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死神」的貓科動物:其他大貓捕獵時先要參考其食譜

2021-01-16 大貓來了

被譽為「死神」的貓科動物:其他大貓捕獵時先要參考其食譜

在自然界,各種動物之間普遍存在著競爭關係,如競爭食物、競爭水源、競爭棲息地等等,哪怕是同一個科之間的動物,也常常因為競爭食物和棲息地而「六親不認」、大打出手。比如在美洲生活著的眾多貓科動物中,它們之間也常常因為競爭而發生衝突。而美洲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虎(也叫美洲豹),因為體型比其他貓科動物更大、力量比其他貓科動物更強,所以常常是競爭中勝利的一方,有人稱其為其他貓科動物的「死神」。

例如,在中美洲國家貝里斯生活的美洲虎,主要以九帶犰狳、無尾刺豚鼠、美洲鹿和美洲野豬為食,其他還有負鼠、浣熊、烏龜、鱷魚等。這些主要獵物的體型都不是特別大,甚至佔它們食物總量50%以上的犰狳只有五六千克重。美洲虎雖然強悍,但在捕獵上卻野心不大,它們更喜歡捕食容易捕捉到的獵物,因此在食物上會和其他中小型貓科動物有重疊——這就是它們發生衝突的根源。

在貝里斯生活的小型貓科動物虎貓,主要以負鼠和小型嚙齒類動物為食,而這些動物正好在美洲虎的食譜之中;因此在覓食的時候,虎貓和美洲虎常常會發生衝突。一位獵人就曾觀察到一隻美洲虎將一隻虎貓追到高高的樹上的畫面:美洲虎臥在樹下發出低沉的叫聲,虎貓在樹上嚇得不敢動彈。甚至也有人曾觀察到美洲虎叼著虎貓屍體的畫面。為了不和美洲虎發生衝突,虎貓在捕獵時先要參考美洲虎的食譜,做出一些調整,才能避免被美洲虎殺死。

除了虎貓,生活在美洲的細腰貓也會和美洲虎競爭食物,因為細腰貓常常會獵食負鼠。生活在美洲地區的第二大貓科動物美洲獅,因為喜歡捕食美洲野豬、美洲鹿等,也和美洲虎存在食物上的競爭關係。但人們很少見到美洲虎和美洲獅直接發生衝突的畫面,可能是它們平時都會有意儘量避開對方。

