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今日立春打春時間幾時幾分幾秒?庚子立春吃春餅原因寓意...

2021-01-09 海峽網

 

今日立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春天的第一個節氣。在民間,立春這一天,人們會舉行迎春、打春等儀式來慶祝,而在飲食上,也有吃春餅、蘿蔔「咬春」的習俗。立春為什麼要吃春餅?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數九後的第六個「九」開始,所以有「春打六九頭」之說。每年陽曆2月4日左右為「立春」。此時節,在南方,早春的氣息已撲面而來,而在北方,雖然只是春天的前奏,但冰化雪消,春水初生,春的氣息開始漸漸透露。

按照二十四節氣的排列,「立春」是每年的第一個節氣,「一年之計在於春」,因此,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對「立春」都非常重視。「立春日」這天,我國民間有「迎春」習俗,一些地方會舉行儀式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有「咬春」習俗,買個蘿蔔來吃,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現在多是吃春餅和春卷;還有「打春」習俗,以「鞭打春牛」來「催農耕作」,帶有典型的農耕特質。

2月4日,迎來「立春」節氣。立春,是冬的結束,也是春的起始。「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大自然萬物復甦。

《群芳譜》中如此解釋立春:「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按字面意思看,「立」有「開始」的意思。從立春交節當日一直到立夏前這段期間,都被稱為春天。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更意味著萬物生長。

立春期間,光照、降雨等開始趨於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許多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也有可能出現「倒春寒」。

 

 立春打春時間是幾時幾分?

自秦代以來,立春被視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明清官方曆書中,它被歸入正月節氣。從時間上來說,立春一般在公曆每年2月3-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時。

「幾時霜降幾時冬,四十五天就打春。」從冬至這天入九,「五九」四十五天,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因此農諺說「春打六九頭」。今年的春節剛出「年」門,立春節氣趕在正月十一日來了。

先民多智慧,曆法定節氣。我國古代將一年劃分為二十四個節氣,每十五天(半月)一個節氣,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首節,是一年之始,春季之始。又將一年劃分為七十二物候,每個節氣有三候,每一候五天。立春三候為:「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意思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看上去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立春一日,百蟲甦醒,百草回芽,「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人們最先發現,躲藏在牆角裡的蜘蛛在慢慢爬動,枯葉遮蔽下的野菜萌生出嫩芽,幹綠的麥苗泛出鮮綠。春回大地暖,種地早盤算,此時,耕牛已經在農民的心裡「遍地走」了,正是:「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有謀耕。」

立春後氣溫回升,春耕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陸續開始,隆冬氣候已快要結束。此時大風降溫天氣仍較為常見,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偏南風頻數增加。

 

立春的由來

立春作為節令早在春秋時就有了,那時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個節令,到了《禮記·月令》一書和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訓》中,才有24個節氣的記載。在漢代前曆法曾多次變革,那時曾將24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為春節,意示春天從此開始。這種叫法曾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1913年,當時的國民政府正式下了一個文件,明確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春節。此後立春日,僅作為24個節氣之一存在並傳承至今。

一年中為什麼會有兩個立春?

今年是金鼠年,閏四月,是農曆一年內恰逢兩個立春節氣的「雙春年」,一個既是正月十一日(2月4日),一個在臘月二十二日(2021年2月3日)。

這是因為我國農曆曆法一年平均只有三百六十四天左右,比公曆曆法一年約少了十一天。為了解決農曆與公曆的時間差問題,使月份和季節相對應,古人就設置了閏月。受此影響,第二年的立春會出現在春節之前,形成年頭、年尾兩個立春,與之對應的還有農曆一年之中沒有立春的「無春年」。

「雙春年」是喜慶年,鼠年、金鼠年遇到「雙春年」更是喜上添喜。農民說「鼠年難逢雙立春,農村喜宴把肚撐」。意思是「年逢雙春雨水多,雙春年裡好種田」,春雨比較充足,耕種就有一個好的收成。地裡五穀豐登,農民手頭富裕,喜事自然也多起來,何況「雙春閏月年,結婚好時年」。這樣,不管是自己家還是別人家辦喜事,就會吃個酒足飯飽肚子撐。在老人們看來,「雙春年」有頭有尾,意味著所有事情都能善始善終,含有開枝散葉美好寓意,特別適宜嫁娶,小夫妻幸福美滿,老年人多子多福。

 

立春吃春餅原因寓意

除了「迎春」「打春」「報春」等儀式。「咬春」則從飲食上體現了人們對於春天的希冀。相傳,歷史上最早的「咬春」飲食是「五辛盤」,由五種辛辣的食物拼成盤,不過現在已經很少見到了。

如今,人們立春這天多吃春餅、春卷、蘿蔔等。明代劉若愚的《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中記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曰咬春。」,而對於立春這天吃蘿蔔的原因,民間有說法認為吃蘿蔔有助於解「春困」。

立春為何要吃春餅?

