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12年,廈門大學要開設了「爬樹課」。這門課程取名「攀樹運動」,60名大一新生成為首批學員, 其中有近一半是女生,他們在學習2節理論知識課後,將進入戶外實踐階段。圖為廈門大學老師進行爬樹演示。 張向陽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18日電(邢蕊)隨著迴蕩在各大考場的一聲哨響,無數莘莘學子完成了他們人生中的重要一課。告別緊張的中學生活,他們將踏入精彩紛呈的大學校園。
說起大學中的各類課程,除過專業課之外,同學們最期待的無疑是種類繁多的體育課。與中學常見的足籃球、桌球遊泳等傳統體育課程不同,一些大學的體育課不僅可以修到學分,而且還趣味十足。
去年,西北大學曾開設一門「爬樹課」,受到了不少學生的追捧。在這個特殊的課堂上,無論男生女生,都會捨棄平時文靜的一面,攀上繩索,在樹木之間飛躍。
「爬樹課」選用的樹木通常四五層樓高,樹徑要達到十幾釐米以上。上課之前,老師會親自對攀爬的樹木進行「踩點」。攀樹時會在樹上設定防下墜的裝置,學生要佩戴頭盔、護目鏡,穿著長衫長褲、安全靴後才能上樹。
學生正在上課。
西北大學開設這門課並非一時興起,學生在爬樹過程中學到的技能可以幫助他們未來更安全地工作。據老師陳超介紹:「西北大學有很多的優勢學科,比如地質學、生科、考古等。對於專業的學生來說,我們希望他們在攀樹的過程中學習到的專業繩索技術能夠讓他們更加安全地進行專業工作。另一方面,攀樹還能夠擴展他們的研究深度。」
其實,「爬樹課」在國內多所高校都有開設。廈門大學此前就因為豐富多彩的體育課而頻頻登上熱搜。除過爬樹、高爾夫等這些特色課程外,2019年新學年,廈大又開設了一門「槳板課」,讓學生體驗了一把「水上漂」的快感。
槳板運動又叫槳板衝浪。需要人直立站在槳板上,通過單槳划水,使得槳板在水面上移動。與其它水上運動不同,這項運動需要極強的平衡能力。使用者要在槳板上前進後退、左右移動,來平衡槳板,控制槳板滑行的方向。
廈大同學正在上槳板課。
學習槳板運動的第一課,就是要經受落水的考驗。有學生稱:「落完水之後,有一種人槳合一的感覺,就是你覺得掉了水之後才不會懼怕第二次掉。我記得我第一節課的時候,就是剛開始站上去腿是抖的,結果掉完上來之後,腿就不抖了,因為覺得就沒有什麼懼怕。」
對於很多體重超標的學生而言,體育課往往都是噩夢般的存在。南京農業大學為了幫助學生減肥,特地開設了一門減脂課。同樣是「甩肉」,南京農業大學的同學們不僅不花錢,還能拿到學分。這樣的好事,真是羨煞旁人。
這門減脂課只針對BMI大於28或體脂率超過30%的學生,學生入選後還要檢查血脂等指標,作為課程結束後的對照。減脂課一周上3次課,課程內容包括仰臥起坐、曲臂支撐、平板支撐、爬臺階、跑步機慢跑、公園漫步等。
全部課程結束後,老師還會跟蹤指導。期末會進行考核測試,體重下降7%或體脂率下降10%,肥胖學生就能順利拿到體育這1個必修學分。曾經有學生兩個學期內成功瘦身51斤,這樣的神仙課程,也只有別人家的學校才有吧。
資料圖:舞龍隊學員們正在練習舞龍動作。2017年9月,浙江大學首次在體育選修課程中開設了舞龍舞獅班,一經推出就吸引了170名來自不同年級和專業的學生報名選修,男女比例約為3:2。中新社記者 王遠 攝
大學的體育課不僅有網球、高爾夫這些時尚、高大上的課程,傳統體育項目自然也佔有一席之地。浙江大學在2017年首次將舞龍舞獅課納入了體育課選課系統,當年一共有170名來自不同專業的學生申請,男女比約為3:2。
舞龍舞獅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人們都會在喜慶的日子裡用舞龍來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據悉,浙大的龍獅課學習的是競技舞龍,它是對中國品類繁多、形態各異的民俗舞龍,如百葉龍、板凳龍、燈龍、草龍等歸一化處理後形成的標準體育運動項目。在這套標準下,舞龍的場地、裝備的規格、動作的完成要點和打分系統等等,都有了一套統一的、具體的規定。以此為基礎設計課程,舞龍課教什麼、怎麼教、怎麼考,都變得脈絡清晰起來。
如果你是一名喜歡安靜的學生,太極柔力球無疑是一門非常適合你的體育課程。沒錯,就是廣場上老爺爺老奶奶都喜歡玩的那個柔力球。
資料圖:2014年9月24日上午,在青島天泰體育場,2000名老人共同舞動柔力球,祝賀市南區第二十一屆老年人運動會開幕。中新社發 徐崇德 攝
太極柔力球需要參與者手持一個特製的拍子,拍框內有一個能起緩衝作用、帶風孔的橡膠軟面,通過用弧形引化的方法將球拋來拋去。它可以二人對拋、單人獨練、幾個人互傳或隔網競技。
廈門大學、西北大學等多所學校都開設有此課程。別看大爺大媽玩柔力球的時候神態輕鬆愜意、動作行雲流水,但這項運動在力度拿捏、方位掌握上會耗損很大體力,一場球下來,輕則汗流浹背,重則腰酸腿軟。
一些體育課除了能強身健體,還能幫你找回童年的回憶。集美大學曾將「鬥雞課」作為選修課程向廣大學生開設。不要誤會,這個「鬥雞」不需要你上課帶只雞,而是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一種遊戲:兩人各自握住一條腿的腳踝處,單腿站立,用膝蓋互相撞擊。
這門課程的學名叫做「腳鬥士」課。據說,優秀學生還有機會進入腳鬥士訓練隊,參加全國性賽事。
資料圖:「打彈球」已成為西安體育學院的正式課程,學生們可以名正言順地在課堂上「玩耍」,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隊友間的配合,同時也鍛鍊了思維能力。 燕武 攝
如果你覺得「鬥雞」還不夠有趣,那麼西安體育學院的「打彈球」課則可以讓你名正言順的在課堂上玩玻璃球。
所謂打彈球就是隊員用任意手的大拇指與食指、中指配合託住主球後,由大拇指將球彈出,以擊打次球進坑得分為目的的運動項目。雖然「打彈球」聽起來人人都會,但是既然是一門課程,可就不是「想打哪打哪」了。它對我們手指、力量都有一定的要求。
如果學生稍有分神,心手不一,就可能把球打偏。此外還要時刻關注桌面上球的分布情況,為下一個球謀篇布局。打不中,打不準,那可是要「掛科」的。
別看這些體育課聽起來奇葩,但是課程內容貼近生活,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雖然它們不及專業課那樣重要,如果在大學四年之間學一門「技術」傍身,之後也一定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