在美洲虎不可撼動的王者地位下,虎貓、細腰貓、美洲獅等貓科動物必須參考美洲虎的獵食習慣來調節自己的獵物,否則就會被美洲虎欺負,甚至丟掉性命。「死神」美洲虎的強悍由此可見一斑。(歡迎關注大貓來了,每天為你分享有趣的貓科動物故事。原創作品,未經授權,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30釐米內貓科動物的視線一片模糊,那麼漁貓是如何捉魚的?
    30釐米內貓科動物的視線一片模糊,那麼漁貓是如何捉魚的?貓科動物是地球上一類十分出色的動物,它們身體靈活,擅長奔跑和跳躍,擁有非凡的聽力和視力,以及高超的捕獵技巧。貓科動物的眼睛位於頭部正前方,又大又突出,視角很寬廣,在昏暗的光線中視力比地球上大部分動物都要好。
  • 貓科動物經常捕殺其他同類嗎?是的,理由已經多到不需要理由
    貓科動物是一種進化非常成功的食肉動物,大部分貓科動物都是格鬥的高手,它們的奔跑速度快,身體靈活而矯健,往往能夠在以小博大的格鬥中取得勝利。我們知道大部分爬行動物都有同類相殘的習慣,比如當兩隻蛇相遇,它們總會想盡辦法殺死對方,來填飽自己的肚子,這很常見。那貓科動物是否也會經常捕獵其他同類呢?
  • 山中無老虎,這種貓科動物要稱王了,四川廣東等地均有分布
    導讀:山中無老虎,這種貓科動物要稱王了,四川廣東等地均有分布談起森林之王,就連小孩子都知道是老虎,的確,老虎是最大的貓科動物,而且它們也是食肉動物裡面頂尖捕食者,不僅能夠戰勝各種猛獸,就先體型比它大的犀牛、棕熊、小象,老虎都能夠捕食。
  • 為什麼大多數大型貓科動物耳朵是圓的,小型貓科動物反而是尖的?
    一般情況下,同科動物的耳朵長得都比較的接近,比如熊科動物的耳朵相對較圓且小,犬科動物的耳朵大都豎直且尖。但是,貓科動物則不同,大型的貓科的耳朵大都比較的圓,而小型貓科動物的耳朵大都比較的尖。那麼,是什麼造成了同科動物之間的差異化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7雙讓獵物感到害怕的貓科動物眼睛,你最不敢和哪一雙對視?
    貓科動物是地球上最兇猛的食肉動物之一,大型貓科動物更是很多動物的生命終結者,甚至連人都要懼怕三分。特別是貓科動物的眼睛,炯炯有神,充滿殺氣,讓人和動物不敢直視。下面這7雙讓獵物感到害怕的貓科動物眼睛,你最不敢和哪一雙對視?1.老虎的眼睛。
  • 為什麼獅子不像其它貓科動物一樣愛乾淨?而是髒兮兮的
    貓科動物大多愛乾淨,相對於老虎、花豹來說,獅子確實是相對不太講究衛生的一員,真是有辱王者的形象!僅僅幾個小時用來捕獵和吃東西。因為野生動物不可能像我們人一樣,有固定的三餐,草原上雖然動物繁多,食物也多,但是捕獵可不是容易的活,獅子經常處於吃不飽的狀態,所以為了降低新陳代謝,一般都會選擇睡覺,畢竟這樣才會消耗得少。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沒時間洗澡」啦!日積月累,身上的糞便、泥土、食物殘渣就多了,看起來就髒兮兮的。
  • 同樣是貓科動物,為什麼老虎是獨居,而獅子卻成群生活呢?
    如果說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的區別,那麼生活方式就是其中一種。幾乎所有的犬科動物都是群居動物,但大多數貓科動物是獨居生物,只有獅子是個例外,它們更喜歡和同伴生活在一起。
  • 戰鬥力最強的6種貓科動物 第一最弱但最強
    美洲豹也叫美洲虎,是豹屬動物,乃貓科中繼虎和獅之後的第三大物種,是美洲地區唯一的豹屬動物。 獅子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雄獅有鬃毛,而雌獅沒有。頭體長度在28-40釐米,全長3-3.2米。雄獅重180-220千克,雌獅重130-200千克。
  • 為什麼有些貓科動物耳背有白毛?這對它們的生活來說相當重要
    其實這個擔心並不是沒有理由的,但耳朵是可以活動的,當動物們不需要進行信息傳遞時,它們會選擇將耳朵往後倒,如此這般這些白色的毛髮就被隱藏了起來。而且貓科動物在捕獵時不會背對著獵物,只會藉助夜色和遮蔽物的掩護下緊緊盯著獵物,所以耳後白色毛髮所帶來的缺陷就極容易被忽略了。為什麼貓科多是夜行性的?
  • 這個特徵多數貓科動物也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細心觀察過老虎等貓科動物,它們除了外表十分漂亮之外,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徵,那就是大多數貓科動物耳朵背後都有一抹白色的毛髮,看起來相當顯眼。通常來說,獨居的貓科動物多採取伏擊的方式捕獲獵物,所以對它們來說隱蔽性十分重要,現實中大多數貓科動物也都發展出了極佳的偽裝色,比如豹子的斑紋,老虎的條紋,雲豹的雲狀圖案等等。