吃春餅就和咱們在元宵節吃元宵一樣,都是一個節日寄託。春餅是麵粉烙制的薄餅,一般要卷菜而食。最早期的時候古人會把春餅放在盤子裡,這樣就可以稱為「春盤」。

對於立春,大家更多的是播種新一年的希望。會制定一份新年計劃,或是在心中埋下一個宏偉藍圖,也希望這個春天大家能夠健康平安!

此外,春餅也是重要的立春飲食。春餅是一種烙制的薄餅,一般要卷菜而食。相傳,吃了春餅和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會使農苗興旺、六畜茁壯。有的地方吃春春餅要卷芹菜或韭菜,認為吃了會使人們勤(芹)勞,生命長久(韭)。

春餅與普通的烙餅不同,講究用燙麵烙,薄到透亮,十分筋道。餅裡蘸點甜麵醬,夾上菜,卷好就能開吃了。吃春餅講究從一頭吃到另一頭,寓意「有頭有尾」、闔家歡樂。還有些地方將卷好的春餅油炸,稱為「春卷」,也是「咬春」的一種經典美食。

春餅怎麼做?

 

 立春習俗:

迎春

3000多年以前,立春前一日,要舉行迎春活動。通過迎春,可以彰顯立春的重要。《禮祀·月令》中說,立春時周天子親率諸侯、卿大夫等去東郊迎春、祭祀,祈求風調雨順農業豐收。這種活動影響到民間,就變成了現在迎春活動。

送春牛圖

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立春在中國都十分受重視,講究要「迎春」。

相傳,在古代為了取個吉利,立春快到來的時候,縣官會帶著本地的知名士紳去地裡挖一個坑,然後把羽毛、雞毛等比較輕的東西放在坑裡。

等到某個時間,坑裡的羽毛和雞毛會從坑裡飄上來,這個時間點就是立春時辰。人們就要放鞭炮慶祝,希望這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古代,官方也看重立春。《燕京歲時記》:「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

在地方上各個郡縣內,迎春活動同樣熱鬧。舊俗立春前一日,有兩名藝人頂冠飾帶,叫做「春官」,沿街高喊「春來了」,這就是「報春」。無論士、農、工、商,見春官都要作揖禮謁。

或者,請一個小男孩穿青衣戴青帽,唱著迎春的讚詞,到每家去報春,挨家挨戶送上一張春牛圖或迎春帖子,意在提醒人們,要趁著春天來臨不誤農時。另外,還要鞭打春牛。

 

迎句芒神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迎神時多舉行有大班鼓吹、抬閣、地戲、秧歌、打牛等活動。

打春牛

立春這天舉行打春牛儀式,官民擊鼓,一官員手執紅綠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口喊一打「風調雨順,地肥土暄」;二打「吉祥如意,國泰民安」;三打「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然後交給其他官民輪流鞭打,「泥牛鞭散六街塵」,土牛打得越碎越好,寄意春氣透了,以示人們對春天的熱愛。春牛破碎,農民歡笑著搶土牛的土塊,說拿回家放進牲口欄裡會槽頭興旺,撒到地裡會長出好莊稼。孩子們圍著春牛前跑後顛、左衝右突,瘋搶從牛肚子裡掉落的預先放進去的紅棗、花生、柿餅、核桃等果品。

探春

探春又叫遊春。這是一項民間舉行的類似於遊行的活動。有一定的慶祝儀式。儀式過後,人們就可以開始舉行類似於現在的「化裝舞會」,但是扮相上,必須要能代表春天的形象。例如牧童牽牛、大頭娃娃送春桃等。行進隊伍穿行在大街小巷之間,非常熱鬧。

另外,這次探春(遊春)也給所有人釋放了一個信號——人們可以開始出去踏青賞春了。

 

吃春餅「咬春」

除了送春牛圖、鞭打春牛之外,民間還有許多慶祝活動。

老百姓們會舉行「遊春」活動:隊伍中由報春人打扮成公雞的樣子走在最前面,之後一群人抬著的巨大春牛形象,後面的人有的打扮成牧童、有的打扮成大頭娃娃送春桃,各種吉祥形象應有盡有。

