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快訊(記者 楊玉娟/文 福州氣象局/圖)1月10日夜裡到11日早晨,福清東張南湖山、永泰雲頂、閩侯大湖雪峰、閩清白樟腹桂山出現飄雪。鼓嶺也傳來下雪的消息,下的是一顆顆圓圓的小球,時隔三年,鼓嶺再次飄雪,大家興奮之餘,覺得哪裡有點不太對勁,這跟北方的雪好像不太一樣啊。這一顆顆圓圓的小球真的是雪嗎?
福州氣象專家表示,從拍攝的視頻以及現場目擊人員的反饋來看,該固體降水粒子多呈球狀,目測質地較硬,部分著地反彈,從氣象資料分析,10日22:00前後,離鼓嶺度假村最近的氣象自動站監測到的氣溫在1.8℃左右,另外當晚福州上空大氣存在逆溫層,綜合判斷,嚴格來說鼓嶺下的應該是冰粒而非雪。
雪和冰粒、霰、米雪,在氣象上都屬於固態降水,常發生於冬季,區別在於:雪,是從混合雲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態的固體水,多呈六角形。是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團)組成的降水。
冰粒,通常是由於雪在下降的過程中,遇到溫度稍高的空氣層,部分或全部雪花融化成水滴,又遇冷重新凍結再降至地面。通常呈透明的球狀或不規則近球狀,顆粒直徑<5毫米,質硬,著硬地後反彈,有清脆聲,有時著地破碎會只剩冰殼。
霰,是由雲中的冰晶與冷卻水相碰合併而成,雲滴很小與冰晶接觸時本身含有的空氣還來不及逸出,幾乎被凍結,凍結了的雲滴還含有很多的氣泡,它們之間還存在著空隙,因此霰看起來不像冰粒那樣透明堅硬,而是疏鬆易脆且不透明。
米雪,形成過程基本上同霰,只是它很小的時候空氣就託不住了,直徑一般小於1毫米,由於個小身輕,下降時均勻,緩慢稀疏,與雪一樣有著白色不透明著硬地不反跳的特點,但外形是扁的或較長的小顆粒。
看到這裡,想必盼雪的小夥伴們有點失望,沒想到盼了半天,卻盼來一場「假雪」。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相關文件(氣測涵[2013]321號),2014年1月1日起,霰、冰粒、米雪等13種天氣現象已從氣象局觀測業務中取消,出現霰、米雪時記為雪。簡單來說就是,雖然霰、冰粒、米雪的小名各不相同,但他們的大名都是雪!由此可證,鼓嶺是真的下雪了。此外,從網上流傳的其他下雪視頻來看,鼓嶺的降雪可能不止冰粒一種形態。
最近受寒潮天氣影響,去年沒穿過的羽絨服今年輪著穿了一遍。今天福州全市氣溫仍然較低。內陸和沿海北部最低氣溫0℃~3℃,高海拔地區-4~-1℃;沿海南部3℃~5℃。全市大部分地區有霜或霜凍,高海拔地區和北部部分鄉鎮有結冰。福州市區最低氣溫為2℃~4℃,山區-2℃~0℃。
未來兩天隨著冷空氣遠離,我國大部分地區也將快速回暖。福州在本周四(14日)市區高溫將回升至19℃,15日將升至20℃以上,但夜晨的氣溫仍然較低,受晴空輻射影響,晝夜溫差拉大,大家要注意適當增減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