有更多時間出售大量囤積的鋁。
丹麥盛寶銀行(Saxo Bank)商品策略部門主管Ole Hansen表示。「這也給了市場相當大的窗口來尋求替代供應商。」
過去兩周,由於市場對鋁鎳供應幹擾的擔憂,LME期鋁屢創新高,升至2011年中以來最高的2718美元/噸。美國部分解除俄鋁製裁緩解了供應不足的擔憂,鋁價應聲下跌。
4月23日晚,LME三個月期鋁大幅跳水,一度大跌近10%,創八年來最大單日跌幅。LME三個月期鎳盤中也一度下跌6.46%。其它金屬受帶動也集體下挫。目前的波動走勢已推動鋁價的30天波動率升至2010年以來最高水平。
上海有色網鋁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芮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制裁事件之前,由於中國原鋁出口有15%的關稅壁壘,因此全球原鋁大致分為兩個供需平衡,一是中國的平衡,另一個是除中國以外地區的全球平衡。而美國制裁俄鋁事件,理論上把全球市場分為了三個平衡,一個是中國的平衡,二是美元清算地區的平衡,三是除中國以外非美元清算地區的平衡。根據俄鋁分區域的原鋁銷量來看,制裁事件直接導致了美元清算地區原鋁供應量減少了約200萬噸/年,因此倫鋁受振大幅飆漲。所以當美國或考慮放鬆制裁俄鋁的新聞出來時,鋁期貨暴跌便是必然事件。若美國確實放鬆對俄鋁的制裁,對供應端的影響在於海外緊缺狀況有望緩解,現貨升水壓力較大。」
王芮認為,長期來看,在排除突發外部擾動因素的前提下,鋁價仍然會維持外強內弱。「一方面,在制裁事件之前,海外原鋁缺口預計在80萬噸左右,滬倫比值已經在去年年底錄得歷史新低6.4,預計今年倫鋁運行區間在1950-2720美元/噸;另一方面,國內電解鋁全年小幅過剩格局客觀存在,4月23日SMM統計國內電解鋁社會庫存223.1萬噸,1季度消費增速遠不如去年同期,去庫存並不明顯,在季節性旺季中供需仍處於平衡態勢,若下半年無宏觀層面刺激,國內鋁消費難言樂觀,加之部分新投產能延期至2季度,因此後市鋁價存在供需層面壓力。」
對於國內鋁市場的影響,王芮表示,「美國放鬆制裁俄鋁事件直接導致的是鋁價的暴跌,而此前國內氧化鋁價格由於俄鋁被制裁事件疊加海德魯減產320萬噸氧化鋁事件,而自2850元/噸大幅飆漲至3400元/噸附近。但由於市場的差異,放鬆制裁的新聞公布後,氧化鋁價格回落並未像鋁價那樣迅猛,那麼一方面是產品價格的暴跌,另一方面是成本端的居高不下,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國內待覆產和新投產能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