一般來說,立春當日的「遊春」也叫探春。遊春實際上給人們傳遞了可以踏青的信號,從此開始一直到端午節,都是外出郊遊的好時候。

為了迎接春天的來臨,古代立春之日,女子剪有色羅、絹或紙為長條狀小幡,戴在頭上,以示迎春,這便是春幡,又稱「春勝」。此俗起於漢,至唐、宋時,春幡之製作更為精巧。

不過,春幡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裝飾品,立春節時女子們佩戴春幡,首先是將其作為闢邪之物,具有禳兇邪、求吉利的寓意。

在飲食上,民間有立春「咬春」的習俗,由於地域差異,具體吃食可能略有不同。在北京來說,講究吃春餅,家家戶戶都要做。這也是代表了一種對春天的美好期待。

搶春

這裡的「牛土」或「牛紙」是指在官署鞭春之後,也就是在土牛或紙牛被打碎之後,圍觀的民眾搶得的土塊或紙片。人們相信,牛土或牛紙可以帶來吉利。因為人們認為春牛是春的象徵,所以爭搶「牛土」或「牛紙」的行為稱為「搶春」。

 

春勝貼門窗:婦女剪春燕花鳥簪(或有專門買的春燕簪花鳥簪),用紅紙剪雞貼屋門。

縣裡派報春送春牛帖子和立春帖子:一個人站在田間敲鑼打鼓(找小男孩穿青衣戴青帽),唱著迎春的讚詞,到每家去報春,挨家挨戶送上一張春牛圖或迎春帖子。

民間互相饋送春牛(小泥牛)、春牛圖、春娃(鄉寧等地習慣用絹製作小娃娃)。

糊春牛:在家裡用米或紙糊成春牛,擺放在家中。

貼春字畫:家家在門上張貼迎春的字畫字和春字有關的畫,如臘梅迎春之類。

搭燕子窩:給花樹戴燕子勝帛條。

種迎春花:種植迎春花卉。

相關焦點

  • 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 立春習俗節氣盤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 立春習俗節氣盤點 幾時霜降幾時冬,四十五天就打春。從冬至這天入九,五九四十五天,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因此農諺說春打六九頭。今年的春節剛出年門,立春節氣趕在正月十一日來了。
  • 2月4日打春具體時間 2020立春時間是幾點幾分幾秒
    2020今年的立春節氣在2月4日,也就是明天。那麼2020立春時間是幾點幾分幾秒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今年2月4日打春的具體時間。2020年立春(打春)具體時間新華社天津2月2日電(記者周潤健)「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 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 2月4日打春具體時間 立春習俗節氣盤點
    「幾時霜降幾時冬,四十五天就打春。」從冬至這天入九,「五九」四十五天,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因此農諺說「春打六九頭」。今年的春節剛出「年」門,立春節氣趕在正月十一日來了。立春時間2020幾點幾分2020年立春是農曆哪一天?
  • ...立春時間是幾時幾分 2020年立春是幾月幾號 2020雙立春是什麼意思
    今日立春!2月4日,迎來「立春」節氣。立春,是冬的結束,也是春的起始。「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大自然萬物復甦。「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一句俗語,恰到好處地說明了春天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春天的第一個節氣。
  • 2020立春時間是幾點幾分幾秒 今年2月4日打春具體時間
    2020今年的立春節氣在2月4日,也就是明天。那麼2020立春時間是幾點幾分幾秒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今年2月4日打春的具體時間。  2020年立春(打春)具體時間  新華社天津2月2日電(記者周潤健)「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 2019年立春是幾時幾點幾分 今年什麼時候打春具體時間
    2019年立春是幾時幾點幾分?立春是我國一個重要的節氣時間點,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開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2019年什麼時候打春的具體時間。  2019年立春幾點幾分具體時間:11:14:14,2019年2月4日,農曆2018年十二月(大)三十日,星期一  立春代表的是冬季結束,新一年春天開始,春回大地。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立春不僅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一個時間點,也可以是一個時間段。
  • 2018年立春是幾月幾號 2018年立春幾點幾分
    2018年立春是幾月幾號 2018年立春幾點幾分時間:2018-01-29 22:20   來源:天氣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立春是幾月幾號 2018年立春幾點幾分 立春意味著一年之中春季的開始,是新一年萬物復甦的時候,因此,立春對於我國來說是一個特殊而重大的日子。
  • 2020年什麼時候打春?立春有何由來
    2020年哪一天立春,幾點開始算?2020年立春節氣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2020年立春節氣時間是 公曆2020年2月4日17點3分,農曆庚子年一月十一號2020年的農曆中有2個立春,是雙春年。兩個立春日分別在農曆年初的2020年02月04日,農曆正月十一,和農曆年尾的2021年02月03日,農曆臘月廿二。
  • 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立春的由來含義介紹
    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立春的由來含義介紹時間:2020-02-04 18: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立春的由來含義介紹 春天要來了,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呢?接下來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 2017年今天立春是幾點幾分 今日立春(打春迎春)準確時間