  • 同樣是貓科動物,為什麼獅子是群居?而老虎是獨居的?
    獅子因為群居的習性,一直為人詬病,有的人甚至說獅子應該劃到喜歡群居的犬科動物之中。其實。這些都是對獅子的誤解,實際上,獅子作為頂級的貓科動物,它的群居不過只是環境所致,而老虎的獨居,同樣也是為了適應環境才有的習性。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恐貓、洞獅擬獅、劍齒虎,史前貓科動物你了解多少?
    恐貓雖然是劍齒虎亞科裡面的成員,但是其劍齒並不是很發達,與我們印象中劍齒虎的模樣差距有點大,所以恐貓亦有「偽劍齒虎」的稱號。從化石結構推斷並復原出它們的身體結構,發現恐貓跟現代花豹一樣,也是很擅長爬樹的一類貓科動物,只是恐貓速度和敏捷程度都不及花豹,它多採取伏擊的方式捕獲獵物,具有夜行性,擅長偷襲,其食物主要是大型羚羊、狒狒,甚至是南方古猿。
  • 原因在於二者的捕獵方式
    養過貓的鏟屎官應該都喜歡用手去捏貓咪的肉墊,在最大的那一塊肉墊與其他小肉墊之間輕輕一摁,貓咪的利爪就伸了出來,而鏟屎官一鬆手,貓咪的爪子也會回歸原位,就像某種神秘機關一樣,非常好玩。沒玩過的鏟屎官可以把貓咪叫過來試試,但是要懂得適可而止,玩個一次兩次的貓咪可能懶得計較,把貓咪搞煩了可能就不願跟你玩了。
  • 兇殘貓科動物成寵物,澳洲:中國人要重視了
    在澳洲有著一個在他們當地十分兇殘的貓科動物。澳洲的野貓十分的泛濫,威脅性已經大大的超過了老虎、獅子這些大型動物。貓科動物是從最早的古食肉類的貓形類進化而來,最終分出了真貓、恐貓、真劍齒虎三大類別,有兩者在冰河時期已經滅亡,後來的真貓也就演變成了貓和豹兩個大類。很多人眼裡的貓貓都是柔順的毛,可愛的喵叫聲,有的貓咪也十分的聽話,但是有的貓咪也是十分的活潑。
  • 它是野生貓科動物中的奶兇典範和遊泳高手,甚至把猴子當日常食物
    姓名:小斑虎貓英文名:Leopardus tigrinus門:脊索動物門綱:哺乳綱亞綱:真獸亞綱目:食肉目科:貓科屬:虎貓屬小斑虎貓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發現的一種小斑點貓科動物同屬的小斑虎貓和長尾虎貓與其外表相近,分布於同一地區。夜晚活動,具有領地性,是獨居動物,其食物包括猴類、蛇、嚙齒類、魚、兩棲類和鳥。小斑虎貓喜歡棲息在森林生態系統中,包括茂密的熱帶森林、潮溼的山地森林。而最近的研究發現表明,它們似乎正在向落葉和亞熱帶森林擴張,並且成功地在巴西的半乾旱多刺灌木和稀樹草原上繁衍生丁。
  • 獅子、老虎、豹子、美洲獅、美洲豹,這些貓科動物的混血長啥樣?
    不同的貓科動物之間是可以混血的,我們熟悉的獅虎獸就是人工環境下讓老虎和獅子繁育的結果。獅子和老虎繁育出後代的機率只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而且所有的雄性獅虎獸都是不能生育後代的。 不過獅虎獸還是滿足了人們想把獅子和老虎結合在一起的願望。
  • 到底什麼動物那麼厲害逼得猞猁要裝死?裝死可就真死了!
    猞猁,通常指的是歐亞猞猁,中型貓科動物,雄性20-25千克,雌性15-20千克。可擊殺100多千克的成年雄鹿,也會主動搜捕幼狼、赤狐等別的食肉動物,是天生的殺手。這樣一種精緻的中型猛獸,居然被造謠者描繪成遇到敵害就裝死的慫貨。誠然,猞猁也是有天敵的,但它要是靠裝死逃脫,那可就真死了。
  • 因為長有兩撮黑毛,這種貓科動物被人當成魔鬼大量捕殺,差點滅絕
    因為長有兩撮黑毛,這種貓科動物被人當成魔鬼大量捕殺,差點滅絕猞猁是一種中等體型的貓科動物,比家貓、野貓大,比獅子、老虎小,它的四肢矯健,尾巴卻很短,耳尖上長著的兩撮黑色的毛格外顯眼。猞猁是一個優秀的獵手,可以捕殺各種動物,在野外只有老虎、豹子、雪豹、熊才是對手。
  • 黑豹是指什麼貓科動物?豹子的9個亞種裡哪些亞種出現過黑豹?
    因為基因突變的差異,所以一隻黑化美洲豹和一隻不含相關突變基因的美洲豹交配就有可能生出黑化美洲豹幼崽,而要想獲得一隻黑化豹子幼崽,則需要兩隻含有相關突變基因的豹子交配(此處可參考孟德爾遺傳定律)。圖:一隻美洲豹媽媽和它的黑豹幼崽。豹子和美洲豹都屬於貓科豹屬,兩者外表非常相識,本來就十分不容易區分,黑化的個體更加讓人難以區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