    而天文專家表示,按照紫金山天文臺權威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顯示,今年立春的準確時間為2月3日23時34分。  民俗專家介紹,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據了解,為了慶祝立春的到來,自古以來,除了要舉行一些「迎春」祭典外,在立春日這天,我國民間還要喝春酒、吃春餅、打春牛、咬蘿蔔等習俗,俗稱「咬春」和「打春」。
  • 2020立春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具體時間幾點幾分打春
    2020立春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2020年2月4日2020具體時間幾點幾分打春  北京時間2月4日17時3分迎來「立春」節氣。2020立春是幾月幾日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月4日17時3分迎來「立春」節氣。此時節,歷經冬日的蟄伏,天氣開始逐漸回暖,萬物漸次復甦,「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
  • 2017年立春:幾點打春?這些你都知道嗎?
    按照傳統農曆的算法,立春時農民朋友們開始耕田的日子了,那麼在2017年打春是什麼時候?接下來的二十四節氣就帶你了解。立春之日,晚上七點時仰望星空,可見北鬥七星的鬥柄正指向東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稱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立春的「立」表示開始,「春」表示季節,故立春有春之節氣已開始之意。農諺有「春打六九頭」、「幾時霜降幾時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語,從冬至開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在這一天起,一直到立夏的這段時間,一直都被我們稱為「春天」。
  • 2020立春時間是什麼時候打春幾點幾分 2020年什麼時間打春立春
    導語:每年立春到來的時間是不同的,不管是日期,還是時間點,都有差異。那麼2020立春時間幾點幾分呢?和其他節氣不同,立春到來的時間有一個特別的儀式,即需要「打春」。那麼2020年什麼時間打春立春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 2020年2月4日幾點立春 2020年幾點幾分立春
    導語:2020年的2月4號就是立春節氣,這個是時候還是在農曆的正月,都還沒有過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根據小編故鄉的傳統,要在立春到來的時刻放一掛鞭炮。因此具體到2020年2月4日幾點立春是一定要搞清楚的,接下來關於2020年幾點幾分立春的詳細解釋就開始了。
  • 2020立春是幾月幾日幾時 2月4號幾點打春 今年立春具體時間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月4日17時3分迎來「立春」節氣。此時節,歷經冬日的蟄伏,天氣開始逐漸回暖,萬物漸次復甦,「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數九後的第六個「九」開始,所以有「春打六九頭」之說。
  • 2018年立春是什麼時候 2018立春是幾月幾日具體時間
    2018年立春是幾月幾號?今年立春具體時間是幾點幾分?人們將立春當成一個節日來慶賀,到了立春時節,各地還有「咬春」、「打春」等多樣的習俗。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2018立春時間和關於立春節氣的一些習俗。
  • 打春牛、吃春餅……這些立春習俗你知道嗎?
    立春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民俗學專家高巍說,以過去的民俗來講,很多節氣都與節日有對應關係,立春則是與春節相應。所以,立春的節氣民俗也具有了「除舊迎新」的特點,戴春勝、「咬春」等等,都具有一種應景的儀式感。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春氣始而建立也」啥是立春?
  • 立春是幾九打春是什麼意思?2020立春是雙立春嗎?打春詳細時刻
    「自慚白髮嘲吾老,不上譙門看打春。」宋晁衝之《立春》)「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立春,民間也叫「打春」,有祭春神句芒和「打春牛」的活動。那麼2020年幾個立春呢?2020年立春是幾九呢?  舊時府縣官在立春前一天迎接用泥土做的春牛,放在衙門前,立春日用紅綠鞭抽打,因此俗稱立春為打春。
  • 一年之計在於春,今日立春,您吃春餅打春牛了嗎
    哈嘍,大家好,我是愛囉嗦的厲大叔, 今天是正月十一,也是今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立春又稱「立春節」,中國的幹支紀元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輪節氣已經開啟,俗語:「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立春,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那麼立春這一天有什麼民俗及食俗呢?
  • 2020立春時間幾點幾分 2月4日幾點鐘立春具體時分
    2020立春時間幾點幾分 2月4日幾點鐘立春具體時分時間:2020-02-03 20: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立春時間幾點幾分 2月4日幾點鐘立春具體時分 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數九後的第六個九開始,所以有春打六九頭之說。每年陽曆2月4日左右為立春。